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氯化钠,电池技术的尽头竟是如此普通的物质?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90次  |  2021年12月21日  

当前,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ies,LIB)广泛应用于从电动汽车到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应用。


在第二代锂离子电池发明之前,研究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了第一代锂-亚硫酰氯(lithium-thionylchloride,Li-SOCl_2)电池,其中使用SOCl_2作为阴极电解质,锂金属(lithiummetal)作为阳极,无定形碳(amorphouscarbon)作为阴极。这种电池通过锂氧化和阴极电解液还原为硫、二氧化硫和氯化锂放电,以其高能量密度而闻名。


在近日的一项研究中,斯坦福大学团队开发了一种可充电的碱金属-氯(alkalimetal-chlorine)电池,其可存储的电量是当前市售常见可充电锂离子(lithium-ion)电池的6倍。


该研究相关论文登上了《Nature》,共同一作是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博士生GuanzhouZhu和XinTian,通讯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戴宏杰(HongjieDai)。


据介绍,这种碱金属-氯电池可以加速可充电电池的使用,并让电池研究人员更进一步接近实现该领域的最高目标:开发一种高性能的可充电电池,使得手机可以每周一充而不再每天充电,电池汽车在一次充电时实现当前电动车6倍的行驶距离。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从实现角度来讲,这种碱金属-氯电池依赖氯化钠(sodiumchloride,Na/Cl_2)或氯化锂(lithiumchloride,Li/Cl_2)向氯的反复化学转化。


一次偶然的发现契机


至今还没有人研制出高性能可充电钠-氯或锂-氯电池的原因是氯的反应性太强,难以高效地转化回氯化物。在少数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实现可在充电性,但结果是电池的性能太差。


事实上,戴宏杰教授与GuanzhouZhu博士一开始根本没有打算制造可充电的钠和锂-氯电池,而只是为了使用亚硫酰氯改进现有的电池技术。这种化学物质是锂亚硫酰氯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锂亚硫酰氯电池是1970年代首次发明的一种流行的一次性电池。


但在他们早期的一项涉及氯和氯化钠的实验中,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注意到,一种化学物质向另一种化学物质的转化以某种方式稳定下来,从而产生了一些可充电性。戴宏杰教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花了至少一年的时间才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团队阐明了可逆化学反应,并通过对电池正极的不同材料进行试验,寻找提高其效率的方法。当他们使用来自中正大学的Yuan-YaoLi教授和他的学生Hung-ChunTai所研发的先进多孔碳材料形成电极时,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突破。碳材料具有纳米球结构,充满许多超细孔。在实践中,这些空心球就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大量原本敏感的氯分子,并将它们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在微孔内转化为盐。


当电池充电时,氯分子被困在碳纳米球的微孔中并受到保护,Zhu解释说。然后,当电池需要排空或放电时,我们可以将电池放电并将氯转化为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可以多次循环重复这个过程。目前最多可以循环200次,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其结果是向电池黄铜环设计——高能量密度迈出了一步。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实现了每克正极材料1200毫安时,而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在每克200毫安时。电池容量至少是锂离子电池的6倍。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没有提及电压。此前宁德时代提出的钠离子电池,其电芯能量密度是160Wh/kg,电动车常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在140Wh/kg左右。


研究者设想他们的电池有一天会用于那些以前没有用到的地方,例如卫星或远程传感器。许多可用的卫星现在都漂浮在轨道上,由于电池耗尽而无法工作。未来,如果卫星配备了长寿命可充电电池,可以安装太阳能充电器,那么卫星的用途将扩大许多倍。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或电动汽车来说,在设计电池结构、增加能量密度、扩大电池规模和增加循环次数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型电池技术的神秘面纱


本文中研究者展示了电池的高微孔碳正极,一种起始电解质,由包含氟化物添加剂SOCl_2中的氯化铝组成,电池的负极由钠或锂组成。该研究可以生产可充电的Na/Cl_2或Li/Cl_2电池,主要通过碳微孔中的Cl_2/Cl^-氧化还原和钠或锂金属上的Na/Na^+或Li/Li^+氧化还原生成。微孔碳中可逆的Cl_2/NaCl或Cl_2/LiCl通过氧化还原在正极侧提供可充电性,薄的碱金属-氟化物掺杂的碱金属-氯化物固体电解质界面稳定负极,两者对二次碱金属/Cl_2电池至关重要。


对于使用的氯化钠(Na/Cl_2)电池,其中无定形碳纳米球(amorphouscarbonnanospheres,aCNS)作为阴极,SOCl_2中的氯化铝(AlCl_3)作为起始电解质中的主要成分。该电池在工作/循环放电电压为3.5V,容量最高达1,200mAhg−^1的情况下工作/循环超过200次,库伦效率(Coulombicefficiency)和能量效率(energyefficiency)分别为99%和90%以上。


下图1为无定形纳米球(约60nm,1a)和首次放电时的高性能氯化钠(Na/Cl_2)电池。


当电池第一次放电后再充电时,Na沉积在Na电极上,NaCl沉积在aCNS电极上被氧化(约3.83V)(图2a)形成Cl_2,存在于aCNS电极中的大量孔隙中(扩展数据表1)。


如下图3所示,Na/Cl_2电池在容量达到第一个较低放电平台容量(1,860mAhg^-1)时的循环性能。


下图4展示了在Na/Cl_2和Li/Cl_2电池中,稳定的SEI对钠阳极和aCNS阴极的重要性。机器之心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