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033次 | 2020年02月17日
新能源汽车如何应对国际化竞争?掌握科技才是关键
在我国,新能源的浪潮比国外来得更猛烈和彻底,而我国的汽车行业也乘此机会进入了电动化所带来的快车道。股比限制即将开放,面对来势汹汹的外国车企,自主品牌应如何提升竞争力?
对内:打铁必须自身强
商业模式的变革很难带动产业的变革,但新技术的变革却可以。中国电动车得以强大的最核心要素就是掌握了科技!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不无自豪地表示,比亚迪不仅在十多年前就掌握了多项核心的动力技术,还打造了开放创新的移动智能平台和体验端的云服务,让数字化的服务与体验跟汽车进行了良好的连接。
积极布局产业的并不仅是比亚迪一家。据了解,目前一汽集团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移动出行和新经济等领域均已形成了初步的布局与实践,其发布的技术战略R-Flag阩旗计划中提及,希望通过技术品牌引领,来实现智能网联技术、电动技术、共享出行技术、交互体验技术等方面的快速突破。
虽然传统整车及其核心业务仍是我们前进的基础,但我们同样在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移动出行、新经济等方面努力探索新业务模式并攻克、掌握新的核心技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部长胡咏表示。
对外:扩大朋友圈应对变革
虽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但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拓宽朋友圈不失为一条良计。众所周知,目前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合作的车企并不在少数。比如,江淮与蔚来已是众所周知的固定搭档,奔驰和宝马也开始共同携手打造自动驾驶,更有圈外用户华为科技有限公司跨界与上汽、比亚迪等众多车企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助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企们在面对新能源发展潮流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认为在汽车‘新四化’的背景下,企业存在‘短板’已不需要补足,‘朋友圈’将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企业‘朋友圈’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其未来前景的发展。长安汽车发展战略高级总监谢光介绍,目前长安与一汽、东风共同成立了T3科技平台公司,计划就L4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出行技术进行深度合作,以此适应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
此外,谢光还强调,在2022年开放汽车股比限制之后,我国车企将面临着比技术升级更棘手的威胁,届时中方躺赚的日子将到头。解此困境的关键是众车企凝聚合力,方可使我国的合资企业在股比开放的风雨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