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技术性基本建设瓶颈待解 燃料电池车落地尚阻

钜大LARGE  |  点击量:825次  |  2019年09月26日  

汽车行业经历动力转型变革的当下,锂离子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相关技术的正向研发正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之象。


由此,在雄厚的产业化基础下,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猛,2017年,在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十中,7家来自中国电池企业进榜。


令人欣喜的是,相比略显平静的氢燃料电池领域,似乎也将迎来又一轮技术提速。


众所周知的是,燃料电池车有着零排放、加氢速度快等诸多的优点,而在能量密度上,随着技术进步,氢能转电能,理论上的转化效率可以做到接近100%,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能量转化效率在90%以上。由此,燃料电池动力的能量密度相当于传统燃油动力的将近10倍。


基于最终排放物是水,燃料电池汽车也更被视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并称之为“终极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


由此,政策方面,燃料电池正被视为重点关注的技术路线。


政策、产业双提速


几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陪同下,参观考察了丰田汽车北海道厂区,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参观项目之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也指出,表示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


其中指出,电动汽车科技规划特别部署发展燃料电池汽车,计划在关键基础器件、燃料电池系统、基础设施与示范三个方面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方面,在2018年补贴退坡加速的情况下,中国将继续保持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不变。


研发商,燃料电池也一直被视为重点攻坚的领域之一。5月7日,在科技部“新能源汽车”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公示清单中,其将拨款资金2.6亿投入东风、宇通、中汽中心、北汽、清华大学等五家企业/机构“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及示范应用”研究,项目周期为3年。


由此,对于燃料电池汽车销售预期,我国也给予一定期待。


2017年10月,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组织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线路图”,其中对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数据作以明确,2020年实现5000辆销量,而2030年,该规模将规划为百万级。


基于政策起效,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逐渐活跃,更多的企业以及资本愿意进入这一领域。其中,上汽集团、北汽福田就是国内较早开始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车企。


例如,2006年,上汽集团成立燃料电池事业部,从整车集成、系统集成等研发工作着手,目前已开始发力突破电堆技术。基于此,上汽落地两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分别是荣威950、以及燃料电池轻型客车大通FCV80。


市场化进展仍显迟钝


燃料电池领域,尽管政策和产业化进展正得以提速,但在市场化层面,其仍面临诸多挑战。


数据统计,自2013年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到2017年底,全球总计售出6475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丰田销量占比超过75%。但要注意的是,日系品牌并不是唯一坚持氢燃料电池车的企业,例如韩国也极力推崇氢燃料电池,现代早在1998年,已经开始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布局。


相比而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进展仍然略显迟钝。


例如氢燃料电池和关键零部件,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和垄断。目前我国装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大多采用国外电堆和技术,其比例估计达到70%以上。只有鼓励燃料电池零部件完全国产化,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或接近燃油车的成本,这才能进一步促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亲民化落地。


在配套设施加氢站方面,氢燃料设备也无法与电动EV相提并论。目前全球加氢站处于匮乏状态,我国相关基建也仅布局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


此外,基于氢气提取成本高,且制造、运输、储存、加注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这也影响氢燃料电池在车用领域的进一步落地。


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已在诸多层面已有积淀,但基于技术及基础的尚不完善,氢燃料电池短期内并不会迎来大规模市场化爆发。


而对于燃料电池汽车何时能实现大规模落地,业内比较乐观的人士预计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欧阳明高和上汽相关负责人,更将技术相对成熟和产业规模化时间,延伸到2025年。


本文摘自:极客网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