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打破日韩封锁产量翻五倍 我国高镍材料电池来了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25次  |  2020年04月29日  

动力锂电池行业的赛道上,我国“选手”NCM523和NCM333在稳步奔跑,NCM622正奋力追赶,更具潜力的NCM811刚从起跑线起步,但势头很猛。


NCM333、NCM523、NCM622、NCM811是三元动力锂电池的几种细分类型。三元动力锂电池指的是正极材料为按一定比例调配的镍盐、钴盐、铝/锰盐的锂离子电池,即镍钴铝(NCA)或镍钴锰(NCM)。


由于镍钴铝电池的研制难度较大,其核心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镍钴铝材料的重要供应商业也以住友金属、日本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和户田化学等日企为主。目前国内研制镍钴铝电池的公司相对较少。


更多公司使用的是镍钴锰材料。镍的用途在于提升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钴用于提高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锰重要用于提高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按照镍钴锰的混合比例,镍钴锰材料按照镍含量由低到高,又可分为333、523、622、811等。目前,国内使用NCM523材料的电池比能量可达到160-200Wh/Kg,NCM622可达约230Wh/Kg,而NCM811/NCA则可以达到280Wh/Kg。


在十一月初召开的第三届2018动力锂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力锂电池领域首席专家王芳提及,从产业化角度考虑,我国的动力锂电池行业正值NCM523和NCM333时代,NCM622处于中试阶段,NCM811处于研发阶段,但实际的发展状况比想象的更快。


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九月,我国动力锂电池累计销量为45.6GWh,三元电池占到一半以上。其中,NCM523材料电池仍是主流,但NCM811材料电池的成长速度已不可小觑。


"811"元年


按照工信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到2020年,新能源汽动力锂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动力锂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kg。


考虑到动力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需求和全球钴价上涨的影响,少钴高镍的NCM811材料电池成为公司研发的重点。


五月,深圳市比克动力锂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比克电池)开始大规模量产使用高镍811材料的18650-3.0Ah动力锂电池电芯。四个月后,比克电池宣布,其811产品在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中的占比已超过五成,目前已用于多款车型。


在十月举办的我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比克电池又展示了一款已经实现量产的高镍811材料电芯。据比克电池介绍,该款21700-4.8Ah的圆柱电芯已达到全球最高容量水平。


比克电池成立于2001年,重要从事锂离子电芯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圆柱电池的代表公司之一。真理研究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克电池装机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8%,排名第六。


除比克电池外,国内还有众多电池公司相继宣布它们的高镍电池量产计划。


目前,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力神)已实现量产高镍811材料电池,相关车型已进入推荐目录。且该公司研发的NCA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电池比能量已超过300Wh/kg。


据pushEvs报道,动力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计划于2019年推出NCM811动力锂电池。宁德时代总裁黄世霖曾表态,公司计划到2020年实现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比亚迪(002594.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


上述三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分列全国第一、二、四位。


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由全球锂电巨头ATL的动力锂电池业务独立而成。2017年起,宁德时代赶超日本松下,成为全球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最大的公司,并与2018年成功上市。到今年年底,产量预计超过31.5Gwh。比亚迪的产量为28GWh。国轩高科成立于2006年,2014年登陆深交所,产量约为16GWh。


鹏辉能源(300438.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公司也表示,已经完成高镍811电池从产品技术突破,到小批量生产,再到客户送样认证测试的过程。


正极材料公司当升科技(300073.SZ)在今年初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已经实现高镍811正极材料批量生产,今年全年产销量将保持大幅上升。


目前NCM811的报价在24万元/吨左右,高于NCM523的报价,但前者因钴用量的减少,成本较后者低约1.4万/吨,因此,NCM81吨毛利将新增3.9-4.4万元。


根据真锂研究预计,受需求推动,2018年NCM811电池的生产总量将达到去年的10-15倍。


今年一季度,国内三元材料产量约3.17万吨,同比上升64.26%。其中常规NCM型号(包括NCM523和NCM333等)占比78%;NCM622型号占比14%;NCM811/NCA占比8%,上升明显。两年前,NCM811/NCA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


因此,2018年被业内称为高镍811量产元年。


另据瑞士银行(UBS)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之后NCM811的市场份额将迅速扩大,到2025年三元材料的NCM622、NCM811和NCA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艰难迈进


由于镍钴锰使用比例的调整,NCM811等高镍材料在提高镍比例、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也会造成电池热稳定性的持续下降,进而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


镍在反应过程中还会影响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带来电池循环应性能减弱、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给大规模应用形成阻碍。


业内共识,尽管国内NCM523和NCM622电池制备技术已较为成熟,但生产NCM811电池仍非易事。


由于镍自身的化学特性,容易造成锂的析出,从而影响混料、涂布等后续加工过程,这是生产NCM811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单体电池生产重要包括混料、涂布、烘烤、辊压、分条等环节。混料即将正、负极固态电池材料混合均匀后加入溶剂,通过真空搅拌机搅拌成浆状。涂布环节则是正负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铜箔,铝箔)表面,以制作极板。


比克电池圆柱电池总工李艳斌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克在生产NCM811电池的过程中,要对正极材料、浆料、电解液的选择和配比,以及工艺和制造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改进。她举例称,“考虑到高镍材料的氧化性强,对生产所用的水也进行了调整。”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指出,目前正极材料上纯粹使用NCM811材料的电池仍然较少,总体上属于小规模试验阶段,但是将NCM811材料与NCM333或者锰酸锂等材料进行掺杂,并以此作为正极材料的情况已经较为常见。“严格地说,使用811正极材料和NCM811电池有一定差别。”他说。


墨柯表示,使用混合材料可在大幅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升能量密度。公司通过逐步提高NCM811材料的比重来验证技术可靠性,这也算作发展高镍电池技术的方法之一。


“国内现阶段只有NCM811圆柱18650电池在技术上已具有大规模量产的可能,其他封装形式的高镍电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墨柯向界面新闻记者称,国内18650圆柱电池的生产工艺更加成熟稳定,为NCM811材料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50是一种标准锂离子电池型号,即直径为18mm,长度为65mm的圆柱电池。


圆柱形、软包和方形是动力锂电池不同封装形式。目前,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生产工艺最为成熟,电池组装成本较低,良品率和一致性较高,但单体比能量略逊于另外两种电池。


软包动力锂电池安全性能高,循环性能好,但一致性较差,成本较高。方形电池在安全性优于圆柱形电池,相对能量密度高,但生产工艺难以统一。


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是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内电池公司持续新增研发投入,2018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为7.18亿元,约占营业收入93.6亿元的7.6%,研发人员占到员工数量的五分之一。同期,国轩高科的研发投入约为1.32亿元,占营收的5.1%。此外,宣布每年将投入销售额的5%作为研发经费的还有力神电池和比克电池,后者在过去三年累积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


正视差距


与我国电池公司相比,日韩公司在高镍电池上已先行一步。


其中,日本松下可谓一路领先。从2008年开始向特斯拉配套供应圆柱电池开始,松下不断改进正极材料,并先后推出了NCM18650电池和比能量高达340Wh/kg的NCA21700电池。


韩国公司也较早布局NCM811电池。其中,LG化学计划在将推出第三代软包动力锂电池,单体电芯能量密度目标为270-280wh/kg,比目前量产的能量密度高出50%。已方形电池为重要产品的三星SDI则在研发其第4代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可达270-280Wh/kg,预计2021-2022年间实现量产,第5代电池将于2023年以后量产,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达到300Wh/kg。


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述三家韩国电池公司2017年的研发投入高达35亿元、28亿元和10亿元。


然而,韩国公司的高镍电池研发进程并不如想象的顺利。此前,LG化学、SK创新相继宣布推迟其NCM811电池量产计划。多位电池业内人士猜测,推迟量产的重要原因在于NCM811软包及方形电池的安全性还存在缺陷。


王芳表示,品质控制是公司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产品性能、安全、寿命和成本是否能够与对手去竞争,才是公司要重点关注的。


“拥有高一致性、高安全性的电池才更加有市场竞争力。”墨柯在采访中提到,近年来,我国电池行业在技术和规模上发展迅速,电池技术与日韩公司的差距已不大,但我国电池公司在一致性上仍落后一大截,我国领先的电池公司,距离日韩公司有近两到三年的差距。


一致性,是指电池包内全部电芯全生命周期内全部特性参数的一致性,单个电芯容量衰减、内阻上升以及老化速度的不一致,将直接影响电池包的寿命,甚至是电动汽车的安全。


“日韩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不良产品已达到万里挑一,我国公司还做不到。”墨柯说。


安全命门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在公开演讲中多次强调,“关于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


多位电池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来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自燃,与目前市场上过度强调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而忽视安全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六月十二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正式执行,对动力锂电池比能量的要求明显提高,由去年的80Wh/kg提升至120Wh/kg。未来,该指标还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动力锂电池的平均比能量为115Wh/kg左右,这一数字在2018年已快速上升至139Wh/kg。过半车型都能拿到1.1倍补贴。


按照2018年纯电动乘用车国家补贴表述和技术要求,电池比能量达到140Wh/kg的可获得1.1倍的补贴,高于160Wh/kg的按1.2倍补贴。


猛狮科技研究院院长邓中一认为,单纯追求高能量密度是件高风险的事情,必然会牺牲动力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只有在保证安全,以及成本和寿命都可接受的情况下,高能量密度才有意义。”他指出。


“目前车企对高镍811材料电池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出于安全考虑,暂时还不敢大量使用该种电池。”一位不愿具名的电池行业分析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他指出,公司为了达到政策关于能量密度的要求、拿到补贴,在快速压低售价、有限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投入的压力下,往往会选择在安全性上有所退让。


但高镍811材料并不是导致安全性下降的主导因素。李艳斌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电池的安全性并不是某一种材料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决定,这其中既包括隔膜、电解液、工艺和生产管控,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pACK。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不只要进行材料改进,不能把安全压力过于集中在电池上,应对全过程进行改进。”她说。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