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96次 | 2018年06月29日
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给国产锂电池带来的“机”与“危”是什么?
新国标的实施无疑将给国内锂电池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市场活力,但是从产品品质、安全性能以及消费体验而言,国内锂电厂家真正想分羹一杯并非轻而易举。
首先是品质安全方面。据了解,得益于18650电池具备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稳定性较好,可替换性高,成本相对低等优势。目前国内推出的锂电版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型号以18650为主。
但是18650电池最大缺陷就在于它的单个电池容量较低,因此所需的电池数量非常多,电池管理更复杂,这就导致18650电池工作时需要热管理,由于单体内部温差小,整个电池组温差要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较为困难。
在价格较为敏感的电动自行车领域,一方面要在电池安全管理方面做到出色,另一方面又要保证成本低廉,对于锂电厂家而言仍存在一定挑战难度。
其次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目前国内从事18650型号的电池厂家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逐利背景下,出现低价竞争、鱼龙混杂的劣质产品在所难免。因此市场需要警惕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出现。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三是国际一流电池厂家的市场冲击。近期雅迪、小牛发布的新品均带有“松下”、“LG”等国际化标签,想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进口电池成为电动自行车车厂家的重要选择。
高工锂电也注意到,松下也正在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上趁势进发。在这个无补贴领域,消费需求掌控着市场主导话语权,随着市场消费水平升级,进口电池或将占据一定重要位置。
四是铅酸市场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一方面是铅酸电池在价格空间、营销网络方面目前仍有着锂电池难以企及的优势;另一方面,促进铅酸电池性能提升的新技术仍在涌现。
从长远来看,电动自行车领域铅酸电池的丧钟已经敲响,锂电化将成无法阻挡的大趋势,但未来2-3年内,仍会是锂电和铅酸共存的局面。
上一篇:各大企业的锂电池主攻方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