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铅酸电池开路电压的测量及其和累积放电量的关

钜大LARGE  |  点击量:1371次  |  2022年04月08日  

开路电压(OCV,U)和累积放电量(Q)的关系(U-Q图)是电池模型的基础,也是描述电池特性的重要数据。


U-Q图一般通过电池的恒流放电获得。如以0.1C恒流放电,在第i次测量时,放电一按时间使累积放电量为Qi,停止放电2h,测得的电压作为开路电压Ui,持续放电到截止电压为止,将所有Ui、Qi绘成U-Q图。这样测得的开路电压实际上是近似的。


目前U-Q关系大都直接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经验拟合,对OCV的测量也不尽合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外推获得OCV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可靠的OCV值。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U-Q的三段线性关系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关联。铅酸电池开路电压与累积放电量的关系是铅酸电池模型的基础,对电池内电化学反应、传质过程等研究有重要意义。用恒流放电法测得了30次放电过程中电压和累积放电量的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验数据拟合外推获得开路电压的方法,由此获得的开路电压比传统方法更合理;基于电极反应速率和电解质浓度的平方成正比的假设,推导了开路电压-累积放电量的分段线性关系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1U-Q关系的测量


1.1实验仪器与测量条件


测试电池采用超威6-DZM-12型动力铅酸电池(电压12V,标称容量12Ah),测试仪为美尔诺M9710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测试室温为20℃。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1.2测量方法


用恒流放电法对电池进行测试,放电倍率0.1C(电流1.2A),截止电压为10.8V。每放出额定容量的5%(约0.6Ah),停止放电2h使电池内离子恢复均匀,测量电压值。每隔10s自动记录电压、累积放电量值。图1为某次恒流放电实验获得的U-t曲线。


图1某次放电测试的U-t曲线


1.3U-Q图


1.3.1充放电停止后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一般认为,充放电停止后2h测得的电压为OCV,为弄清2h是否足以使电池内离子恢复均匀,本文测定了充放电停止后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表1、表2分别是充电停止和放电停止后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电压没有趋于稳定,说明2h的静置时间不足以使电池内离子恢复均匀。


1.3.2外推法确定OCV


在不大幅新增测试时间的前提下,为了获得更可靠的OCV,本文提出将充电/放电停止后电压变化的趋势模型化并令时间趋于无穷求得OCV的观点。对每次静置过程中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并外推其极限,作为最终的OCV。


2U-Q关系模型的推导和参数的确定


2.1三段线性模型


2.1.1线性关系的推导


把实验测得的OCV与相应的累积放电量结合,得到铅酸电池U-Q,可以看出,U-Q关系整体上可以分为3部分,且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下文尝试推导U-Q关系模型。


图4铅酸电池U-Q关系


2.1.2三段线性关系


2.2模型参数的确定


2.3与文献模型的比较


图7文献中U-Q模型与本文模型的比较


(1)通过恒流放电实验测得了铅酸电池的U-Q关系。


(2)提出了一种用外推原理测量OCV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为可靠。


(3)在电极反应速度r与电解液浓度c的平方成正比的假设下,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OCV与累积放电量的分段线性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回归,相关度大于0.999。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