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万锦团队研发瞄准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难题

钜大LARGE  |  点击量:787次  |  2021年10月20日  

在电池外表包裹一层看似普通的黑色材料,竟然可以解决电池发热不均衡而引起的问题。该项技术应用于电池后,被研发者认为强过现在最知名的特斯拉电动汽车所用的电池。


不久前,广东万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万锦创业团队(下称“万锦”),凭借这一技术拿到第三届我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第三名,这是除深圳以外,广东省唯一进入总决赛的参赛队伍。


在它的背后,是其母公司广东伟纶针织有限公司(下称“伟纶针织”)向新兴产业进军的缩影。在传统公司纷纷在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寻求突围之时,伟纶针织在这股大潮中“扑腾”出了新未来。


●高绮桦刘嘉麟


瞄准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难题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我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大赛是国内规格最高的创新创业赛事。今年,该赛事共有8759家公司和3746支团队参加,最终有925家公司和团队参加大赛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先进设备制造、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6个行业的总决赛。


而进入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领域决赛的共有28个团队,万锦正是其中之一。万锦成立于今年七月,他们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组建了研发基地,重要研发各种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技术。


为何往电动汽车电池方向研究?据万锦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研发负责人、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导师张国庆介绍,他曾经担任深圳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组组长,在工作中,他看到了电动汽车未来的市场潜力,也看到了它存在的技术瓶颈。


张国庆说,目前,电动汽车一般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它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热量,温度甚至超过100摄氏度,假如冷却技术无法降低温度,电池出现的高温容易引发汽车自燃。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乌鲁木齐、杭州、上海、深圳以及美国也曾发生因锂离子电池温度过高而引发电动汽车燃烧的情况。


他称,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冷却重要采取空气冷却、液体冷却两种技术。两者均存在不足,空气冷却效果不理想,液体冷却技术则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有因液体泄漏而带来的安全风险。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作为万锦创业团队负责人之一的王少辉也表示,今年是电动汽车元年,它不是新鲜事物,过去的高尔夫球车、电动汽车以及物流车辆等专用车辆很多都用电瓶,但电池部分是很大的发展瓶颈,特斯拉也是因为有了电池技术才敢做汽车。


计划5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


王少辉说,他们通过三方面分析,发现现有的电池有很大的问题,其中安全性是首当其冲的,在其中他们发现,特斯拉也存在这方面的缺陷,重要表现在电池在充放电的时候出现高热而引起的短路、着火等。


他表示,特斯拉应用的技术已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但特斯拉方面已经意识到电池在充放电时出现的高热会出现问题,因此就用了很多的水管,在瞬间通过压缩机制冷以后把水通过水管把热量吸收。可是一辆车有8000多个电池,要用很多水管围绕它,成本很高,所以特斯拉价格也高。“但相应的电池成本、维护成本、管理费用也很高。电池和水在一起很容易导电,当发生碰撞,水很容易泄漏,这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用的材料是固体的,用固体来解决水的热的置换。”据其介绍,万锦本次参赛的相变材料管理技术重要就是用于解决电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模组(包)由于热不均衡引起的问题。这种相变材料是固体形状,能够吸收热量,缩短电池处于高温的时间,让电池温度保持一致,防止热失控,而且能够进行二次散热释放热量。


“说白了这是对电池热管理进行的一项研究,但我们的技术强过特斯拉。”王少辉说,万锦相变材料管理技术目前是国内领先的,也是国际上数一数二的。项目如今已与一汽车品牌进行电池包的开发,并进入技术测试阶段。日后产品将可应用于车厂及电池包制造商、电网或公交车、出租车等领域。


他还告诉记者,现在技术已经引起国外的重视,已有日本的电池厂过来洽谈合作。他们也准备在日本与美国申请相关专利。


王少辉说,万锦团队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并形成产品的品牌形象,继续细分产品市场。


创新者背后的神秘公司


伟纶针织“屡败屡战”寻求转型新途径


■纵深


在万锦团队背后,深藏着的是伟纶针织这一传统公司大步迈向新兴产业的勇气。伟纶针织是一家拥有近三十年历史的针织织造公司,重要生产各类中高档针织面料,产品畅销国内及全球多个国家。但他们不满足于在传统制造业内驰骋,一直谋划转型升级。


通过天使投资寻找发展新领域


“传统产业越来越难做,难做得让公司无法找到生存空间,它能走的路已经越走越窄,甚至到了不改革就无路可走的最后阶段。”同时也在伟纶针织开发部任职的王少辉说,公司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他们宁愿“找死”,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等死”。


王少辉认为,这时候的传统公司老板要走出温水煮青蛙困境,就必须果断地尝试新兴项目。他说,顺德公司家是后知后觉的,无论别人怎么介绍新技术的前景,他们往往要看到技术在市面上应用后,才敢在新领域踏出第一步,随之因势而动,找出产业化发展路径。


“可这就比别人慢了一步,伟纶针织高层每年都到很多地方参观先进公司,结合公司本身发展,找出可以发展的新项目。”王少辉说,公司发展要有前瞻性,寻找回报客观,更新周期长而又能广泛应用的项目。


在选择电动汽车电池领域之前,伟纶针织曾经尝试了多个不同类型的行业。其中包括与我国研究院合作打造直升机项目,内容包括直升机技术研发、维护保养、配件换修等配套服务,但合作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而作罢。


但伟纶针织却没有放弃。五年前,伟纶针织通过天使投资的方式,开始参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这是一种以小博大的前期性风险投资,但都在公司能够负担的范围内进行。”王少辉说。


新型材料开发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伟纶针织的投资正在一步步的收回当中。最近,他们在对电动汽车电池的热管理研究项目中也大受启发,发现可以在服装制造应用热管理。


王少辉拿出两卷外表完全相同的纱,一卷是普通的材料,而另一卷则是含有纳米微胶囊的纱。他说,含有纳米微胶囊的纱能够储存和释放人体要热量,达到自动调温的效果。只要穿上它,即使在寒冷天气下,人们也能有舒适的温度体验。


“虽然产品已经推出市面一段时间,但因为价格比普通材料高几倍,所以市场的接受度仍然一般,整体销量并不多。”伟纶针织销售部经理吴国华说。


但吴国华表示,公司产品的推陈出新要技术支撑,新型材料的开发仍然将是伟纶针织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说,现在伟纶针织借助高校力量,利用销售和生产得到的市场数据,共同配合研发部门的研发工作。目前,该公司的整个研发队伍已基本成型,并在逐步扩充当中。


据了解,伟纶针织采用项目研发制,根据不同产品研发要组合不同的研发队伍。而这些队伍成员都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精英,他们经常一起讨论,激发新思维,发掘新产品。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