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74次 | 2021年10月16日
上市公司投资燃料动力电池公司背后动机与发展趋势
Trendbank势银发现,从时间的角度看,涉氢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频率逐渐上升,公司数量逐渐新增。从投资方式的角度看,有两种明显的转变,一种是投资由广撒网、多布局逐渐转变为重点扶持、精准布局,另一种则是剥离氢能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从投资领域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投资领域,整个行业的任务分配已经初步完成。未来,依靠第一批投资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和资金雄厚的上市公司子公司将会共同主导行业发展。
2020年六月五日,财联社报道称,丰田将与亿华通、北汽、一汽、东风及广汽等五家公司联合在京成立一家由丰田主导的氢燃料动力锂电池研发公司。这一重大投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燃料动力锂电池行业正在逐渐进入商业化水平,其背后的资本数量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众多上市公司将目光聚焦于此。截至目前,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涉及氢能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链。
资本的注入扎实了行业的根基,保证了行业的发展;反过来看,行业的发展又使背后的资本受益,改善涉氢公司的经营状况,增强其盈利能力,“雪球效应”显而易见。
上市公司的布局逐渐展开,其投资背后的逻辑也逐渐清晰。本文重要从其股权投资入手,分析背后的成因与发展。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从时间轴的角度看,自2018年至2020年,上市公司针对氢能产业做出的股权投资频率上升明显。尤其是2020年第二季度复产复工后,上市公司对氢能燃料动力锂电池板块的投资热情并没有被扑灭。显而易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上市资本的动作仍将继续。
从投资方式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转变也较大,一种是投资由广撒网、多布局逐渐转变为重点扶持、精准布局,另一种则是剥离氢能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
如上汽集团,2001年,上汽集团联合其他多家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燃料动力锂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之后又持有新源动力35.73%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上汽集团近几年开始改变投资方式,其于2018年投资成立全资子公司捷氢科技,并从上燃动力抽身,还将新源动力20.73%的股权出售给了腾龙股份。
这样的转变无可厚非,从创业公司的角度看,当创业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自己的客户与供应商灵活多变,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会希望稀释大股东的股权比重。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上市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投资收益,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也会考虑出售部分相关度低的创业公司的股权。另一种方式的改变就更加明显,如文末附表所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成立子公司,重要是因为其所在行业和氢能燃料动力锂电池行业拥有着极高的相关性,如从事锂电的雄韬股份,从事硅氟材料的东岳集团等等,通过剥离业务,成立子公司,也可达到其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资金使用率的目的。
从投资领域的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投资领域,整个行业的任务分配已经初步完成。
从文末附表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上市公司对燃料动力锂电池行业的投资富有章法,虽然急功冒进的情况仍然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也屡见不鲜,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对自身应该投资的领域已经逐渐明确,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以从其投资情况中得以体现。
如设备龙头公司先导智能,定位仍在设备领域,东岳集团则将自身的硅材料优势发展到新的产业链,潍柴动力也继续在发动机领域发光发热。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的投资头脑清晰,股权投资逐渐规范,依靠第一批投资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很可能会逐渐上市,而由上市公司成立的拥有强大资金支持的子公司也会迅猛发展。
附:2019-2020年部分涉氢代表性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