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20次 | 2021年08月25日
空间、过剩并存 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马太效应”初现
国家支持、前景可观,随着高估值公司的出现,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正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近日,以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主营业务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因市场估值超过840亿元而备受业内关注。六月十九日,在刊登上市辅导通告正式启动IPO之后,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的合作项目举办了奠基仪式。而宁德时代的高估值,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是不是已经出现产量过剩、将来到底该要怎么样发展等话题再度掀起争执。
对此,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仅向记者回应:“我们想务实地做好产品,现阶段不方便接受采访。”
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钟师表示,动力锂离子电池是支撑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零部件,有着比较可观的前景。而判断其产量是不是过剩不能单纯根据产量数字,还要看优质电池产量所占据的市场比例。
群雄割据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钟师认为,当下能真正满足主机厂需求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并不多。倘若能有动力锂离子电池加工公司在“过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话,那就是值得的。
据了解,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的合作项目规划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总产量36GWh,一期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计划2018年底全面投产。按照宁德时代的产量规划,其自身产量也将在2020年达到50GWh,预计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除了宁德时代,身为行业巨头的比亚迪不得不提。在“比亚迪动力锂离子电池外销”这一消息被证实之后,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动力锂离子电池外销已与几大乘用车企在谈,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依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龙在“第十八届我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锂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的表述,比亚迪目前已经具备16GWh电动汽车产量,预计在2019年达到26GWh产量。
按照何龙的推算,26GWh产量相当于40万辆纯电动汽车或120万辆双模车电量的供给。从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16年的销量为50.7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40.9万辆,插电混动汽车9.8万辆。按照2016年商用车与乘用车销售比例推算,仅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在2020年加工的电池总电量即可为154万辆新能源汽车供应动力。
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出售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紧要以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为主,二者占比超过95%。综合两种电池的出货量来看,比亚迪、宁德时代、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稳居全国前四,在我国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2016年30.5GWh(不含出口)的出货量中累计占比过半。除上述四家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锂离子电池加厂商之外,仍有珠海银隆、天津力神、光宇集团等多家电池出货量较高的锂离子电池加厂商紧随其后,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当前发展可谓是“群雄割据”。
三分天下
尽管在华发展的新能源电池加工商不在少数,但就公司性质而言大致惟有三类,除了蕴含以电池加工商角色为代表的宁德时代和以汽车主机厂身份为代表的比亚迪之外,还蕴含了具有日、韩背景的合资电池加工商。
作为专职电池加工的公司负责人,宁德时代总裁黄世霖曾表示,宁德时代在将来10年内进入电动汽车整车的制造和销售行列可能是一种误读,“我们非常专注在动力及储能电池及系统的研发与加工,并且把这一研发与产品做成开放式的平台,展开与上下游产业广泛并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使用产业的进步与超越。”因为电池公司对电芯最了解,整车公司对各种要求最了解,这样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把产品做到最好。从其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也实在如此,相关资料显示,除与上汽集团合资建厂之外,宁德时代还与宝马汽车、东风汽车等多家汽车公司签署过合作协议。
除此之外,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中还有以整车加工商身份出现的比亚迪。受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比亚迪新能源业务收入在今年出现了比较分明的下降。在对今年上半年业绩进行预测时,比亚迪就曾在通告中指出:“2017年第二季度,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回暖,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也将逐步恢复,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分明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受补贴下降影响盈利依然受压。”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比亚迪决定改变长期以来的关闭供货形态,开始对外出售比亚迪动力锂离子电池。对此,有业内分解称比亚迪既是电池供应商,也是整车厂商,与其他的整车公司存在竞争关系,比亚迪要进入其他品牌的整车供应链体系,并不容易。
受《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等相关文件的影响,三星SDI、LG化学、SKI、松下等日韩电池巨头至今仍未进入目录。尽管从资金、市场、客户关系等方面来讲,国内锂离子电池公司依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国内的电池公司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与日韩公司相比实在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竞争逐步放开的前提下,极有可能形成电池加工商、主机厂与日韩合资公司“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
喜忧参半
虽然各大电池加工商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加工上的动作不断,但我国目前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可谓是喜忧参半。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五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1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上升38.2%和28.4%。前五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7万辆和13.6万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收窄的前提下,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也难言乐观。
除市场因素外,国家政策的变动也会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出现了一定影响。三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促使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行动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总产量超过1000亿瓦时(100GWh),形成产销规模在400亿瓦(40GWh)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公司。业内分解认为,此份文件说明在2020年之前,国产电池仍会成为汽车厂家的首要考虑目标,此份文件带来了自主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机遇。
然而,也有分解认为国内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存在高端产品研发不足的隐忧,究其根本,还在于自主研发技术的迟滞。加之加工线供应不足,很多公司为了抢滩巨大市场,不惜盲目扩充加工线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忽略技术研发是众多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汽车市场始终在不断扩张,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无疑潜藏着巨大的前景与利益,作为公司的核心盈利上升点,各公司对技术研发的认识仍需增强,一味扩充加工空间,必将被竞争猛烈的市场所淘汰。
对此,钟师告诉记者,自由竞争与自然淘汰虽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这是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必经过程,“没有局部产量过剩与局部竞争的过程就不会诞加工业巨头”。
上一篇:这些电池,到底能用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