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低温18650 3500

动力锂电池多元化"竞技" CATL"麒麟电池"正式公布

钜大LARGE  |  点击量:831次  |  2022年12月20日  

六月二十三日,CATL公布CTP3.0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瓦时/千克,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CATL透露,麒麟电池将于2023年量产上市。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际新能源电池竞争激烈,面对LG新能源、松下、TSLA等竞争对手,CATL和比亚迪等我国公司正在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

三大技术创新打造麒麟电池

CATL研发人员介绍,公司通过突破功能边界、重塑空间结构、颠覆传统水冷三大技术革新,使麒麟电池的三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255瓦时/千克,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60瓦时/千克。


功能边界创新方面,麒麟电池整合使用需求,将横纵梁、水冷板和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提高了电池包的抗振动、冲击能力。


空间结构创新方面,CATL以精准计算和AI模拟仿真探索麒麟电池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的设计边界,推出底部空间共享方法,将多个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不仅释放了6%的能量空间,还能满足底部球击等国标电池安全测试要求。


颠覆传统水冷方面,CATL通过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基于电芯的变化,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之间,使换热面积扩大4倍。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麒麟电池可实现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定、热安全,可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升级。


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较TSLA主推的4680电池系统提升13%,同时实现了续航、快充、安全、寿命、效率及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产业链上市公司闻风而动


CATL麒麟电池引起产业链高度关注。六月二十三日收盘,松芝股份涨停,银轮股份、银邦股份等电池产业链公司大幅上涨。此外,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称自身业务和"麒麟"有关。


"我们是CATL的重要供应商之一,CATL的麒麟电池产品刚公布,我们的产品还在认证中。"新宙邦表示。江苏国泰称,公司生产的锂电池电解液适用于麒麟电池。铜冠铜箔称,CATL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和胜股份称,公司和终端客户保持深度合作,CTP技术始终紧跟最新技术路线。


值得注意的是,和此前的技术相比,麒麟电池的亮点之一是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液冷板,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中航证券认为,液冷板具备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下游特定品类和型号有望实现生产的规模效应,伴随液冷板需求的放量,产业链有望迎来拐点。银轮股份、三花智控、松芝股份、银邦股份、华峰铝业等业务覆盖冷却板和铝热传输材料领域上市公司有望获益。


动力锂电池公司多元化"竞技"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吉瓦时,同比上升142.8%,占全球总装车量的52.1%。今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产销规模继续上升,1至五月装车量累计83.1吉瓦时,同比上升100.8%。


据今年一季度的全球装车量数据,CATL的市场占有率为35%,LG新能源为15.9%,比亚迪为11.1%,松下为9.9%。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我国公司拥有一定优势,但是动力锂电池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国外公司也在发力,TSLA就在加紧研发新的4680电池,将实现大面积装车。LG新能源正在研发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松下也在投入巨资研发无钴电池新技术。


研发方面,除了新公布的麒麟电池,动力锂电池市占率第一的CATL手上还有多张电池技术牌。CATL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公司会至少召开4场公布会,介绍商业模式、电池结构、化学体系等方面的创新。


CATL董事长曾毓群表示,材料创新本质上是计算水平的比拼。CATL正在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都嵌入电池研发,实现理性设计。该平台将加速CATL在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无钴无贵金属电池等新化学体系方面的研发进程。


据悉,CATL下一步揭晓的或是M3P电池。CATL此前接受调研时透露,公司计划推出的新产品M3P,准确来说不是磷酸锰铁锂,因为还含有其他金属元素。据了解,新产品除了成本下降,还能改善低温性能,能量密度也比较好,属于过渡阶段的电池方向之一。


至于比亚迪,在公布刀片电池技术后,公司日前又公布了CTB技术,将车身底板和电池上盖板合二为一,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至66%。此外,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蜂巢能源、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公司也在加大研发力度,探索多条技术路径。"动力锂电池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但未来会越来越向头部聚集,同时也会有一些在细分领域表现出色的公司。"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378886361)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