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301次 | 2022年12月28日
CATL"供电"TSLA 布局动力锂电池成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兴起,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向新能源汽车发力,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燃油车的退出时间表,汽车电动化浪潮已势不可挡。而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锂电池,在这场大混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用途。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成本在于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而动力锂电池成本又是重中之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近日,国内动力锂电池龙头公司CATL公布通告表示公司拟和TSLA签订协议,将向TSLA供应锂离子动力锂电池产品,产品采购量须以TSLA后续具体采购订单为准,供货协议期限是2020年七月一日至2022年六月三十日。
业内专家认为从成本角度看,作为我国排名首位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CATL的电池在国内更具价格优势。关于正在逐步实现国产的TSLA而言,采用我国公司CATL的动力锂电池符合其预期,有利于进一步缩减电池成本,开拓我国市场。
TSLA和CATL签订协议,在很大程度上说明TSLA对CATL动力锂电池的产品质量和生产量力的认可,进一步验证了CATL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竞争力,符合CATL和股东的利益。此次TSLA选CATL供应电池,想必也是看到CATL在动力锂电池领域的不凡表现。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CATL高镍三元CTP电池
2019年九月,CATL率先推出CTP电池技术。早前CATL便宣布将对外量产无模组的全新动力锂电池结构――CTP动力锂电池包,也就是直接由电池单体组成的动力锂电池组。
CATL采用能量密度为240Wh/kg的高镍三元单体,其能量密度为240Wh/kg,组合后其体积利用率将提高15%-20%,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将提升50%,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也将随之提高,投入应用可大幅降低动力锂电池的制造成本。
总的来看,CATL动力锂电池组将实现200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伴随着CTP电池技术的推出,CATL在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此次协议并未透露CATL将为TSLA供应何种电池,在此之前,TSLAModel3车型一直采用圆柱形电池,而CATL重要生产方形电池。无论供应何种电池,都将为TSLA带来巨大的效益,或许在未来TSLA旗下国产的Model3和ModelY车型都将搭载CATL的电池,这关于TSLA国产进程而言很重要。
动力锂电池的战略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这些年车企和电池公司都纷纷加快布局研发动力锂电池,走上自主研发道路。
比亚迪刀片电池
CATL率先推出CTP电池技术,老对手比亚迪也不甘落后。
据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透露,比亚迪开发的刀片电池将于三月量产,刀片电池的推出,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这就是比亚迪速度带来的成就。
他介绍到,这款电池拥有300多项核心专利,续航里程可达到600公里,寿命长达8年120万公里,是最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一直被广泛应用,是目前电动汽车的重要动力锂电池类型,不过相关于三元锂而言,能量密度偏低、振实密度低,这关于目前强调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短板。
王传福介绍,刀片电池在振实密度和能量密度上比传统铁电池提升了50%,完全超过大家对磷酸铁锂的预期,这也就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极大提升。
另外,刀片电池比传统电池更轻、更薄、更小巧,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拥有极大优势,电池包成本预估下降30%。
CATL推出CTP电池技术后,比亚迪便加快研发速度推出刀片电池,这二者的较量愈发激烈。在2014年至2016年比亚迪电池销量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不过在2017年CATL电池销量反超比亚迪,双方差距不断拉大。
比亚迪走的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而CATL则是走三元技术路线,他们对电池材料的选择不同,而在此基础上也决定了未来市场空间不同,二者展开竞争利于产品发展。
TSLA电池厂
TSLA一直重视动力锂电池的发展,其耗资50亿美元打造的专属超级电池厂,产量将占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量的近半份额,预计在今年达到每年35兆瓦的电池产量。
除新建电池厂以外,TSLA也在研发新型动力锂电池。早在2019年四月份TSLA便开始研发具有超长使用寿命的锂电池模组,据悉这款产品拥有16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拥有绝对的优势。
目前,TSLA所供应的等级最高的电池模组为100kWh,使用寿命在1000次至2000次充电次数之间,而这款产品在经过1000次充电后仍保有原先的95%的电力,即便在充电4000次也能拥有90%的电力。
TSLA的动力锂电池一直保持着优越性,在二手车市场TSLA系列产品拥有着强大优势。在近几年的保值率报告中,TSLA系列的产品1年保值率普遍在60%以上,远远领先于国内产品。
总结:
除了TSLA,大众、戴姆勒等业内巨头也公布了电池生产战略。2018年八月,德国大众集团表示,拟在欧洲自建电池厂,该厂有望于2024―2025年期间形成一定规模并开始批量生产;而戴姆勒除了计划在2022年之前公布10款全电动汽车之外,还表示或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筹建电池厂。
布局动力锂电池业务,逐渐成为公司发展趋势,动力锂电池研发也逐渐走向结构简化。
关于车企而言,自建厂或研发动力锂电池,可以较少对动力锂电池供应商的依赖,降低风险。
关于电池供应商而言,布局动力锂电池业务,研发新型动力锂电池,将有效提高其在市场的份额,获得更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