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锂电产业:两极分化也是行业“野蛮生长”的必然结果

钜大LARGE  |  点击量:889次  |  2020年03月26日  

凭借5G基站建设等机遇,锂离子电池需求将大幅攀升,由此带动竞争升级,排名前10位的公司或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有人赚得盆满钵满,逆势扩产,积极投建新产量;有人在市场严重受挫,净利下降、险中求生。截至目前,超过50家锂电上市公司已公布2019年业绩快(预)报,覆盖上游开采,中游材料、设备及下游电池生产等各个环节。记者梳理发现,在补贴退坡影响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加剧,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更是首当其冲,产业链持续承压,上市公司表现“冰火两重天”。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应用市场,但未来3-4年仍是行业发展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以电池公司为例,市场进一步集中,规模前10位的公司甚至将占据90%以上份额。受其影响,锂电材料、设备等上游环节,也会逐渐向头部公司转移,中小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预言了行业的激烈竞争。


分化加剧,市场份额


向头部公司集中


据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19年1-十二月,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85.4GWh,同比累计上升21.0%;装机量共计62.2GWh,同比累计上升9.2%。尽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间却暗藏玄机。


从个体表现来看,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为代表的头部公司,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上升。其中,宁德时代一家的装机量比重过半,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5.46亿元、43.56亿元,同比分别上升53.81%、28.61%。“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公司加强市场开拓,前期投入拉线产量释放,产销量相应提升。公司费用管控合理优化,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宁德时代将原因归结于此。


然而,也有公司的日子不好过。例如,一度被市场比作下一个“比亚迪”的多氟多,2019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9.0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8%;由于亏损3.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04.27%。与此前高歌猛进的态势相比,“转盈为亏”仅仅不到1年。


“从中不难看出,电池公司两极分化严重,市场越来越向头部公司集中。排名越靠后的公司,未来空间越小。”刘彦龙称。


类似“分化”,进一步延伸至整个产业链,材料、设备等上游公司的形势更显严峻。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材料、设备公司显示预亏损、利润下降等情形。以电解液龙头股江苏国泰为例,尽管以398.44亿元、同比新增8.1%的营收位居前列,但净利润仍同比下降7.04%,盈利不及预期。亏损最严重的金冠股份,净利润较同期下降706.18%。多位分析人士证实,材料、设备端的上市公司业绩下降严重,相比电池公司,上游压力更大。


需求不及预期,产业链压力层层传导


是什么让“分化”愈演愈烈?刘彦龙告诉记者,首先源自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环境的变化。


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各为124.2万辆、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近10年来首现下降。“去年初,业内预估可实现150万-160万辆销售,但受到退补影响,实际表现和预计出入较大,甚至比2018年略低。车企自身压力,进一步波及产业链其他环节。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压力自然更大。”刘彦龙表示,锂离子电池装机增速放缓,进而又影响上游材料、设备公司,各环节相继承压。


在此背景下,规模较大的公司,承受能力相对较强。以电池公司为例,真锂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墨柯认为,头部公司凭借资金、技术、客户等优势,更加有能力稳定市场、维持业绩。而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越大,话语权也将随之加大,不排除将自身压力向上传导,转移至材料、设备厂家的可能。


“像一些二线电池厂商,重要承接二三线车企订单。后者对补贴依赖更强,一旦补贴延迟,车企压力加大,难免连累电池供应商。产业链环环相扣,电池公司拿不到钱,很可能接着拖欠上游货款,这也是为何上游表现整体不乐观。”墨柯称。


除了市场因素,一位不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两极分化也是行业“野蛮生长”的必然结果。“电池产业近年快速发展,带动相关环节投资新增、产量扩张。像关键材料碳酸锂价格,从2015年不到10万元/吨,最高炒到近20万元/吨。公司争相进入,出货量猛涨。”该人士举例,由于前期加速投产,大量产量在去年集中释放。新能源汽车需求一旦疲软,电池、材料的供应接连受限,产品毛利润大幅降低。“去年,碳酸锂价格重回6-7万元/吨,这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区间。在此影响下,公司盈利空间被压缩。”


5G带来新机遇,但也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结合现状,墨柯预测,电动汽车市场对锂电的需求,今年更多是以“保存量”为主。但在5G商业化的推动下,通信基站迎来建设高峰,锂电行业由此面对新的机遇。


来自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的分析显示,2019年我国基站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5.5GWh,同比上升71.9%。由于去年三大运营商推迟招标,锂电需求尚未完全爆发,今年将成为5G基站锂离子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据估算,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需求量至少达到10GWh,由此成为重要增量。


“有了新的增量,锂电产业迎来利好,有助于缓解材料、设备厂家的困境。但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抓住机遇、从中获利。”墨柯表示,除了购买需求,大型运营业还有后期质保、运维等要,“向谁买产品更加有保障?规模越大的公司,越容易获取信任,至少其寿命大概率优于中小公司。在此驱动下,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2020年可能有更多公司倒下。”


刘彦龙也称,无论上游材料、设备厂家,还是动力锂电池公司,各环节的市场集中度均在提升。因此,需求加大,不代表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就能实现上升。“以电池公司为例,排名10位的公司甚至将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越到后面、翻身越难。”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报告也指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锂电巨头,目前已有加速扩产动作。“我们对2020年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同时,产业链价格战加剧,尤其是中游环节,将面对来自下游整车厂削减成本的压价、上游资源类公司抬价的两难局面,值得注意。”相关负责人称。


“未来3-4年,将成为锂电产业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整个产业链要协作配合、共渡难关。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上下游公司也要通过产品性价比,以综合优势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刘彦龙建议。

原标题:强者更强,锂电产业“头部效应”渐显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