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845次 | 2020年03月22日
上海电气为何要豪掷40多亿元入主一家民营锂电装备公司?
创新模式打造“混改”标杆,赢合科技(300457.SZ)的股权变动再受关注。
近日,赢合科技公布权益变动提示性通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电气(601727.SH)再度通过受让方式获得公司7.3%股权,以此巩固控制权。
上海电气强化对赢合科技的实际控制分三步走。2019年十一月,上海电气受让赢合科技原控股股东王维东、许小菊夫妇9.73%股权。此外,上海电气还通过参与赢合科技定增的方式入股。加上本次股权转让,上海电气将获得赢合科技29.69%股权。
记者初步统计,假如上述三步战略顺利执行,上海电气入主赢合科技耗用的资金约为41亿元。
上海电气为何要豪掷40多亿元入主一家民营公司?这缘于赢合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2006年,王维东、许小菊夫妻出资百万元创办赢合科技,2015年五月,公司成立10年之际,成功登陆创业板。赢合科技主营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锂电装备供应商。
赢合科技的定位是,未来要成为全球领先的综合自动化平台。而上海电气,则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法供应商。
比较发现,强强联手有利于两家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各自综合竞争力。
国资41亿“吃”下赢合科技
上海电气再出大手笔,加固对创业板公司赢合科技的实际控制。
二月十六日晚,赢合科技公布上海电气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根据报告书,二月十六日,上海电气与王维东、许小菊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受让王维东、许小菊持有的赢合科技2744.24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7.3%。
本次股权转让存在一定的折价。转让协议签署前一个交易日,即二月十四日,赢合科技的收盘价为46.50元/股,而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41.85元/股,折价率为10%。虽然存在折价,上海电气付出的资金仍达11.48亿元。
上海电气于2004年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联合珠江投资、福禧投资、申能集团、宝钢集团、光明投资共同出资组建,2008年登陆上交所。目前,公司主营业务重要有四大板块,即新能源与环保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工业装备、现代服务业。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上海电气入主赢合科技始于2019年十一月。通告显示,当月十一日,上海电气与赢合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王维东、许小菊夫妇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业绩承诺协议》及《股份质押合同》,王维东、许小菊夫妇同时出具了《放弃全部表决权的承诺函》。系列措施后,王维东夫妇让出公司控股权,上海电气上位控股股东。
本次交易前,王维东夫妇合计持有赢合科技38.93%股权,交易后二人的持股比降至29.19%,上海电气持股9.73%。
与此同时,上海电气改组赢合科技董事会,王维东夫妇还将部分股份质押给上海电气。王维东夫妇承诺,2020年至2022年,赢合科技实现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2.75亿元、3.3亿元、4.29亿元,三年实现的累计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0.34亿元。
首次受让股权,上海电气所支付的现金为9.59亿元。加上这一次受让7.3%股权,上海电气受让王维东夫妇所持赢合科技股份所支付的资金合计为21.07亿元。上海电气的持股比升至17.03%,王维东夫妇的持股比降至21.89%。
除了受让股权,上海电气还将参与赢合科技定增。根据公司披露的预案,上海电气将出资20亿元包揽赢合科技非公开发行的6768.06万股股份。定增完成后,预计上海电气将持有赢合科技29.69%,彻底坐稳了控股股东之位。
综上所述,入主赢合科技,上海电气合计耗资约41.07亿元。
强强联合进军欧洲市场
王维东夫妇心甘情愿让出控制权,重要是相中上海电气产业背景和实力,加速推进赢合科技国际市场布局。
资料显示,赢合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之一,重要产品包括卷绕机、涂布机、叠片机、模切机等设备,是LG化学、宁德时代、比亚迪及国轩高科等行业领先锂离子电池公司的供应商。
赢合科技在财报中称,公司是业内第一家推出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方法的供应商,具备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交付能力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其每年研发投入达年销售额的6%,使得公司在产品开发、模块开发、新技术导入等方面行业领先。短短13年,赢合科技成为一家行业领先公司,着实不易。
此外,2018年公司通过收购斯科尔51%股权,布局电子烟业务。
赢合科技有着不错的经营业绩。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实现净利润9.82亿元(2019年计算前三季度)。截至2019年九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3.43%,去年前三季度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1亿元。
赢合科技董事长王维东曾公开表示,按照目前的道路走,公司完全可以继续发展,但锂电只是公司发展方向之一。未来,赢合科技想打造的是综合自动化平台,装备行业公司要想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要强大的技术创新和快速交付能力,也要有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
在研发方面,赢合科技投入不少。2016年至2018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0.5亿元、1.03亿元、1.25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85%、6.49%、6%。同期,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00人、442人、469人,分别当期员工总数的16.60%、18.08%、18.78%。
显然,赢合科技具备技术创新和快速交付能力,但缺乏资源保障能力。这也正是王维东夫妇让出赢合科技控股权的重要原因。王维东曾表示,上海电气在技术研发、行业资源、业务订单、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赢合科技决策快、反应快、积累了丰富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能力,双方在自动化领域可最大限度优势互补。
此外,赢合科技在寻求国际化产业布局。上海电气旗下公司德国MANZ是德国高科技设备领域知名的上市公司,MANZ的模切、叠片设备全球领先,与赢合科技的锂电设备业务协同性较强。由此可以判断,赢合科技可借助MANZ进入德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