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881次 | 2021年12月21日
充电好还是换电好?公司早已扎堆布局,风口已至
近两年电动自行车换电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备受关注。央视财经曾深度报道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称其前景巨大、是巨大风口。甚至在2021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也纷纷围绕换电提出建议。
“充电”和“换电”的区别
电动汽车补充电能的方式分为“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两种。简而言之,充电模式指的是车辆直接与交流或者直流电源连接充电的一种整车充电方式,在整个充电过程中,车辆与电池不分开,实现一体化充电。
而使用换电模式时,电池在充电时并不装载在车上,而是在专门的充电架上完成,车辆在进入换电站时快速将原有动力电池更新为新的一组动力电池,从而实现电能的迅速补充。和充电模式不同的是,换电站中,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可以实现“车电分离”。
“换电”有什么优势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目前,电动汽车的电能补充大多数采用充电模式,比起传统的充电模式,换电模式主要在以下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1)电能补充时间短,效率高
相较于充电模式,单次换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可以实现短时间内的电能补给,使得电能补给的效率更高。
2)“车电分离”实现电池按需选择
“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可以让使用者按需更加灵活地选用动力电池,这将有助于废弃电池的梯次应用;同时,由于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成本中占据相当地位,“车电分离”可以进一步优化购车成本。
3)提高电池资源的利用率
动力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在采用换电模式时可以发挥更好的利用率。换电模式中的电池统一管理、低倍率电流统一充电可以有效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而集中了电池的换电站也同样可以发挥储能站的效用,实现电力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我国“充电”及“换电”市场现状
充电模式作为电动汽车一直采用的主流电能补充方式,已经发展成了较为成熟和规模化的市场。
数据统计表明,截止2020年底,充电设施已经实现了对我国450个城市的覆盖,覆盖率接近90%,我国公共充电站数量超过6万座,充电桩数量更是突破80万根。预计2021年底,我国车桩比有望达到3:1,充电设施在我国的普及会进一步加速。
比起传统的充电模式市场,换电模式的市场则稍显“惨淡”,目前我国换电模式仍然处于市场摸索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较为迅速。截止2020年6月,我国共计建成换电站452座,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江苏等地区,2020年同比增幅达到48%。
新政实施,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成新风口
我国换电站自2009年起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度过了萌芽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换电站的建设模式也逐步从“集中化、大型化”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换电站的建设和部署方式更加灵活。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需求量为3815万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3亿辆,日均骑行需求在7亿次左右,电动自行车用户日均充电次数近亿次。
在中国数亿辆电动自行车的庞大规模前提下,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重点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由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趋势,火灾致死率高,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在使用电动自行车过程中,一些超负荷放电和不规范的充电行为,都可能引起电动自行车电池过热、放气、泄漏、燃烧等故障,这是许多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原因。
根据消防部门统计,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段,66.7%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晚间20时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电动自行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室内、楼梯间、过道、走廊等位置,电动自行车着火后引起建筑物发生火灾,造成恶性事故。
今年8月1日起,国家应急管理部颁发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其中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最高可处以10000元罚款。
一边是害怕起火不敢充,一边是严格规定不能充,那么多达3亿的电动车用户该何去何从?
换电作为更可控的安全供电方式,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电动自行车换电持续受资本青睐,企业扎堆布局
目前,在众多一线及二三线城市,核心商圈及居民区已经悄然出现了众多电动车换电柜的身影。换电行业的发展也引来了资本的关注,最早布局电动车换电行业的易马达e换电已完成C1轮融资,哈啰出行旗下小哈换电、中国铁塔旗下的铁塔飞哥换电等新品牌也正加紧市场布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和电动自行车换电相关的企业就超过1400家。
其实,换电模式的本质是以电池为核心,换电柜为服务载体,整车作为切入口的新生态生意。目前换电柜已经被证实是最直接可以解决外卖换电及家用换电可行商业模式。换电柜可以遍布在商圈、小区、学校、工业园区、厂区、景区等热点区域和交通枢纽,换电柜在满足快递、外卖、物流等行业的高频使用的同时,也可以为电动车用户提供自助换电,解决充电安全以及续航的问题。
业界人士表示,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算,未来1—2年大街小巷出现的“换电柜”模式,都将产生年营收近千亿元的蓝海市场。
从应用场景来看,我国有700万+的外卖骑手和400万+的快递小哥,超千万的B端用户群体对电动自行车换电有刚性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电动自行车换电产品及服务,绝大部分是针对美团、饿了么、达达等外卖、快递平台的B端用户,而蕴藏巨大潜力的C端用户市场尚处于空白阶段。
但从长期来看,C端换电市场才算是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迈向更大规模的关键所在。
5月19日,雅迪与摩托车生产企业大长江集团共同成立爱换换换电平台,打造称一个智能换电生态系统。
据了解,这一生态系统将包含智能电池、智能换电站以及先进的充放电管理和实时安全监测,直击当下电慢、充电不方便的痛点。爱换换换电平台会全力支持雅迪与大长江电池交换电动车辆在中国的发展与销售。两家将开发新一代的电动车辆,并使用爱换换电池交换技术为其补充能源。换电服务预计将于今年在杭州推出,并在2022年推广到更多的城市。
以整车企业身份转而“杀入”换电服务市场,猛犸创造了一种换电的“BaaS模式(后端即服务;BackendasaService)”。
首先,消费者购买猛犸,可以不用买电池,由此,购车价格降低。比如一款大约3400元的猛犸电动A5,采用BaaS模式后,可以直降到1999元。而电池可以通过租赁方式取得,每月约39元。至于电池老化、更换等等问题,消费者一概不管。另外,电池可充可换,消费者可在街头的“猛犸换电”柜中,免费换电。可见猛犸通过这种商业技术模式,将卖车、电池、充换电等三者业务融合在一起。
如果说换电行业的先行者诸如e换电、易骑换电等前期重点开拓的都是外卖战场,以布设换电柜、推广换电服务为主。那么后来者如雅迪、猛犸出行则更进一步,在换电柜的基础匹配相应的国标车,将战场延伸到更为广阔的C端市场,瞄准数以亿计的普通消费者,致力于改变电动车的使用习惯和、充电场景。
“换电”未来发展的展望
1)标准的统一和兼容性的提升是“换电”发展的命脉
目前,整个电动汽车行业中由于车型、带电量的差异,各个企业的设计电池尺寸和结构都不尽相同,而换电模式的落地需要统一的尺寸和电气接口。
单一车企难以形成通用的行业标准,目前“换电”主要以企业内循环为主要模式。因此,相关企业在标准方面的统一和电池兼容性的提升是换电模式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2)自身技术的革新是重要保障
技术的进步始终是行业发展的保障,以加油站和换电站的共建为例,目前加油站的变压器容量普遍较小,无法有效满足换电站容量要求,变压器的更新和变压技术的发展将是这一布局落地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在换电站的建设和布局中,也需进一步提升换电站的结构集成能力,提高换电站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和换电装置的工作效率,实现更高效换电站的部署。
3)成本是重大制约项
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备用电池的成本和管理成本构成了“换电”成本中至关重要的一块。随着换电模式的不断推广普及和发展,单一换电站的备用电池配备量需求会逐渐攀升,如何应对电池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全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安全管理不容忽视
考虑到换电站“补给灵活,即插即用”的特性,大部分换电站将会部署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而动力电池的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严峻的命题,如何确保动力电池在存储、运输和回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警机制、事故处置预案是整个行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5)合作共赢是永恒主题
换电站的建设和落地需要强大的基建支持,而与传统能源行业的合作成为了换电模式发展的新道路。与传统能源巨头展开合作,充分发挥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站成本,极大地加速换电模式在全国形成规模化网格布局,助力该模式的推广落地。
同时,新能源企业与传统能源企业的深度合作,也为传统能源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时期转型与二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机遇。
6)“换电”和“充电”既要竞争,更要协同
作为动力电池电能补给的两种模式,“换电”和“充电”在竞争之余更需要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目前我国电能补充的大趋势仍然是“充电为主,换电为辅”,换电模式需要在细分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领域优势,如主攻客户运行范围集中,换电需求强烈的出租车领域。
同时,换电模式的高速发展也会进一步倒逼充电行业的技术进步,如进一步提升充电桩的快充效率和性能。换电行业需要与充电行业共享研发成果,共同探索协同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走出我国“换电”、“充电”比翼齐飞的特色电能补给发展路线。
当前无论是针对B端还是C端,与电动自行车整车行业不同,电动自行车换电行业方兴未艾,真正的具有垄断技术、垄断市场的巨头还未真正形成。同时行业巨大蛋糕的背后也隐藏着众多隐形的坑,用户接受度、市场标准、统一规划等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在催熟行业的前一夜,很有可能进入一场生死淘汰,竞争规则如之前所有的行业竞争一样,但淘汰赛比拼的,一定不是比“烧钱”,而是技术大战、用户大战!中国家电网,河南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