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锂离子电池依靠自身放电预热,什么策略最高效 你了解吗?

钜大LARGE  |  点击量:1230次  |  2021年04月16日  

我们讨论的动力锂电池低温预热,是最近两年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的,而之前的大部分电动汽车,基本没有预热功能,甚至可能电池包内部根本没有加热设施。那么,这类电动汽车,就只有靠自身放电的发热量给自己加热了。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证明,低温充电尤其是较大电流充电会带来寿命衰减,原因如下:


低温环境只能小电流充电,其失效的重要原因是在低温环境充电过程中出现锂枝晶。锂金属在低温下或在高速充电期间在石墨阳极表面上沉淀,并进一步与电解质反应。因此,可用的电解质和锂离子都会丢失,电池体积发生变化,导致活性物质与集电器之间接触不良。电解质和锂离子的嵌入加速了石墨颗粒的剥离。集电器和粘合剂的腐蚀都会降低电池容量,最终导致电池永久性损坏。


而低温放电的问题则重要表现在放电平台电压下降,能量缩水和效率降低上,不会出现永久容量损失,典型的低温放电表现和原因分析如下:


当环境温度从25℃降至-20℃时,电池的平均容量降低了一半,而容量的标准方差增大了6倍。降低环境温度会明显增大电池的阻抗,特别是电荷转移阻抗,同时,电池间的阻抗差异也被放大;电池放电容量与其阻抗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低温下电池容量方差的增大是由于电池阻抗方差的增大引起的,而其中,电荷转移阻抗起了重要用途。


有研究者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低温充电危害大,低温放电则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讨论了锂离子电池放电自加热模型,分析到底以多大电流放电,才能带来最高的加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当然,低温下大电流放电,是否会直接造成加速老化问题,我们在其他文章中继续寻找答案。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结论先行:论文认为,放电率和加热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与放电率和功耗相似。当选择2C放电率时,电池温度可以在280秒内从-10C上升至5C。在这种情况下,加热过程的功耗不超过额定容量的15%。随着排放率逐渐降低,加热过程的加热时间和功耗新增缓慢。当放电率为1C时,加热时间超过1080s,功耗接近额定容量的30%。放热速率对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在不到1C时显着增强。当放电率为1C时,加热时间超过1080s,功耗接近额定容量的30%。放热速率对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在不到1C时显着增强。当放电率为1C时,加热时间超过1080s,功耗接近额定容量的30%。放热速率对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和功率消耗的影响在不到1C时显着增强。


1引言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优点,如污染减少,寿命周期长,能量密度高,功率性能好等,已成为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源[1]。但是,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很差。当温度降低时,电池的欧姆内阻、极化内阻同时新增[2]。例如,-5C下充电的LiFePO4电池的欧姆电阻是室温下的5倍[3]。当温度低于-10C时,电池容量和功率性能都显著下降[4]。在这种环境下,电池充电比放电更困难。假如电池被迫充电,其负极上会出现锂沉积物和树枝状晶体,从而导致内部短路[5](译者注:有其他文献阐述,可以利用较小的电流充电而不会出现锂单质沉积问题)。到目前为止,通过使用创新材料来解决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问题已经很困难[6]。因此,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电池之前,通常要将电池加热到合适的工作温度。


目前,在低温环境下加热电池的方法重要分为外部加热和内部加热。WangFacheng等人[7]使用电热丝加热电池箱通风道入口处的空气,然后通过空气对流加热电池。Hyun-SikSongetal.等人[8]也通过空气对流实现电池加热。上述加热方法可以使电池温度迅速升高到适当的温度,并且在低温下电池性能显著改善。然而,这种方法在加热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并且通过空气对流加热的技术的能量利用率低。ZhangChengning等人[9]使用宽线金属薄膜加热电池。与加热前几乎不能放电相比,电池在加热后可以释放50%的电能。


LiuCunshan等人[10]建立了动力锂电池的低温加热模型,并比较了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和电热膜加热器的影响。电热膜加热模式不影响电池的散热,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绝缘性能。然而,用于电动汽车辆的动力锂电池由多个单元组成,这些单元紧密排列在一起,串联并联[11]。在外部加热模式下,电池单体不均匀加热,导致局部温度迅速升高。结果,电池的一致性恶化,电池组的寿命大大缩短。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某个电芯退化特别严重,则可能导致严重事故。与外部加热方法相比,内部加热的重要优点是在充电/放电过程中使用由内部电阻出现的热量。内部加热方法的特点是能量效率高,可以实现电池均匀加热。YanJi等人[12]模拟了一个拥有两个电池模组的电池包,这些电池组在一定的频率下交替充电和放电,利用DC/DC作为升压装置,最终获得理想的温升效应。脉冲加热消耗电池能量少并且不要传热系统。但是加热过程中电池的充电电压可能达到4.5V,这明显高于充电截止电压并新增形成锂枝晶的可能性。张剑波等[5]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频域模型,其额定容量为3.1Ah,并建议使用正弦交流电进行内部加热。电池可以在15分钟内从-20C加热到5C,温度分布基本保持均匀。然而,加热过程伴随着瞬态过电压现象。实验记录的最大电池电压为4.5V。假如在实际应用中无法选择合适的交流振幅和频率,电池可能会处于过电压状态,从而导致电池出现损坏。ZhaoXiaowei等人[13]提出使用大电流脉冲加热3.2V,12Ah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充电和放电截止电压分别为2.1V和3.6V。加热过程共包含18次充放电循环。在最后的实现中,电池温度从-10C上升到3C。RuanHaijun等人[14]使用恒定极化电压作为边界条件,进行高频交流电加热电池。最终,电池温度可以在338秒内从-15C升至5.6C。基于电热耦合模型,管理恒定极化电压,进行电池加热以在短加热时间和对电池寿命的较小损害之间实现折衷。然而,由于该研究仅证明在经过30次重复的内部加热测试后电池没有显着的容量衰减,假如测试重复超过30次,则电池的整体健康状况无法确定。尽管脉冲加热可以有效地加热电池,缓解低温的影响,较大的电荷脉冲振幅导致阳极表面更强的极化[15]。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锂离子电池失效的重要原因是,在低温环境充电过程中出现锂枝晶[16]。锂金属在低温下或在高速充电期间在石墨阳极表面沉淀,并进一步与电解质反应。因此,可用的电解质和锂离子都会丢失,电池体积发生变化,导致活性物质与集电器之间接触不良[17]。电解质和锂离子的嵌入加速了石墨颗粒的剥离。集电极和粘合剂的腐蚀变质都会降低电池容量[18]],最终导致电池永久性损坏。充电则不同,尽管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减少,放电平台电压下降,但在低温条件下放电不会对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通过恒流放电在低温下内部预热锂离子电池的方法。电池放电期间内部电阻出现的温度用于在低温环境下加热电池。当前,很难预测与低温下锂离子电池自热过程相关的加热时间和功耗。因此提出了考虑电池温度和充电状态(SOC)动态变化的温升模型。当该模型与安培小时积分法相结合时,通过恒流放电实现电池内部自热的过程,放电倍率、加热时间和功耗之间的定量关系得以被描述。此外,本文解决了预测低温自加热的加热时间和功耗的问题。


2.温升模型


戴维宁模型用于分析放电过程。如图1所示,Rr代表欧姆电阻,Ur是Rr上的电压,Cp和Rp分别代表极化电容和极化电阻,Up是Cp和Rp上的电压,UOCV是开路电压,E是端电压,I是放电电流。在本文中,Rtotal相当于Rr,Cp和Rp的组合,在温升模型中将其标注为R。


图1.戴维宁模型


电池出现的热量可分为不可逆热量和可逆热量。不可逆热量包括焦耳热和浓差极化热。可逆热,也称为反应热,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以维持反应的能量平衡。参考文献[19],本文使用的简化发热方程可表示为(1):


其中,I是电池的工作电流(正充电,负放电),E是电池电压,UOCV是开路电压,Qt是总发热功率。QJ是不可逆的发热功率,它代表电流流过时欧姆电阻出现的热量和电池中材料转移时因浓度差异出现的热量之和。Qr是可逆热或反应热,它取决于电流的方向和熵系数的符号。开路电压受电荷状态(SOC)的很大影响,并随不同的化学成分而变化[20]。当电流流过时,电池端电压和开路电压之间的差异是由内部电阻出现的电压出现的[21]。因此,不可逆热量可以表示为等式(2),其中R是电池的等效内部电阻。


电池温度受发热,热传导和热扩散的影响[22]。除了内部产热之外,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也会向外部散发热量。有两种重要的热损失方法:对流和热辐射。与热对流相比,热辐射非常小,因此被忽略[23]。散热可以用(3)表示:


其中是等效传热系数,A是电池的表面积,T是电池温度,并且T∞是环境温度。因此,热平衡方程可以按照下面的等式得到:


其中m是电池质量,c是比热容。从公式(4)可以看出,电池出现的总热量受电流,电阻,开路电压,等效传热系数和电池温度的影响。人们可以认为,更大的电流和电阻会导致更大的热量出现。相反,更高的等效传输系数和电池温度导致更多的散热,使得出现的总热量减少。本文开发的电池温升模型将考虑电池加热过程中电阻和开路电压的变化,以保证精度。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