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锂电池回收问题如何解决?看专家怎样解答!

钜大LARGE  |  点击量:940次  |  2019年12月26日  

锂电联盟会长平台就锂电池回收这一重要议题,邀请相关老师深度解读,形成视频课程。前200位参与者可享受限时1元优惠,欢迎大家学习交流。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动力电池将逐渐进入退役期,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当前我国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尚未形成规模化和规范化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加快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规模化发展迫在眉睫。


对比国际尚有差距


应用场景:我国电网储能场景发展迅速,家庭和商业储能等其它场景起步较晚。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相关研究。美、日、德等国起步较早,并且已有成功的商业项目和应用工程。


例如,美国的FreeWire公司、德国博世集团等已成功开发出家庭和商业储能、移动电源以及电网储能等梯次电池应用场景。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相关研究,探索实践主要在电网储能、低速电动车等应用场景方面。


商业模式:美、日商业模式已经成熟,我国尚处于探索中。


从技术角度看,综合利用电池性能评估检测、快速分选和重组、电池溯源和安全监控是全球重点突破的方向。我国在动力电池退役判定标准及性能评估技术、自动化拆解和分选重组、电池寿命预测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动力电池渐入退役期综合利用四大难题待解


综合利用四大难题


一是,尚未建立起共生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按照上下游产业链可分为三个层次:生产层、综合利用层和再生层,目前这三个层级相对孤立,没有建立起共生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协同性不足,信息数据未能共享。


二是,综合利用盈利模式不成熟。对于综合利用企业而言,在成本方面,综合利用需要对回收来的退役电池进行检测、分类、重新配组。由于电池标准不一、电池信息数据未能完全共享,以及综合利用技术刚刚起步等原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综合重组电池成本较高。


三是,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在重组技术、离散整合技术和寿命预测技术等方面存在技术难点。


四是,标准及技术规范发展滞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推广是综合利用规模化应用的前提。虽然车用动力电池的生产设计、信息追溯、拆解规范、余能检测等相关规范已经发布,但因为缺乏对应的强制性标准或可操作性的技术规范,不同厂家的电池结构、材料体系差距较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未能主动公开动力蓄电池拆卸、拆解及贮存技术说明等信息,综合电池重组及评价不规范,不利于电池规范化、规模化综合利用。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