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退役动力锂电池:重新 不容易"上岗"

钜大LARGE  |  点击量:543次  |  2022年01月20日  

"一方面,受回收渠道不顺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退役电池数量并不多;另一方面,目前退役的动力锂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这种电池金属含量少,回收效益偏低。"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动力锂电池量累计将达到25GWh(约20万吨),2025年约116GWh(约78万吨)。


动力锂电池"退役潮"将至,其回收利用问题开始引发大量关注。目前我国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进展如何?退役电池如何才能跟得住、收得回、用得好?


回收利用成热点


我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七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373万辆,动力蓄电池总装配量超过176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业内人士表示,动力蓄电池大量退役后,假如不经妥善处置和价值最大化利用,将威胁公共安全,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并浪费宝贵的有价金属资源。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退役’不等于报废,而是回收利用的开始。"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和能源学院教授吴孟强说。从目前情况来看,退役电池重要有两个去向:一是梯次利用,如用于储能系统、移动电源、通信基站备份电源等;二是再生利用,即将电池拆解,对原料和金属提炼后再次使用。业内普遍认为,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小于20%,可以满足汽车使用;衰减在20%-40%,可以满足梯次利用;衰减在40%以上时,就要进行再生处理。


为加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相关规定:2018年二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公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汽车生产公司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018年八月一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行,规定了监督流程,建立了溯源平台;随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行方法》紧跟出炉,提出在京津冀、上海等17个地区,以及我国铁塔公司开展试点,探索技术经济性强、资源环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相关公司纷纷入局,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生产公司、电池供应商和第三方公司为主体的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体系。据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介绍,截至今年九月,已有89家汽车生产公司在全国设立了5116个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现实阻碍不少


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潜力巨大,但从实际情况看,面对的现实阻碍也不少。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目前仅有两成左右的产量得以运用,难以维持厂的正常运转。"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脸愁容。


这并不是个例。记者了解到,由于回收规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实现,不少合规回收公司都面对着盈利难题。


"一方面,受回收渠道不顺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退役电池数量并不多;另一方面,目前退役的动力锂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这种电池金属含量少,回收效益偏低。"我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回收渠道不顺畅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大量"小作坊"的存在。一位电池回收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小作坊"没有营业资质,不受环保监管,运营成本较低,往往通过高价回收废旧电池扰乱市场秩序,挤压正规回收公司的盈利空间。同时,"小作坊"工艺设备落后,拆解技术不过关,通常只收取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余一弃了之,对环境的危害极大。


除了回收渠道不畅,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一些技术难点也有待突破。据专家介绍,目前比较核心的技术难点有三个:一是动力锂电池设计精细复杂,且标准不一,电池包尺寸、种类、结构设计、工艺技术等具有多样性,拆解技术难度大;二是梯次利用或拆解时,对电池厂商核心技术的保护、退役电池的残值评价、多种电池的兼容性处理等方面,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三是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回收拆解装备及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


跟得住、收得回、用得好缺一不可


难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刘彦龙表示,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成熟,这其中,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回收利用体系是关键。要实现回收利用最大化、污染最小化,跟得住、收得回、用得好缺一不可。


跟得住、收得回,重要依托动力蓄电池的溯源管理。这一点,在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稿》)中得以凸显:在对综合利用公司"技术、装备和工艺"的总体要求中,新增一条"应满足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具备信息化溯源能力,如溯源信息系统及编码识别等辅助设施设备。"在"产品质量和职业教育"条款中,《修订稿》对回收利用公司的要求也从此前的"建立完整的可追溯体系"升级为"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管理体系",从而有利于形成更加完整和成熟的废旧动力锂电池综合利用数据库。


用得好,则要在梯次利用上下功夫。据了解,我国铁塔公司是目前退役动力锂电池梯次利用的最大用户,已在全国约30万基站的备电领域使用梯次电池量约4Gwh,相当于10万辆电动乘用车的退役电池量。


应对动力锂电池回收难题,除了需有政策支持,最重要的还是汽车生产公司、电池供应商和回收公司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业内专家表示,动力锂电池厂最了解电池构造,可以在电池设计环节充分考虑梯次利用和便于拆解的场景需求,制造易拆解的动力锂电池;整车厂回收动力锂电池较为方便,应加快完善电池回收体系,降低电池收购成本;回收公司则需加大技术投入,在提高拆解效率和经济利益上持续发力,降低固定成本支出。


上述未具名专家还指出,保证动力锂电池回收环保、安全是重中之重,政府和行业必须加强监管,将已公布的相关管理规范及标准体系落实到位,淘汰技术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电池回收公司,整治当前一些不规范的"小作坊"承担回收利用主体的局面,防止废旧电池流入不法商贩手里。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