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特斯拉与比亚迪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或将对垒

钜大LARGE  |  点击量:844次  |  2020年05月22日  

特斯拉与比亚迪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或将对垒。目前全球汽车电动化逐渐加速,我国的新能源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正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当打之年。在我国,包括它在内的所有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特斯拉的冲击。作为全球两大知名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的竞逐从未停歇。


特斯拉与比亚迪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或将对垒


为在电动时代掌握主动权,特斯拉与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或将对垒。


特斯拉在经历过锂离子电池产量制约电动汽车市场扩张的尴尬后,开始布局自家锂离子电池自研自产。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短时间内实现量产的可能性很小。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是电动汽车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环。特斯拉选择宁德时代合作,也是看中了其CTP技术在能量密度和成本上的优势。此外,特斯拉一直专注于降低锂离子电池中钴元素的含量以降低成本。


近期,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纷纷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上发力,都是在抢占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制高点。尤其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电池的举措,对A股电池行业中长期影响较大。自产锂离子电池后,对A股电池公司的需求量将会缩减,同时特斯拉还将成为强势的供应方,对现有的行业格局会带来一定冲击。


拥有电池业务的比亚迪,在补贴政策滑坡松绑了电池能量密度门槛后,选择再次从三元锂离子电池回归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三月二十九日,比亚迪公布了最新技术:刀片型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提升至60%,续航里程也提升至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水平。作为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EV,续航里程可达605km,补贴后售价29万,预计六月上市。


如今“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比亚迪从关键零部件入手自建供应链,一方面提升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力;一方面,在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的情况下,比亚迪可实现零部件自产自用和外销,逐渐提升抗风险能力。


当前特斯拉的表现一骑绝尘,比亚迪已无法忽视这一拦路虎的存在,哪怕深受政府扶持,一时难与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抗衡。身涉多个行业的比亚迪虽已入局多年,但却未抓紧电动化时代的机遇,2020年第一季度,比亚迪的燃油车销量占比达63.8%,电动汽车销量优势逐步被市场弱化。


特斯拉和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方面有什么差别?


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使用的是三元锂离子电池,这两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缺点。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充放电倍率高,但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同样的续航里程要更多的电池单元,这就新增了汽车的重量和成本,三元锂离子电池一致性好,生产技术更加成熟,而且能量密度高,同样数量的电池单元储存的电量更多。


比亚迪毕竟走的是平民路线,因此在成本上会较为看重,其采用的磷酸锂离子电池与钴酸锂离子电池相比没什么太大的优势可言,磷酸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小,因此要想新增续航里程,就要新增电池的自重,但成本的确是特斯拉望尘莫及的。


特斯拉使用的电池,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当然更加成熟,通过融合使用三种酸锂材料,这使得它同时具有三种材料的全部优势,因为综合优势更加强悍、一致性更好。而使用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特斯拉汽车就有了比较明显的优点,不仅能够更快速地充电,而且还能保证比较长的续航里程,甚至在较低的温度中也不会有严重的能量衰减。


总结:在电动汽车锂电化时代的角逐,特斯拉与比亚迪将掀起冰山一角。特斯拉与比亚迪两者的产品定位不相同,不能单纯用销量作比较,小编认为,因价格和消费群体的不同,两者或可错位竞争。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