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03次 | 2019年12月24日
如何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包的低温性能?动力电池回收面临着哪些痛点?
提高锂电池低温性能问题:
整个思路是从正极、负极、电液、粘结剂四块提高磷酸铁锂电池包的低温性能。
正极方面:现在都是纳米化,它的粒径、电阻力,AB平面轴长大小三方面会影响到整个电池低温的特性。通过三种工艺制备了磷酸铁锂,从我们整个制备的条件来讲,不同的磷酸铁锂工艺纳米化跟包覆,我们从AB面的轴长来看,AB面轴长的增大使得锂离子迁移通道会变大,将有利于提高电池倍率的性能。不同工艺对正极也有不同的影响,100到200纳米粒径磷酸铁锂做出的电池低温放电特性比较好,在-20度可以释放94%,也就是粒径的纳米化缩短了迁移的路径,也提高了低温放电的性能,因为磷酸铁锂放电主要是跟正极有关。
负极方面:考虑充电特性,锂电池低温充电主要是负极影响,包括粒径大小还有负极的间距变化,选取了三种不同的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来研究不同的层间距和粒径对低温特性的影响。电解液:在-20度,-30度下电解液结冰,黏度增大,形成性能恶化。电解液从三方面:溶剂,锂盐,添加剂。不同锂盐对低温的充放电的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粘结剂:有三种,两种点状,一种线状的。-20度充放电情况下,两种点状大概做了70多到80的循环以后,整个极片是有粘结剂失效的现状,而采用线状的粘结剂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动力锂电池回收成痛点:
锂电池报废以后,如何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成为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实情况是,动力电池的回收进程相对缓慢。回收利用中的技术和环保问题尚未解决、回收模式不明确、产业链不够完整、回收渠道窄等。
在回收技术方面,由于电池型号庞杂、技术路线不统一,必然导致分选成本高、拆解难度大,所以并非每个企业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另外,快速检测手段不完善、再次集成的良品率低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