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85次 | 2019年06月25日
新能源汽车再迎发展良机,锂电池、氢能源值得关注
1.6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方案》提出,要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转向引导使用。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
2.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礼教授和江俊教授合作,创新思路设计出一种“松果结构”的铂金属催化剂,在制氢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将铂金属的用量降低到传统商业催化剂的约1/75。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能源》发表了该研究成果。氢能被认为是一种“终极能源”,电解水是最被看好的制备方式之一。中科大这项研究同时深化了催化剂效果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认知,为进一步优化催化剂性能指明了方向。
行业数据
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较快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1.汽车产销增速低于预期
2018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低于年初预计,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趋缓,增幅回落。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毛衣战,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汽车产业已经迈入品牌向上,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阶段。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
2.乘用车产销低于行业总体
2018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2%和4.1%,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4.6%和84.4%,分别低于上年0.9和1.2个百分点。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乘用车四类车型均出现负增长,交叉型市场继续萎缩。其中:轿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和2.7%;SU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2%和2.5%;MPV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为17.9%和16.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0.8%和17.3%。
3.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增速回落
2018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受货车市场增长拉动,商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8.9万辆和48.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和8%;货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79.1万辆和388.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和6.9%,其中重型货车产销分别达到111.2万辆和114.8万辆,销售再创历史新高。半挂牵引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6%和17.2%。
4.新能源汽车同比高速增长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新能源分类别来看,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9.2万辆和78.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5.5%和68.4%;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8万辆和26.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3.3%和139.6%。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4万辆和19.6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和6.3%;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6万辆,比上年同期均下降58%。
5.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同比下降
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98万辆,同比下降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39.9万辆,同比增长1.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0.8%,比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580万辆,同比下降6.7%,占SUV销售总量的58%,比上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32.8万辆,同比下降23.1%,占MPV销售总量的76.6%,比上年同期下降6.9个百分点。
分析解读
1.针对目前国内经济运行还处于下轨区间,以及外部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扩大内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房子、车子”是百姓消费支出的两个大项,在房地产不敢轻易放松再度刺激的现状下,汽车消费作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柱更加突出。刺激汽车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汽车限购放宽或相关利好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会有效引导压抑的潜在需求释放,带动行业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实现新一轮复苏。
2.从2018年数据分析看,传统动力汽车方面,纯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国产车在品牌塑造、关键技术(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和国际大品牌还有一定差距。虽然在价格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随着国外品牌车的持续降价,性价比差距逐步缩小。所以国内传统动力车市场方面,应该还是合资品牌占优势的格局。
3.虽然2018年汽车产销整体下滑,国家在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但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大增。可见新能源车已经被市场认可并接受,后续市场持续增长可期。在锂电补贴政策下滑的同时,氢能源补贴政策不降反升,因此氢能、燃料电池概念更应重点关注。从新能源车产销数据看,插电混合动力增长最快,相关车企业绩也值得关注。
投资机会
从这次新推的汽车产业政策来看,放宽、取消限购,对家庭购车消费补贴等政策,主要针对家庭乘用车市场,需要重点关注乘用车市场表现。
1.传统动力车方面,合资品牌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奥迪、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一线合资品牌具备更大优势。
2.新能源车方面,国内外车企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国内品牌新能源车产销量增长迅速,在国内市场占有方面不输外资品牌。只是在高端品牌方面还处于劣势,没有能够与特斯拉等国际大品牌一较高下的实力。
3.动力电池方面,国内品牌,不论从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已经处于一线地位,市场竞争力很强。
扶持政策已经推出,后续不排除国家进一步推出更大政策支持汽车产业。传统动力、锂电池、氢能源三大板块,密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市场表现。逢低积极布局受益个股,收取产业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