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08次 | 2021年09月20日
铅酸电池行业生死考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六月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公布会上通报,2010年发生14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有9起是血铅事件;今年1-五月份又发生了7起,全部为血铅问题。这一状况又一次将铅污染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占据铅使用总量82%的蓄电池行业首当其冲成为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今年三月份,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务院九部门联合印发《有关2011年深入开展整治排污公司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对蓄电池行业公司进行彻底排查,全面整治环境问题;五月十八日环保部颁发了《有关加强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称将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全面整治蓄电池行业、铅再生行业,努力遏制铅污染事故多发的态势。
整治之下,蓄电池行业全盘震荡。日前,环保部网站公布整治结果。截至2011年七月三十一日,各地共排查蓄电池生产、组装及回收(再生铅)公司1930家,其中,被取缔关闭583家、停产整治405家、停产610家;仅有252家公司在生产,80家在建。目前,各地已公布辖区内所有蓄电池公司(加工、组装和回收)名单、地址以及产量、污染排放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有业内人士评论,蓄电池行业的阵痛到来了。在这重典之下,整个行业是凤凰涅槃还是一蹶不振?一系列整治工作是否能彻底解决铅污染问题?究竟铅污染应该如何治理?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又该怎么样发展?
行业洗牌推动准入标准严格化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多年来,蓄电池行业散、乱、差的情况相当严重,加之监管不力,蓄电池生产公司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不时发生。遗憾的是,公司对这些问题大多并不重视,或环保投入不足,或环保设施管理不善,为环境事故埋下了隐患。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整治措施包括严格环境准入,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规范公司日常环境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基础工作,严格公司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严格措施整治公司;执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等。
据之前我国电池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共有2000多家蓄电池公司,已累计发放生产许可证1800多家,但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公司仅200多家。经过此次整顿,逾八成的公司逐步被淘汰。
据我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介绍,通过规范整治,可以淘汰落后产量,淘汰落后工艺,促进产业的积聚和集中,保证环保投入到位。没有公司规模,就没有环保保障。据悉,蓄电池产业的环保投入较大,非一般小公司所能承担。由于大多数公司净利润只有5%,再加上始终存在的低价竞争,高额的环保投入将使很多小公司望而却步。但通过行业准入门槛的提高,公司集中度新增,规范性提高,核心公司收入与利润水平有望双升。利用利润的新增,公司一方面可以新增环保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回收机制的建立,长期将利好规模公司。
在中投顾问公布的《2011-2015年我国电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未来的铅酸蓄电池产业将面对着一个深刻的变化,从而为那些拥有实力的优质公司供应了广阔的驰骋空间。规模公司的资金、技术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决定性用途。
曹国庆告诉记者,受工信部和环保部的委托,我国电池工业协会正在制定蓄电池产业的准入条件。他透露,准入条件中将对生产量力和环保指标做出明确要求,新建公司的产量要达到50万千伏安时,原本存在的公司是20万千伏安时。这个规模标准可以支撑购买环保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
同时,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和回收环节管理办法也在酝酿之中。我们希望通过整个产业链的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曹国庆说。安全防护距离遭质疑
呼吁防止一刀切
整顿工作无疑取得较大进展,但这过程中,一些政策和执行方式也受到业界的广泛质疑。其中,500米防护距离标准备受诟病。
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出现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在本次整顿中,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公司均被勒令停产或搬迁。但据曹国庆介绍,现有的500米防护距离标准是1989年规定的。当时国内的蓄电池仍多以手工为主,规模小、技术低、污染严重在所难免。但时过境迁,这一标准恐有待商榷。
事实上,我国电池工业协会已配合有关部门于2008年五月启动了防护距离标准修订工作,并将结果于2009年七月上报卫生部。而目前仍沿用1989年版本标准,显然会影响一大批公司的生存。曹国庆认为,除了防护距离,应将环保数据达标这一标准的考察权重加大。治理比搬迁更重要,污染不出厂区才是当前最可行的解决途径。不能一刀切。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公司在建厂之初,尚处城郊。多年过去后,规划中的居民区渐渐包围厂。这涉及城市规划的问题。现在让许多公司被动迁走并承担全部责任就不是很合理。而且让500米范围这么大面积都空置,地方政府也不愿意。
回收体系不健全制约行业发展
我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环境毒理效应办公室主任刘征涛认为,蓄电池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铅污染,还可能在回收过程中出现烟尘、废渣污染。也正因此,如何妥善回收、再生废旧蓄电池至关重要,也日益迫切。
据了解,目前国内收集废蓄电池的有蓄电池生产厂商、供销系统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再生铅厂和个体户。其中个体户占了很大比例。小作坊对废蓄电池只进行手工解体、去壳倒酸等简单的预处理分解,在对工人的健康埋下了隐患的同时,这过程中出现的铅烟、冶炼后随处丢弃的铅渣以及随意倾倒的酸液对整个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同时,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蓄电池回收体系。积攒了一堆电池不知如何处置已成为很多人的困扰。
业内人士建议,在加强生产环节环保的同时,应规范蓄电池的回收流程,将回收体系和消费体系对接。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曹国庆指出,我国蓄电池回收制度的理想状态是实行以旧换新和押金制度。在销售新电池时收取一定押金,电池报废退回时再将这部分押金返还。然而在目前的我国市场还难以执行。他建议,应在原有利益链还无法打破的情况下,建立由独立基金运作的回收体系。建议由政府、公司、消费者均支付一定费用纳入基金中,一方面用于支付回收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另一方面支持回收技术研究和蓄电池行业的产业升级。但具体如何执行仍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未来治理仍需多措并举
据了解,目前蓄电池占据全部电池销售额的1/3。未来10-20年内,蓄电池仍会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蓄电池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重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一是汽车、摩托车等的启动电池;二是电动自行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三是工业电池,如交通、通讯设备的不间断电源系统等。同时,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储能等领域,蓄电池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几乎所有移动的物品都离不开蓄电池。假如没有它们,我国约2亿辆机动车、1亿多辆电动自行车将无法运行,10多亿部手机无法正常使用。甚至矿工的采矿灯都不能运行。曹国庆说。而且,随着世界能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蓄电池的应用领域仍在不断地扩展,市场需求量也大幅度的上升。
正因为蓄电池的重要用途,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就成为必然。从行业内部,一些公司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发展契机。五月十八日,由我国电池工业协会牵头,11家公司成立了蓄电池清洁生产行业自律联盟,率先向全社会发出清洁生产行业自律条约。曹国庆表示,未来他们将逐步扩大范围,策划一些实实在在的联合行动促进清洁生产和回收环节的各项工作。总得有人先行动起来。我们希望得到环保部等国家部门的支持,对优秀的公司给予一定的激励。比如在进出口贸易、银行贷款等经济政策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促进公司更积极地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通过环保专项行动,从电池生产、消费、回收、再生多个环节进行环保综合整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将从根本上改善蓄电池行业环保状况,实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这个过程仍任重而道远,要国家的支持,要公司、行业协会、公众共同参与。现在各地已公布辖区内所有蓄电池公司(加工、组装和回收)名单、地址以及产量、污染排放等信息,就是希望公众可以监督违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