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769次 | 2019年11月18日
这是干掉特斯拉的最后机会?
特斯拉与国产新能源车,进入正面交锋。
5月最后一天,特斯拉宣布,将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生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并正式开放车辆预订。
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特斯拉中国)续航里程为460公里(NEDC预估),起售价为32.8万元,预计交付时间为6至10个月。这也意味着,国产化特斯拉即将“上路”。
但另一方面,有关特斯拉质量的担忧不曾停止。6月2日,据外媒消息,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内,一辆特斯拉ModelS在充电没多久时着火,最终烧毁。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Model3超过30万的售价,让国内消费者直呼“贵了”,也似乎让国产新能源车企松了一口气,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称其毫无竞争力,“起码应该再降价1万美元”。
特斯拉打响的这场战役,前景看起来似乎不妙。事实果真如此么?
新能源车行业的压力
特斯拉Model3销量前景如何,与整个行业环境息息相关。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目前发展态势不错,根据工信部合格证产量数据,2019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为9.9万辆,基本保持住了3月的产能水平,同比上涨31.82%,仍然保持较高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车市场虽然保持增长,但依然存在诸多隐忧。
首先,现有新能源车企产能普遍偏弱。2019年4月,共有18家生产企业产能破千,与上月持平。整体上看,共有12家车企在产能上实现了提升。18家企业中,仅有比亚迪产能破万。
尤其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中,4月份,仅有三款车型产能破千。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小鹏汽车,其G3车型在4月产量为2264辆;威马EX5在4月产出2053辆,加上EX5Pro的86辆产出,威马4月共产出2139辆;蔚来ES8由江淮代工,4月产出1512辆,与上月基本持平。
就目前国内各家新能源车企的产能来看,距离其预期目标仍有不小距离。随着特斯拉的量产计划启动,尤其是之前放言2020年要达到50万辆年产量,留给国产新能源车企的量产提升时间不多了。
当然,更大的隐忧在于,国产新能源车企对于国家补贴政策的依赖程度较高。
随着补贴减少,国产新能源车的价格优势也就同步缩水。从2019年4月的市场数据来看,比亚迪、奇瑞、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而北汽新能源以及诸多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则销量下滑。
目前来看,国家补贴政策对于市场的整体影响尚未完全显现,这也有政策效应发挥的滞后性所致,未来是否会对市场增幅产生更大影响,还有待观察。同时,如今的合资品牌强势入局插混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也将对自主品牌、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造成一定压力。
国产特斯拉战斗力几何?
即将“上路”的国产化特斯拉,相比国内新能源车企,具备了三大优势。
首先,特斯拉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实现新能源车走向大众市场的企业,其对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意义,犹如苹果之于智能手机。
由此带来的好处是,特斯拉树立了迄今为止被广泛认可的新能源车行业标杆,许多消费者一想到新能源车,第一反应是特斯拉。广泛的市场认知,建立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对于买车喜欢看品牌的国人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
特斯拉在产品技术研发、性能方面,目前相比国内新能源车企还具有一定优势。其推出伊始,性能方面就并不亚于部分传统豪车,因此价格虽高,却受到国内外高收入群体的认可。如今“降维打击”中端市场,自然信心满满。
此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主打的Model3,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销量第一的宝座,其实力可见一斑,也就成为其对国内消费者进行宣传时的利器。
此外,特斯拉Model3目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地步,最大瓶颈即在于产能无法跟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产化特斯拉Model3的量产,不仅能满足国内乃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更可能随着产能扩充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进而降低终端售价,对国内新能源车形成价格紧逼。
但也要看到,国产化特斯拉Model3相比国内新能源车,虽然具备品牌、性能、市场认可度等三大优势,但同样具备明显劣势。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内的国内新能源车企,在产品研发投入、性能提升上也在不断加快步伐。
有业界分析人士经过多方测评后认为,国内新能源车在电池能量密度、电驱系统、智能配置等关键指标上,差距正在缩小,甚至有国内新能源车企针对北方市场特性,另辟蹊径减少电动车在冬季的续航里程缩水问题,至少在汽车实用性上更符合用户需求。
特斯拉近年来频繁出现质量事故,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正在扩大。除了6月2日在比利时发生的ModelS着火事件外,过去的三个月内,在广州、旧金山和香港,都先后出现ModelS自燃。
同时,还不时传出特斯拉车主在使用时遇到质量问题。据媒体2018年报道,上海施先生儿子购买一年的特斯拉ModelS轿车,在停车库正常行驶下左后轮摆臂突然断裂,导致车辆无法再行驶。
接二连三的质量事故,必然会损及特斯拉的品牌美誉度,随着国产化特斯拉的大规模量产,其品控能力是否能同步完善,将是对特斯拉的重大考验。一旦国产化特斯拉Model3上路后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
另外,特斯拉面对的一大挑战是财务吃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多家接受采访的供应商表示,特斯拉曾经尝试拖延付款或要求高额返款。而特斯拉中国工厂预计总投资超过500亿,一旦特斯拉在建厂过程中资金链出现问题,就可能会造成量产计划延后,出现产能无法应付订单的后果。
由此看来,国产化特斯拉虽然在产品性能、知名度等方面占据一定先发优势,但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差距并非天堑。市场瞬息万变,国内新能源车企仍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国内新能源车企机会来了?
不过,仍要肯定的是,特斯拉国产化对于推动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整体“提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特斯拉一旦如期落地50万辆年产能,一方面可能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的Model3及后续车型,也加大了新能源车的市场容量,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新能源车。
另一方面,据悉特斯拉正积极寻找国内供应商加强合作,这也将促进国内新能源车行业的供应链优化。
有报道称特斯拉与中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赣锋锂业达成合作协议。赣锋锂业表示将向这家汽车制造商提供其总产能五分之一的锂产品,即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用金属。大量订单可以让赣锋锂业获得更多资金,进而推进锂电池研发,带动锂电池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还可供应国内新能源车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车的性能。
随着国家补贴减少及退出,国内新能源车企将与特斯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这将倒逼国内车企减少政策依赖,真正从产品研发、先进制造工艺等方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从而应对特斯拉的咄咄逼人之势。
如此一来,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才能抛弃浮躁,回归高质量成长之路,真正与世界一流对手对等竞争。
曾经,有许多行业都在外部竞争对手进入后高喊“狼来了”,但最终正是通过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完成逆袭,比如家电领域。
如今,国内新能源车行业面临同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兴行业,新能源车行业的本质是科技驱动,国内新能源车企业必须在这一点上有着更为清醒的认知,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打好技术、性能攻坚战,从而不负国内消费者期待。
上一篇:曝戴姆勒计划削减20%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