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570次 | 2022年09月05日
钙钛矿串联光伏器件又迎来"神助攻:可交联的小分子效率达25.4%
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在短短十年内从3.8%显着提高到25.2%。随着PCE的快速发展已经接近其理论效率的极限,通过组合具有不同带隙的子电池来制造串联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条超越单结太阳能电池的肖克利-奎瑟极限的途径。
串联器件利用太阳光谱的不同部分,使用具有不同带隙的子电池来减少光生载流子的热损失。由于带隙可调、吸收系数高和制造成本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是串联器件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然而,基于钙钛矿的串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宽带隙顶部电池的限制,这些顶部电池通常具有较大的开路电压(VOC)损失。钙钛矿和空穴传输层(HTL)之间界面处严重的非辐射电荷复合是导致大VOC损失的关键因素。
近日,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课题组采用交联有机小分子VNPB作为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HTL。对于带隙为1.6eV、1.7eV和1.8eV的宽带隙太阳能电池,AVOC成功增加了近50mV。与使用PTAA聚合物HTL的控制装置相比,沉积在VNPB上的钙钛矿薄膜具有更大的晶粒尺寸和更好的结晶度。VNPB可实现更快的电荷提取并降低HTL/钙钛矿界面处的缺陷密度。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VNPB与钙钛矿之间的接触越密切,缺陷形成能增加,缺陷密度降低,从而有效减少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最后,使用VNPB作为HTL的钙钛矿/钙钛矿和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PCE分别达到24.9%和25.4%。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这项工作表明,可交联的小分子有望用于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钙钛矿串联光伏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