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至暗时刻与远大前程20位大咖高工年会共商破局谋略

钜大LARGE  |  点击量:1423次  |  2020年01月16日  

2019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市场变革的转折年。产业链企业正在经历中国电动化的至暗时刻,但同时也孕育着破晓后的远大前程。


12月16日,“利元亨•2019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盛大举行。现场集结了超8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精英,参与企业涵盖30+行业龙头企业、60+上市公司、50+外资企业,一场年度思想盛宴将持续三天。


▲现场盛况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


“整个行业的智慧、勇气此刻汇聚在一起,我们如何面对全球化进程下的泥泞和未来的坦途,如何熬过当下的最至暗的时刻,这是我设计年会主题时思考最多的,也是希望通过这场会我们能够更加清晰未来的方向,解决过去一年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开场致辞中提到。


在“中国电动化的泥泞和坦途”的演讲中,张小飞指出,当下动力电池形势尤其严峻,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低于15%;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下行,目前行业正在发生的事实是:


一是行业集中度过高,又一波企业被淘汰;


二是营收增长不及利润增长,今年利润同比下滑;


三是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二三梯队争抢小订单,停产企业数量明显增多。


▲利元亨副董事长卢淼


身处行业之中的利元亨对此也深有感受,利元亨副董事长卢淼表示,当下,动力电池行业正是风云际会、群雄并起、大浪淘沙之时,剩者为王。对于装备企业而言,只有创新迭代,才能共迎曙光。


高安全、市场化、车规级、低成本正在不断强压动力电池产业链,补贴褪去后,产业链企业也开始面临优胜劣汰、生死攸关的分水岭。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抉择以度过难关?


在第一天的会议上,整车企业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上汽、奇瑞新能源、合众公司、长安新能源、中兴智能汽车,电池/PACK企业CATL、国轩高科、安驰科技、辉能科技、上汽捷能、普莱德,材料企业巴斯夫,装备企业先导智能、思客琦、逸飞激光,零部件企业戈尔,从相应角度给出了自身的需求、方向、探索及路径。


01整车:车规级对于电池的抉择与挑战


▲蔚来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黄晨东


蔚来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黄晨东表示,对于动力电池的重视层级,安全第一,成本第二,其他位列第三。


现阶段的目标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成本最低。对于安全的要求,首先是电芯本身的热失控防范,其次是模组可以冒烟但不能着火。


▲小鹏汽车副总裁刘明辉博士


小鹏汽车副总裁刘明辉博士指出,汽车动力电池应该达到车规级,他同意董扬对于车规级的要求定义,一是产品合格率应达到ppm级;


二是产品一致性应达到可不分档使用;


三是产品的耐候性,应能满足汽车产品室外、南方北方、冬天夏天的使用要求;


四是产品的耐久性,应达到10~15年;


五是产品的成本,应该在大批量应用的前提下,比原先在其他领域使用降低一个数量级。


▲比亚迪商用车事业群总监王瑷珲


比亚迪商用车事业群总监王瑷珲表示,比亚迪卡车研究院已开发出3.5-32吨多款纯电动卡车(含整车及二类底盘),并且搭载标准化电池包、2014年首创卡车电动集成桥总成技术、多合一控制器、电池热管理系统、高标准充电安全、行车高压安全等比亚迪自身关键技术。


▲长安新能源电池系统总工程师洪木南博士


长安新能源电池系统总工程师洪木南博士表示,公司把动力电池分成了使用、存储、维护、回收四个场景。


使用场景,安全保障、减缓衰减、快充性能是极为重要的;


储存场景,更关注储存后的一致性与长周期应用下的安全问题;


维护场景包括胎压的检测、电池的维护;


回收场景需要考虑电池的梯次利用,材料的回收价值,以降低用户承担的电池成本。


▲上汽捷能电池系统部主任工程师朱玉龙


上汽捷能电池系统部主任工程师朱玉龙指出,从今年情况看,动力电池变化趋势是电芯的能量密度稳定在220Wh/kg左右,160Wh/kg的电池系统逐步扩大。


而在核心的能量密度上,大容量的电池系统,模组的设计成为了主要的瓶颈。


一是模组的能量密度的要求,有核心转化率的需求。二是模组的数量过多对于生产的需求和上量存在挑战。三是电池系统内的电气连接和工艺方面也有困难。


▲奇瑞新能源电池系统部部长曾祥兵


奇瑞新能源电池系统部部长曾祥兵指出,对于动力电池选择,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充电便利性是奇瑞对动力电池设计要求的五大要素。


并且对标整车规划、市场需求,精确定位电池特性,如长续航车要求快充式、高能量密度电池,营运车辆则要求快充式、长寿命电池等等。


▲合众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邓晓光


合众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邓晓光透露,哪吒U的电池系统首批采用宁德时代NCM811高比能量电池的车型,另外部分车型配备了与梅赛德斯奔驰共用的电芯。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接近180Wh/kg。


▲中兴智能汽车产品中心总监姚成


中兴智能汽车产品中心总监姚成表示,电池的衰减和漏液是新能源客车发展致命的弱点,现阶段比起成本,客车企业更为关注电池的品质,包括稳定性、能耗和轻量化。


02电池/PACK:市场强压下的应对


▲江苏时代新能源总经理吴映明


江苏时代新能源总经理吴映明表示,车企对于车规级电池产品的需求,实际上是百万级汽车对于亿级电芯的要求及挑战。


而这不仅是对于动力电池企业,也是对材料企业、装备企业实现产业发展及配套提出的重要挑战。


▲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


国轩高科高级副总裁、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认为,从今年统计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事因来看,电动车静置自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充电自燃、行驶中自燃和碰撞起火爆炸等。


而磷酸铁锂电芯材料活性较低,结构稳定,过充时不释放氧气,铁锂电池安全性明显高于三元电池。


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LFP材料在实际电池中的克容量可发挥到150mAh/g,与电池技术进步相结合,LFP电芯的比能量做到190wh/kg,今年有望突破200wh/kg,系统达160wh/kg。


▲安驰科技总经理徐小明


安驰科技总经理徐小明表示,这三年安驰科技一直在做一个事情,就是系统性验证自己的产品,拒绝良莠不齐。


同时,思考产品怎么适应市场,解决市场的痛点,并且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市场。


短周期的波动、竞争对手、偶发事件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要做的,是把握短期波动,洞见规律,具备勇气,顺势而为。


▲辉能科技CEO杨思枏


辉能科技CEO杨思枏表示,辉能科技固态电池的发展进程时间表,2017-2018年,第一代固态电池已试产,目前采用上下游合作方式,与主机厂绑定合作生产线。


2020-2021年,第一代固态电池量产>1GWh;2023年第二代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试产;2024年第二代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量产。


▲普莱德常务副总裁杨槐


普莱德常务副总裁杨槐指出,电池PACK轻量化对电池性能、成本改进有积极意义。


目前动力电池成组效率低于70%,能量密度提升则高度依赖电芯,突破75%则可大大降低对电芯对依赖,因此对动力电池系统而言,PACK轻量化对提升能量密度和降成本存在积极意义,是提升成组效率的可靠途径。


03材料/零部件:新思路赋能动力电池发展


▲巴斯夫电池材料业务亚太区全球副总裁杨捷


巴斯夫电池材料业务亚太区全球副总裁杨捷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公司,巴斯夫聚焦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安全、成本优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并投入大量资源,不断强化其产品组合、提升生产工艺。


在正极材料的研发上,巴斯夫正在推动全面数字化之路,通过采集全球研发数据,QURIOSITY超级电脑建模和机器深度学习这三个数字化手段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戈尔汽车防水透气产品业务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刘冠军


戈尔汽车防水透气产品业务中国区高级销售总监刘冠军表示,对于下一代电池包的设计想象,应是更轻巧、更精益;能够管理各种驾驶条件下的过压,预防和降低单个电池或模块热失控的影响;可靠并免受恶劣环境的侵袭。而这也是戈尔电池包防护产品的设计思路。


04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路径


▲先导智能汽车产线事业部总经理仵千里


先导智能汽车产线事业部总经理仵千里表示,先导智能在数字化技术系统性应用方面实现了两大方向的探索突破:规划设计环节,可实现工厂级别的仿真规划,工位工艺的模拟验证,以及设备设计的CAE分析。实施运行环节,实现了虚拟现实,虚拟测试和大数据分析。


▲思客琦总经理付文辉


思客琦总经理付文辉指出,工艺仿真是解决现有制造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多方面的人机工程模拟、机器人位置姿态模拟、机构自由度模拟,模拟单个设备及工站的整体运行情况,就可在设计阶段提供节拍和结构的优化建议,节约整体成本和提高整体效能。


▲逸飞激光技术总监冉昌林


逸飞激光技术总监冉昌林表示,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的特征为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其意义是利用MES系统将计划层与控制层实现紧密结合和数据交换,在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改善交期、提高品质等方面将实现重大提升。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相关产品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