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电池的热该怎么散?

钜大LARGE  |  点击量:2446次  |  2018年07月27日  

尽管北京今年的雨水较多,但只要太阳一出来,就绝对让你体验“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酸爽。

从家出门、上车、下地库、再进单位,一刻都不想离开空调,对不起,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可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你坐在车里凉快的时候,电池怎么办呢?电池的命谁给续上?

不过,在讲续命方法之前,我们先聊聊电池为何需要散热。我们都知道,电池非常脆弱,且在工作时会释放出很多热量,此时的散热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电池散热不好,不仅会影响使用寿命,还会延长充电的时间。

我们都知道,电池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一般是15-35度之间,而在夏季,随随便便超过40度的高温便会使电池管理系统意识到潜在的风险,从而降低充电功率以保护电池。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寒冷的冬季,电池活性较差时也是无法完成快充的,因此在四季分明的城市,电池需要有独立的冷却和加热系统。但受制于成本,一些厂商依然再让电池裸奔。

自然散热

就像图中的电池组一样,这就是完全依靠自然环境,在行驶中依靠车速带起来的风进行散热。比如日产聆风,英国一位网友曝出他的聆风在夏天充电时功率只能达到标称的小一半数值,充电时间也延长了一倍以上,对于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能让人接受的。此外,没有系统辅助进行加热和散热,对于电池来说就是无依无靠的状态,只能对气温言听计从。

风冷散热

相比几乎没有散热措施,风冷显然打开了新方式,它通过布局在电池组之间的风道来带走热量,风道的尽头由一个较大功率的风扇进行通风散热。这种散热方式还有一种高阶版本,就是主动散热,可以通过预先加热或冷却空气之后再输入电池组内进行作用。

不过,这样的散热方式相比下边的水冷就显得有些落后了,因为它的体积要明显大于后者,且在散热效率上也不够直接,当然好处就是成本相对低廉,平衡了散热需求和成本。因此,这种散热方式目前多见于一些物流车和公交车上,包括前几年的乘用车上也会见到这种散热方式。

水冷散热

目前,这种方式普遍应用于乘用车领域,也是效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它的工作原理相信电脑配件的发烧友们很容易理解,就是用导热硅胶传递至水冷管道带走热量的方式,类似于水冷的CPU和显卡散热器,并不是把电池直接泡在冷却液介质中。哦对了,这里的冷却液基本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防冻液,并不是水。

尽管相比风冷在结构上更加复杂,成本上有大幅的提高,但随着海外主流厂家大量的搭载使用,市面上一半以上的车都使用了这种更为高效的冷却方式,它能更加精准的保证电池的工作温度。此外,像是通用已经将这套技术更进一步,将冷却板深入电芯之中,已达到更直接的冷却效果,电池的一致性也会更好。

直冷散热

虽然说这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但很多供电设备和信号中继站都在使用制冷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空调进行冷却,这也是成本和效率都最高的散热方式,在乘用车上搭载较少,目前应用于宝马i3的电池组上。

说白了,就是直接把我们常见的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分,放在电池组中进行冷热交换,相比冷却液而言效率提高至少三倍以上,最主要的是它可以主动进行降温,突破了冷却液无法低于环境温度的物理瓶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电池的工作效率。

总体来看,目前大家还都在向着水冷方向进行普及,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提升,电池组的数量、充电速度以及冷却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就目前的电池技术而言,水冷无疑是最为均衡的方案,在NVH、换热效率上都基本能够满足要求,愈发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也会在日后进一步降低它的成本。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