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383次 | 2018年07月29日
动力电池企业如何降低成本?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占新能源乘用车全部生产成本的40%-60%。因此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提高的进程,能否跟上政策退坡的进程,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降低动力电池成本。
最近,业内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动力电池企业产业链内价格所面临的“上抬下压”的局面,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因补贴退坡要求电池降价,上游原材料又疯狂涨价,这种“夹心层”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市场正处于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驱动的阶段,电池企业来自下游的压力注定不会减少,破局的办法无外乎开源节流,而降成本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
那么,成本究竟该怎么降?自2016年12月30日补贴新政发布以来,业内专家、企业人士在不同场合也都有阐述,电池中国网取其精华,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方法一:提高技术水平和内部优化
3月19日,在“后补贴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前景”论坛上,湖北省汽车学会副秘书长雷洪钧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指标要求,这一要求未来很可能会不断地提升。这需要动力电池企业对调整自身产品乃至技术路线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其中也一定会涉及生产线的改造。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在一定的原材料成本条件下,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实现产能的提升,从而增加收入,相对而言,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对于电池企业,尤其是中小电池企业来说,从技术研发着手,提升产品合格率,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
方法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效率是特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区域经济体中交易活动(与商业活动相联系)或业务活动(与行政活动相联系)进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最早提出与商业交易效率相关问题的是亚当·斯密,时至今日,交易的效率依然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雷洪钧在谈到电池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时,还着重提到了交易成本问题。他认为交易成本过高也是动力电池企业成本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提高交易效率?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重新定义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不仅要有核心技术,还要有对应的商业模式,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企业、电池企业、新能源车企以及下游的充电设施配套企业,要形成一个联盟,建立一个生态圈,形成闭环,通过提高内部交易效率,降低内部的交易成本。这对电池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方法三:扩大生产规模
在电池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的现实情况下,手握高端产能的动力电池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以特斯拉为例,其建设Gigafactory工厂主要是为了生产成本更低的动力电池,用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上。通过大规模生产,特斯拉或许会将电池成本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而拥有低端产能的中小企业则不可盲目扩大。如果电池产品质量得不到提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生产越多,资源浪费也就越多。如何控制低端产能的盲目性生产?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理事长、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兴才认为,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主要还需市场自行调节,动力电池企业要理性投资,要耐得住寂寞,要练好内功。
方法四:政策要有连贯性少些干预
政策的稳定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政策每进行一次变动,对企业来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政策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样不可忽视。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一波对此深有感触,他向电池中国网表示,桑顿新能源本打算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电池生产设备,因为从国外进口设备周期太长,国内电池产线更新迭代速度太快,因此只好作罢。而动力电池生产设备迭代周期短,也造成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电池产线迭代加速,除了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策对电池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变化,产线刚建好,政策风向变了,动力电池企业很尴尬。电池产线的更新迭代谈何容易,除了付出真金白银外,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关于动力电池产业政策,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也认为,近年来动力电池产业的确受政策影响很大,政策应该连贯一些。的确,政策对动力电池企业少一些干预,企业就多一些活力。
方法五:抑制原材料投机和炒作
动力电池原材料的抬价令电池企业苦不堪言,除了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的拉动之外,部分企业对原材料的投机和炒作是一个重要原因。让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其价格高低,而非恶意的炒作哄抬价格,降低动力电池企业本可以避免的生产成本。相关部门的政策在原材料投机炒作方面倒应该多一些干预,让原材料供应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针对原材料的非法投机和炒作,还有一个办法,即成立电池联盟,联盟内企业采取一致行动,让非法投机分子失去生存的土壤。
总之,在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如何在洗牌大潮下不被淘汰,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降成本成为电池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降低电池生产成本,不光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性价比,扩大生产规模,抑制原材料炒作,还要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必须强调的是,如果电池政策多一些连贯性,少一些不必要的干预,那么电池企业就会少付出一些政策成本,多一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