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200次 | 2020年04月11日
外企撤退、国企进击 全球多晶硅产业格局将重塑
退出、裁员,曾经的国际多晶硅巨头OCI、瓦克连日来坏消息不断,与国外公司的消极状态相反,我国多晶硅公司扩产步伐正在加速,多晶硅生产成本在逐渐走低。风云变幻之后,全球多晶硅产业将迎新格局,我国将成多晶硅重要的生产基地。
韩国,德国,马来西亚是我国重要的多晶硅进口地区,根据海关数据,2019年九月,自韩国、德国、马来西亚进口量共计11011吨,占九月总进口量的92.7%,而这些地区对应的重要多晶硅生产公司分别是瓦克、OCI。
上表是依据我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整理的2018年全球多晶硅公司产量情况,截至2018年,全球前十二家多晶硅公司中,国际公司占据四席,瓦克、OCI分列亚、季军。
国外多晶硅公司现状:亏损呈常态
国外多晶硅公司惨淡经营时日已久,瓦克2018年多晶硅业务利润和营业额双双下降,瓦克将利润下降归结为受多晶硅价格大跌的影响。2019年一季度瓦克多晶硅业务EBITDA利润率为-17.0%,前不久,瓦克公布2019年财报预告,宣称将迎来历史上最大亏损,净亏损6.3亿欧元。
韩国多晶硅公司OCI同样艰难,此前在收购马来西亚多晶硅厂后,OCI在马来西亚地区的多晶硅供应稳定, 以2.7万吨/年满产运行,月均产量2200吨左右。而在群山的厂生产状况不容乐观,据OCI表示,这两家太阳能级多晶硅厂其生产成本几乎是当前平均售价的2倍,关闭群山厂之后,OCI的多晶硅生产将转移至马来西亚地区。
韩华公司日前宣布将在明年二月关闭多晶硅业务,这意味着继OCI之后,韩国地区失去了1.5GW的多晶硅产量。
REC2019年第四季度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亏损300万美元,这家公司在去年夏天完全停止了华盛顿多晶硅厂的生产,解雇了最后100名员工,只留下了一位维修人员以保证设备可以在REC能重新进入我国市场时恢复生产。转机似乎已经到来,根据中美贸易的相关内容,我国将加大对美国多晶硅的进口量,REC目前正在评估摩西湖FBR厂重启运营的可能性。
国内巨头成本优势助推凶猛扩张
根据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34.2万吨,同比上升32%,产量达到46.2万吨,同比上升19.4%。关于国内多晶硅公司而言,龙头公司基于低生产成本的优势,正在加大扩产步伐,二三线公司则面对洗牌。
相关机构测算,2019年通威、特变、大全、中能、东方希望等头部公司合计多晶硅出货在国内占比约78%。
2019年这些公司又有新进展,永祥乐山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一期投产;新特能源五月投产3.6万吨多晶硅新产量;新疆东方希望年产12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3万吨)在十二月实现全流程贯通,项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进入全面投产运营阶段;大全新能源在2019年与晶科签署1.35万吨多晶硅协议,随后又与晶科和隆基签署供货协议,2020年至2022年的订单供货总量将达到14.04万吨;2019年上半年,保利协鑫新疆6万吨多晶硅项目首期如期达产。
在生产成本方面,根据新特能源第三季度财报,新投产项目产量达到3000吨/月,满产后成本有望低于5万元/吨。
大全新能源在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指出,其多晶硅生产成本为7.42美元/千克~8.12美元/千克。
通威前不久公布了扩产规划,2020-2022年通威硅料产量分别扩张到8.5、11.5-15、15-22、22-29万吨。成本方面,预计生产成本力争控制在3-4万元/吨,现金成本控制在2-3万元/吨。
综合来看,上表5家多晶硅公司产量超过42万吨,根据电新产业研究预测,2020年这几家公司的出货量占比将达到90%,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强。
下一篇:光伏新时代:疯狂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