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55次 | 2021年05月14日
风冷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扩展特性
摘要通过已有ARC测试的电池单体热失控温度曲线计算得到电芯的生热功率,再将该热功率含义为混合动力机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内指定热失控单体的热功率,仿真计算其周围单体的瞬态温度。计算表明:空调风冷时单颗电芯热失控不会引发热失控扩展;没有空调风冷时某一颗电芯热失控会在模组内扩展,一并电芯同时热失控将导致上层电池包热失控。最后对热失控扩展阻断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混合动力机车;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功率;热失控扩展
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成熟产品及应用较少,缺乏安全事故方面数据,但是动力汽车行业已有大量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事故均是由于电池组中的某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出现大量热,导致周围电池单体受热引发热失控扩展。热失控不仅是发生安全性问题的本质原因,也成为了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表现的短板之一。
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安全性事故发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池系统长期老化带来的可靠性降低;另一种是突发事件造成电池系统损坏。不断发展的冷却技术和BMS技术保证了在正常情况下监测电池的安全状态,并进行主动保护。但随着该技术的复杂化、设备老化,系统的可靠性逐渐降低,以及不可预判的突发事件,该类技术不能完全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要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中应用热失控扩展阻断技术,当所有安全防护技术失效且出现局部单体热失控后防止引发其他单体热失控,从而降低危害和损失。
造成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事故的触发形式很多,其他触发形式的机理分析都离不开有关热触发机理的研究。因此,文中通过指定电池系统内单体热失控,仿真计算电池系统温度特性,探究模组内部、电池包间热失控传播特性。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1单体电池热失控特性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电池热失控过程有三个共性的特点温度:电池自产热起始温度(T1);热失控触发温度(T2),温度达到T2后开始发生热失控,温度骤升无法控制;热失控后电池达到的最高温度(T3)。
有关磷酸铁锂离子电池T1为80~160℃,T2为150~250℃,单体绝热环境热失控以后的最高温度大都不超过500℃,图1为某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曲线[8]。
图1某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ARC测试温度曲线
在电池质量m、比热容cp已知的情况下,可根据电池热失控温度曲线(T-t曲线)计算得到电池热失控过程生热功率q,见式(1)。
绝热测试中,当电池温度达到最高值以后不再生热,温度降低,计算热失控生热功率时只需考虑从自产热到温度最高这个过程。因此通过MATLAB编程提取了图1中100%SOC电池热失控温度达到最高值前的数据。再将提取的离散点通过高斯函数拟合,拟合函数见式(2),函数曲线见图2。
图2拟合曲线与提取离散点
如图2所示,拟合的函数曲线与提取值吻合较好。对拟合的温度函数式(2)求导得到式(3)
根据电芯的比热容、质量及式(1)计算得到生热功率如图3所示。
图3单体热失控生热功率
2模组内电池热失控扩展研究
此次研究的大功率圆柱形锂离子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采用空调风冷,动力锂离子电池工作时空调机组运行将电池室内冷却循环空气中的热量带走,保证电池在合理温度范围;动力锂离子电池停止工作时空调机组停止运行。
2.1计算模型
单个模组为60(6×10)并10串,因模组内任意电芯热失控后,受影响最大的为其周围电芯,因此文中选取18(6×3)并3串进行仿真计算。计算模型及电芯标记如图4所示,图中箭头为冷却风流向。
图4模组内热失控扩展计算模型
仿真计算中设定电芯2-9、2-10发生热失控,分析其他电芯的温度变化,因计算域为对称结构,建立四分之一模型进行计算。
在工况1(电池按额定功率持续运行)、工况2(电池系统停止工作,空调机组停运)这两种工况时热失控后对其余电芯影响最大。使用Fluent软件及其DO辐射传热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电芯表面与空气进行共轭传热(couple边界),热失控电芯生热速率通过自含义函数(UDF)含义,其余相关设置见表1。
表1仿真计算相关设置
2.2工况1热失控扩展特性研究
图5为电芯2-9开始自生热1186.5s后模组中第2并电池中间截面空气温度分布及速度矢量图。模组中并联电芯间距为7mm、2mm间隔排列,2mm间隙中布置有拉杆。冷却风重要从7mm缝隙中流过,2mm缝隙处几乎无冷却风。在高温电芯(2-9、2-10)表面极薄的一层空气温度有明显变化,远离电芯表面空气温度几乎无影响。
图8t=2504.4电芯截面温度云图及速度矢量
图9各单体温度曲线
由于单体2-9温度升高,造成2-9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出现向上的浮升力,空气向上对流,如图8所示。向上对流的空气对与2-9并联的电芯2-3加热,以及热辐射的影响,电芯2-3温度升高,并出现热失控。电芯2-3热失控后,与2-3串联的1-3温度升高然后热失控。与2-9串联的1-9之所以较1-3后出现热失控,是因为处于下方的电芯受空气对流冷却的效果好于上方电芯,上方电芯周围空气温度明显高于下方电芯。
工况2的仿真分析表明,某一颗电芯热失控将会导致与其串联和间距为2mm的并联电芯出现热失控。因7mm间隙中间空气对流冷却效果较好,且仿真模型中电芯的数量较少,以上仿真过程中未发现7mm间隙的电芯出现热失控,但不能排除相距7mm的电芯出现热失控的可能性,重要原因如下:
(1)工况2的仿真可看出,随着热失控电芯数量的新增,空气对流冷却的效果变弱,热失控单体的最高温度逐渐新增,且发生热失控单体的间隔时间逐渐变短;
(2)虽然相距7mm间隙的电芯温度并未达到自生热温度,但其温度值仍在缓慢新增;当相距2mm的并联电芯及与其串联的电芯热失控达到一定数量,相距7mm间的电芯温度可能达到自生热温度;
因此,下一节将分析多个电芯热失控后对与其间距为7mm的并联芯及上层电池包的影响。
3多个电池单体热失控扩展研究
3.1计算物理模型
前面分析发现某一单体热失控后将会引发与其串联的电芯及与其间隔2mm的并联电芯发生热失控。且现实中由于机械碰撞或外部短路,可能多颗电芯同时热失控,若有相距7mm的并联电芯同时热失控,则必然导致整个模组的热失控。为了探究多个单体电芯热失控在模组内的扩展特性,建立了如图10所示模型,假设模组内某一列电芯同时热失控(编号为0),仿真分析与其间隔7mm的并联电芯是否发生热失控,同时分析上一层电池包内电芯是否发生热失控。
图10电池包间热失控扩展计算模型
初始条件设定图10中编号为0的10个单体电芯温度为80℃,并施加图3所示的生热功率。其余电芯初始温度设定为40℃,无生热功率,周围空气温度为40℃,其余相关设置参见表1工况2。
3.2热失控扩展特性
编号为0的10个电芯热失控1582s后其余电芯温度见图11,图中1~10对应第1列编号为1-1~1-10的10个电芯,11~20对应第2列编号为2-1~2-10的10个电芯,21~26对应上一层电池包编号为3-1~3-6的6个电芯。图12为中间截面的温度云图及速度矢量图。
图11t=1582s各电芯温度
图12t=1582s电池中间截面温度云图及速度矢量
从图11可知,第1列的10个电芯中除了最下方的2个电芯,其余电芯温度均达到了自生热温度(80℃)。因冷却空气从下往上对流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1-1~1-8的温度逐渐增大;因两个电池包间有较大的间隙,空气扰动增强了1-9、1-10的冷却效果(图12),其温度略低于1-8。第2列的10个电芯(2-1~2-10),温度较均匀,温升约为10℃。上层电池包的电芯3-1直接受下层电池包高温空气对流加热及热失控电芯辐射传热的影响,其温度已超过自生热温度。因此,下层电池包热失控以后将会导致上层电池包的热失控。
4热失控扩展阻断设计方法初探
从电池模组、电池包、电池系统的角度出发,查阅到抑制热失控扩展的方法有:保证安全的电池间距、设置隔热层、电芯阀喷导流技术、降低热失控时内短路释放的总电能、热管理系统加强散热、应急冷却喷淋技术、防爆泄压装置等。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电池单体数量巨大(达103200个单体),虽然外形达到2m×4m×2m,但是内部结构依然紧凑,上述方法有些难以工程应用。
电芯阀喷导流技术是将电池热失控后阀喷的火焰、高温可燃气体及颗粒导出到模组或电池包外部,由于混合动力机车电池系统体积、电芯数量庞大,该技术的应用有待研究。研究表明,SOC越低的电池,热失控放热量越低,引发失控扩展的概率也越低。但是,有关大功率混合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难以精确地控制短路电芯在短时间内放电到安全SOC范围。
研究表明,有关圆柱形电池,电池间距较大时风冷系统能够抑制热失控的扩展。前文仿真计算也发现,在空调机组强迫风冷情况下,当模组内某一颗电芯热失控后不会引发扩展。文中研究的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电池系统可在检测到有少量电芯热失控后控制空调机组以最大制冷量对电芯进行强迫冷却。考虑到管理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识别电芯热失控,而将每颗电芯间都设置隔热层必然不可实现,因此在模组和电池包的层面布置隔热层,减少受影响的电芯数量。同时在上下电池包间布置应急冷却喷淋装置,防止下层电池包热失控以后引发上层电池包热失控。若前面措施无法防止大规模热失控,通过在电池系统布置防爆泄压阀及将电池系统布置在远离司机室区域来保障乘务人员安全。
5结论
(1)空调风冷时,模组内单颗电芯热失控不会引发其他电芯热失控。
(2)空调停运时,模组内某一单体热失控以后会引发与其串联的电芯及与其间距为2mm的并联电芯热失控。
(3)模组内一列并联电芯同时热失控以后会导致与其间距为7mm的并联电芯热失控,以及引发上层电池包的热失控。
(4)通过在模组间布置隔热层、电池包间布置应急冷却装置、当检测到某一单体热失控加强空调冷却,可抑制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电池热失控后大规模扩展。同时将将电池室布置于远离司机室,电池系统安装防爆泄压装置,以防前面措施失效并大规模热失控后保障乘务人员安全。
引用本文:张志鸿,牟俊彦,孟玉发.风冷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扩展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10(02):658-663.
ZHANGZhihong,MOUJunyan,MENGYufa.Thermalrunaway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ofanair-cooledcylindricallithium-ionbatterysystem[J].EnergyStorageScienceandTechnology,2021,10(02):658-663.
作者简介:张志鸿(1989—),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动力锂离子电池集成技术,E-mail:158832336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