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38次 | 2021年05月14日
研发狂人专攻储能领域“卡脖子”难题 获得何梁何利创新奖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碗容通讯员罗雯朱可馨
人物简介:
麦立强,生于1975年十二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及国家“十四五”材料领域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编制专家,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9、2020),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9岁,博士毕业;32岁,破格晋升教授;39岁,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45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创新奖……这是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的人生轨迹。近日,“麦立强教授荣获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入选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度十大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以科研报国为己任,每天工作超过十四个小时只为攻坚“卡脖子”科学难题的科学家。
开创性研发“电池问诊器”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1994年,麦立强步入大学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8年六月,他到哈佛大学开展研究工作。
那时,我国在纳米器件研究领域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麦立强立志要突围国外的技术封锁。他提出了构筑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器件原位研究容量衰减机制的想法。
麦立强解释,比如我们手机用久了会明显感觉到待机时间和使用效果没以前好,这时候就要检查电池。他提出的方法可以不拆开电池,就把脉问诊电池衰减,打破储能器件容量衰减机制不明的国际难题。
为了制作纳米器件,麦立强把实验室当成家,抛开吃饭睡觉洗漱的6小时,余下时间都泡在实验室做实验,甚至曾持续几个月以速冻饺子、方便面等速食充饥。
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麦立强与合作者成功设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个仅用单根纳米线作为工作电极的固态电化学器件,创建了单纳米基元原位表征材料电化学过程的普适新模型,实现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储能器件从0到1的突破。他也因此获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大会卓越研究奖。
20余年聚焦高性能电池领域
回国后,麦立强仍然聚焦储能材料与器件领域,他开发了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新方法,提出了调控电子/离子输运规律的新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储能器件难以同时保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国际难题,并得到验证。
“在新能源储存过程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由于快速的电子传导和离子扩散难以兼顾,使得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普遍偏慢。”这是麦立强团队近年来潜心钻研的重点。
麦立强带领团队进行大量实验,创新性地提出了“取向组装”和“自卷曲”生长机制,设计构筑出具有电子/离子双持续输运特性的同轴半中空纳米线,其电导率提升27倍,构筑的储能器件在保持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功率密度提高6倍。
近20年来,麦立强团队获得100余项我国发明专利,丰富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能源理论及产业化技术体系,并在多家知名公司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我国的能源事业供应了有力的支撑。去年一月,麦立强牵头完成的“高性能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科学和输运调控机制”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鼓励学生把“珠峰”定为目标
现在即使工作再忙,麦立强依旧会抽出时间跟学生交流,每两周他会跟学生交流研究进展。
如今,麦立强培养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能源》、《自然—纳米技术》等发表文章,部分学生已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
麦立强经常鼓励学生做科研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你假如定的目标是登上珠穆朗玛峰,最后可能只实现了80%,那也比最初只把目标定在一座小山上要强得多。”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的发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