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463次 | 2018年05月30日
全球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美、欧都在强推新能源汽车,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资本投入和市场体量上都领先于全球。目前中、美、欧的产业政策和车企车型投放已经聚焦于EV/PHEV/FCV路线,在HEV上具有极大优势的日本也不得不跟随全球潮流走EV/PHEV路线。预计,全球市场将随着积分制考核、特斯拉产能提升以及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型集中投放而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一、政策:全球各国均在发力,中国最领先
(一)油耗限值:欧中压力高于美日,发展新能源是必选项
欧盟中国油耗限值压力远高于美日。2020年,欧、美、日、中的油耗限值转换成L/100km分别为3.8、6、4.9和5,从油耗绝对值上看,欧洲是全球最严格的,从降幅来看欧洲压力与中国差不多,均高于美日。
排放在标准制定和执行层面都越来越严格,且欧美领先于中国。美国1990年修订《清洁空气法》,成为全球控制空气污染的法律典范,2015年处罚大众180亿美元;欧洲2013年就开始实施欧六标准,未来对于未达排放标准的车企,处罚可能达数亿欧元,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了2030年后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提案。目前,已有7个欧洲国家公开禁售燃油车计划。我国近年提升了排放标准,且法规执行和查处力度在逐步提高。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从油耗限值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车企必选项。目前的轻混、普混、插电混、纯电动节油率分别为8%-15%、15%-40%、30%-60%、100%,因此只搭载轻混是无法实现油耗限值目标的。考虑到普混技术主要是丰田、本田和通用掌握,欧洲、中国倾向于支持PHEV和EV。
(二)全生命周期补贴:欧洲的力度并不低于中国
美国联邦政府对新能源车提供2500-7500美元的购置补贴,各州在联邦政府补贴基础上给予州补贴。在车辆使用环节,包括如充电优惠、走快速通道、补助或者赠送充电桩等扶持政策。
德国2016年推出对EV补贴4000欧,PHEV补贴3000欧,共计12亿欧元的新政策,综合补贴后部分热销车型售价能够接近燃油车价位。此外,还可享受停车费优惠或免交及限行路段通行等使用政策,并延长新能源汽车行驶税免税期至10年。
日本新能源汽车早期更重视发展HEV并且技术优势明显,2016年日本普混销量107万辆,全球领先。现在日本重视发展EV、PHEV、FCV,且倾向于发展FCV,补贴政策分成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覆盖了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另外还对充电设备和加氢设备进行补贴。以Miriai为例,国补加地补的补贴率为42%。
(三)积分政策,倒逼车企发展新能源
美国:GHG/CAFé/ZEV积分并行考核,三种积分之间不可换算。GHG即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罚款3.75万美元,由环保署管理;CAFé即平均油耗,超标定额税率$5.5/0.1MPG,由财政部征收罚款;ZEV最先在加州施行,目前有望在10多个州推广,ZEV积分要求为销量乘以积分比例,5000美元/积分。2018年开始,ZEV政策只认可零排放车型和TZEV(即PHEV和氢内燃动力车);考核企业的范围从大型国内制造商扩大到国际汽车制造商。
中国: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合并考核。与美国积分制并行、不可换算的特点不同,我国将要推出的积分制规定油耗负积分可以用新能源汽车积分抵补。据测算,在国内每年2500万辆乘用车销量假设下,对应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致为95万、132万、181万辆。
二、市场:中美欧三足鼎立,全球迎新一轮增长
(一)中美欧市场占全球89%,三足鼎立
2014-201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年复合增长率46%。分地域看,全球市场集中在中美欧,2016年,中国销量全球第一,达到32万,全球占比41%;欧洲次之,20.7万,占比27%;美国第三,15.9万,占比21%。三地域合计全球占比89%。从增长率看,中国最快为84%;欧洲则不到10%,明显滞后。
(二)中国:增量来自于A00乘用车和物流车
2013-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2017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21.2万辆和19.5万辆,同比增长19.7%和14.4%。随着积分和碳排放等政策的实施、车企新车型投放进入高峰期,预计2017年下半年会逐步回到高增长轨道,全年销量有望突破75万,增量来自于A00乘用车、专用车。
(三)欧洲:立法趋严,新车型投放加速,逐渐恢复高增长
2011年以来,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持续上涨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为109%,但2016年的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EV和PHEV合计销售21万辆左右,同比增长10%不到。随着排放法规的趋严和大量新车型的投放,将推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2017年第一季度,欧洲电动汽车销量3.3万辆,同比增长38%,同比增速比2016年大大改善。
(四)美国:转向重点支持电动车,EV有望爆发式增长
2016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5.8万辆,同比增长37.63%,未来预计2017-2018年美国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一是美国ZEV正在向全美范围推广,2018年ZEV积分比例上调到4.5%,车企由六大家(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和日产)扩大到将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纳入考核。二是特斯拉产能提升,近期,特斯拉全新车型Model3的第一批已交付用户,且目前订单已经超过50万辆。相比ModelS量产上市时227美元/kWh,Model3电池成本降到了125美元/kWh。而根据麦肯锡的测算,当电动汽车的电池价格下降到100美元/kWh以下时,纯电动汽车将会对燃油汽车建立起绝对优势,销量将大幅增长。在特斯拉和ZEV的带动下,美国2017年、2018年EV车型销量增长率有望超过100%。
三、路线:PHEV\EV路线得到强化,FCV是长期方向
PHEV/EV市场路线逐步得到认可。受到中、美、欧政策导向影响,目前全球车企都在向PHEV和EV路线进行聚焦,2017-2019年集中推出车型。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大支持PHEV/EV。美国ZEV政策2018年开始不再将HEV纳入核算,只纳入EV、FCV和PHEV;欧洲很多国家都对EV/PHEV进行补贴,HEV补贴则较少或者没有。
从长远看,燃料电池是长期支持方向。以德国为例,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但能源南北分布不均,北边风电丰富,而用电主要在南德。到203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需要存储0.41TWh,而氢气可以用来储能,供2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开10万公里。目前欧洲FCV客车已经处于示范运营阶段。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有几款登上2017年补贴目录,今年预计达到1000辆的销量。在乘用车方面,国外企业领先较多,现代ix35、丰田、本田每年销售千辆左右的规模,今年底奔驰预计推出第一款燃料电池车GLCFCV,到2025年预计能达到3万台以上,宝马、丰田、通用、本田等都公布2万辆以上的产能规划。
四、从欧洲视角看自主汽车崛起之路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产量的高速增长,加速了企业的产品迭代,也加速了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在动力电池方面,我国跟日韩的差距在明显缩小,已有外企开始采用中国电池。但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电控系统等技术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下一代技术尚未形成系统布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滞后,区域之间推广应用发展不平衡,安全隐患仍未消除等。我国也必须从产业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加强政策衔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制造业跨越发展、抢占先机的突破口。
(一)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发展动力。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深入推进。二是加快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集中行业优势资源协同攻关,打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区块链(DIPNET)等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能力建设,加大研发投入,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布局基础前瞻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四是不断提升技术标准、测试评价等产业支撑平台建设,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系统化服务能力。
(二)突破重点领域,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一是重视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等核心领域的创新,提升整车综合性能,实现动力电池到2020年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目标。二是瞄准发展急需,支持重点企业加速新技术在底盘平台、整车集成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及国际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先发优势。三是重点攻克下一代锂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体系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高速电机、分布式驱动和智能控制、感知决策等前沿技术攻关,夯实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四是研究设立有关产业升级专项,加速新技术在动力电池、整车集成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提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及国际品牌的竞争能力,巩固先发优势。
(三)健全政策体系,完善创新发展环境。一是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政策,加强补贴资金监管,发挥财政资金扶优扶强的作用。二是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车辆、充电设施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水平。三是建立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长效机制,做好补贴退坡退出后的接续政策跟进,研究建立积分交易经济奖惩措施,激活积分交易市场。四是推进居民区和工作场所建桩工作,提升现有充电桩使用效率,稳妥做好车桩接口升级,优化充电环境。五是完善行业管理制度,制定出台《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管理条例》,健全企业退出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下一篇:电池将成为工业竞争的下一条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