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550次 | 2021年11月29日
未来5年将是汽车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的高峰
用“未雨绸缪”来形容目前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再合适不过。未来的5年,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退役,将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的高峰。如何将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产业化落地,也是行业内面对的难点。
“动力锂电回收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公司,要面对整个行业,与上下游公司共同推进回收工作,同时,要考虑到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机制等问题。”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延先在“2017第四届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相关公司积极布局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
从2009年开始推广至今,我国电动汽车已发展了7个年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爆发式上升,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7万,今年市场销量预计在80万辆左右。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8年,这意味着从今明两年开始,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将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到2020年,我国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累计报废量预计将达到20万吨的规模,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动力回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表示,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三到五年就可能报废,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退役后,假如不进行必要的回收和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动力锂离子电池再利用的过程一般是将废旧电池失效、拆解、检测、筛选,接着二次重组再利用。“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由于体积比较大、能量密度高,回收处理过程比较危险。由于动力锂离子电池涉及到重金属、电解液以及环保问题,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再利用而言,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此外,由于回收公司收到的电池包括各种形态、尺寸、规格、封装形式,使得拆解时涉及到多种封装夹具,公司很难实现大规模批量化拆解,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依旧面对难以大规模实现的现状。”湖南邦普报废汽车循环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海军表示。
虽然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困难,但是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并布局试点工作。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着手布局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除深圳格林美、赣锋锂业等成立专业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外,包括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比克等在内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均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展开了市场布局。
亟待规范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
在2008~201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第一阶段,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到3万辆,且80%左右都是公交车。通常新能源汽车5年左右会要面对更换电池的问题,有关高频使用车型如出租车、公交车等,其换电的需求可能会缩短至3年。我国新能源车的市场集中爆发于2015年,因此大规模的换电浪潮来临估计还要等到2018年以后。
“但即便动力锂离子电池还未大规模涉及到退役后的问题,动力锂离子电池梯次回收相关体系必须要提前完成布局。”比亚迪电池分厂副厂长孙华军表示。因为,一旦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进入到“退役爆发期”,那么这些电池将面对“流离失所”的处境。
我国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政策,虽然目前政府已经陆续颁布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真正将责任落实,明确处罚细则的法规并没有。第二,行业“多散乱”。电池品类规格多,生产公司多,车企多,回收公司零散,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动力锂离子电池集中规模化回收;第三,渠道难,市场不成熟。虽然,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问题刻不容缓,但是由于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才开始进入回收高峰期,因此之前的市场并不成熟,中小公司货源渠道成难题。
“此外,成本和盈利问题无疑是电池回收的重要障碍,回收工艺成本高,回收价值低,使得很多公司和资本望而却步,而且像负极、锰酸锂、磷酸铁锂系等正极材料本身价格就偏低,没有回收的经济推动力,很难保证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率以及资源和环保。”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铜柱表示。
他认为,形成规模效应是当下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重要突破点。亟待建立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和产业联盟。有关行业而言,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更集中有效的回收。
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关电池和车企而言,既可以解决自家电池回收问题,又不要额外建立回收机构,新增公司运营成本。
下一篇:动力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需梯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