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056次 | 2019年04月26日
是电池限制了我们对智能产品的想象力吗?
慢充保寿命,快充省时间的锂电池
从口袋里的手机,到桌面上的电脑,再到路上跑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都是现在绝大部分智能电子设备的动力之源。
▲锂离子电池是怎么工作的
锂离子电池是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电池,这要得益于「锂」的金属特性,密度低到0.534g每立方厘米,原子质量小到6.9u,因此它是一种质量很轻并且极易与外界发生反应的金属。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充电的过程就是锂离子从正电极中移动到负电极,放电的过程就是锂离子重新跑回到正电极。锂离子可以看做载着电荷的小车,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电流供电。
电池快充就是让锂离子移动的速度加快。为了实现这个效果,不仅需要适当改变充电电压,还需要对锂离子移动的路径,也就是电解质进行改良。
电池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能量密度」,可以理解为:
每公斤的物质最多能够携带的能量。
另外一个常见的指标是电池容量,这个数值一般会标注在电池或者电子设备上。当一个电池的放电电量达到了电池容量的100%,就是完成了一个充电周期。经过一定数量的充放电周期后,任何类型的电池容量都会变少。
电池寿命缩短的过程与「锂枝晶」有关。我们把锂离子看做小车,但是这些车队在充放电的往返过程中并不会规规矩矩、整整齐齐。
▲锂枝晶
它们会在出门的时候把车库撞坏(引起结构变化),也会在返回车库的时候几辆车一起把车库的门堵住,引起塞车,当这条车龙到达一定的长度,就会让电池发生短路和爆炸。这条车龙就是「锂枝晶」,如今的车龙依然存在,只是因为技术进步得到了缓解。
▲针刺测试示意图
一个「针刺测试」,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一个平面上,用直径3mm的钢针沿径向将电池刺穿。测试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则为通过测试。
通过「针刺测试」的技术太难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电池检测标准中就没有包含该项测试。今年3月初,工信部官网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三项汽车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中,「针刺测试」也被取消了。
以电动车为例,电池面临的三个问题
我们距离锂电池正式大规模商用才不到30年,目前最流行的锂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有统计显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价格演进速度正在放慢,这个趋势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影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生产。
现阶段电池的技术瓶颈主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温度特性三个方面。
换个角度,电动车里电池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分别是:
里程焦虑
安全问题
成本问题。
首先,「里程焦虑」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关。锂这种金属的理论极限能量密度是14000Wh/kg,由于锂电池一般都会掺杂其他物质,再加上正负极材料的影响,因此目前工业生产的锂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150-300Wh/Kg。
由于需要考虑电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因此突破300Wh/Kg的电池制造技术只有少数厂商可以做到,比如特斯拉就在其中。
最近20年来商用电池的研发基本都没有太大的突破,在化学电池这个领域里,如果人们找不到能够替换「锂」的新材料,基本上电池能量密度也没有突破的指望。
也就是说,包括手机、无人机、电动车在内使用锂电池为主的智能产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池的单次续航依然会明显受到限制,只能通过增加充电次数、加快充电效率等方式来解决。
其次是安全问题。
电池依然是一个易燃易爆的脆弱事物,坐飞机时电池不能托运只能随身携带就是其中一个表现。
汽油车起火时,人们往往还有逃生时间,但若换成是电动车电池起火,基本是瞬间被火海淹没,车内人员生还的可能性比汽油车低得多。
另外,高温状态下,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容易分解,导致起火。电池发生碰撞也有可能短路起火。
第三个是锂离子电池的成本问题。
为了让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安全,电池内部会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可以做到改善电池的温度特性、增加电池倍率等。这些物质包括钴、镍和其他稀有金属。
▲矿石开采难度与价格
这些稀有金属在地球上的储量很有限,开采的难度也比较高,随着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稀有金属原材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电池研发是一件相当耗费时间的事情。比如研发人员电池的某个部分进行改进,那么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充放电实验来验证效果。
每一次充放电都是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的。为了让电池研发人员可以更好地对电池剩余充放电次数进行预测,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丰田研究所共同创建了一种人工智能,可以用来预测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这个算法通过学习上亿次电池充放电的数据,因此能够在收集单个电池五次充放电周期的数据后,预测电池的剩余寿命,正确率为95%。这项人工智能技术预计能帮厂商在研发电池时提速。
▲要这样换电池的手机慢慢变少了
锂离子电池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很多电子产品获取电能持续工作的模式,让它们具有可移动、可携带的特点,进而影响了我们日常使用消费电子产品的方式。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手机上的电池已经逐渐不用拆换,出门带上一块充电宝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就目前而言,锂离子电池虽有诸多不足,但它依然是消费电子产品最好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在过去,有很多电子产品都是靠碱性干电池、纽扣电池供电续命,当时的用户可能没有想象过,装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产品会是怎样的。
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电子产品,也被电池技术的缓慢发展束缚,你可能没有想象过一部手机充一次电可以正常使用一周的场景。我想这样的手机会被卖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