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44次 | 2019年09月25日
新能源汽车起火,厂家欲说还休的背后故事,是无奈还是不愿?
新能源汽车自正式推向市场以来,起火事故频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统计,2011年,全球因为新能源汽车造成起火事故的仅4起,到2016年,这一数字就翻了近9倍,达到35起,仅在中国发生的就有26起,2017年公开报道的影响较大的起火事故至少30起。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今后发生起火事故的几率可能会更高,安全形势必然更加严峻。
新能源车频发起火事故,已成为车主的心头之殇
更可怕的是,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起火事故,除了跑,几乎是不可能自救的。
面对新情势,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如《新能源汽车火灾扑救规程》、《新能源汽车交通事故处置规程》等,但实际宣导并不充分,从网上能搜到的寥寥信息就能明显get到这样的尴尬。
从厂商层面来讲,可能因为担心深度透彻的宣导会影响品牌印象或产品销量,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
厂家欲说还休的背后故事,是无奈还是不愿?
对于普通公众,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在面对起火事故时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采取合理自救是非常不利的。
基于此,笔者通过请教业界技术大拿,对公开有益信息进行筛选整理,罗列几条重点供大家参考。
3分钟内逃走且不要自己救火
从近几年电动车火灾事故获得的教训来看,有两点非常关键,即火温和毒烟。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起火5分钟,火温能迅速增加至1000℃以上,比汽油车燃烧温度高出至少500℃,而最初的2-3分钟,火势可能并没有那么大,临近4分钟时,火场热量就会达到一定程度;30秒,有毒气体会完全覆盖车内,毒气里包含一氧化碳、氟化氢、氰化氢等剧毒成分,据技术大拿介绍,一氧化碳的浓度在600ppm时就会在短期内引起窒息死亡。
一旦发生起火事故,必须在3分钟内尽快逃离车内
所以,一旦发生起火事故,留给新能源汽车车主逃生的时间极短,应快速给汽车断电后逃出车外,尽量远离,且不要自己救火,如果周围群众较多,最好能快速劝离。随后再打火警电话请求专业人员抵达现场灭火。当然,如果燃烧不在电池部位,火势较小,且确认没有蔓延到电池舱,也可以考虑将汽车尽量开到人少地阔的位置,并用二氧化碳或ABC干粉灭火器自救救火。
这里要解释一下为什么逃出车内后建议先不要自己救火,而是远离起火汽车再打电话给消防。
一方面,新能源车起火,特别是在电池部位的话,火势蔓延速度会很快,且起火后很难扑灭,可能需要24小时才能完全扑灭,即使扑灭了,死灰复燃的几率也很大,更何况现场可能存在大量毒烟会导致生命受损,另一方面,实际用车场景中,不可能随身携带那么多水,救火用的水量如果不足够大的话,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助长火势。即使周边有河流,用于灭火的喷水管具也不一定有,而沙土掩埋速度又太慢。所以,先远远的逃离最保险,然后才是劝离周围群众,打电话给消防。
安全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目前来讲,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应用的电池主流有三类: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应用情况有上升扩大趋势,就连在磷酸铁锂电池上具有强大优势的比亚迪2017年底也正式开始在其最新产品上全面换装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这么火热,它真的有那么好吗?
电池的安全性比使用寿命更让人关心
据了解,虽然三元锂电池对比磷酸铁锂等电池产品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但在安全性方面却并没那么靠谱。从2016年,工信部曾一度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可见一斑。虽然2017年起又正式解禁三元锂电池客车使用,但要求车辆必须满足《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比燃油车起火概率更大
关于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比燃油车更大虽然目前没有公开的权威数据可以证实,但已经有权威专家透露了相关看法。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说:电池的管理系统做的不好的话,碰撞就会起火,打个比方,前几年美国的787客机,装了锂电池之后着陆时发生了好几架起火的事件,最后是干脆召回,把所有的锂电池都换掉。
如果管理系统没有做好,锂电池一旦发生碰撞就很可能发生起火甚至爆炸。安全措施做得好,(电动汽车)的安全系数可能会和汽油车相当,即便油车碰撞到油箱也会起火,但从目前的使用状况来讲,似乎电动车起火的概率更大,尤其是像这种特斯拉装的电池比较多、能量密度比较高的车就更容易碰撞起火。
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真正带给人们便利和幸福
我们看到,从2018年初以来,国内外各厂商推出的车型续航里程有显著提升趋势,很多都是超400KM,与此相对应的,电池能量密度肯定会提高,装的电池会更多更大,按照上述专家的看法,这个起火概率也会变得更大,对于广大车主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也会更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新能源汽车是个新兴事物,代表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环保化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对社会发展、人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这里无意恶意攻击,仅仅是希望在新能源汽车尚未完全成熟但蓬勃发展的当下,为车主们提供一些警示作用,以便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本文摘自:车网中国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正在向国产化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