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89次 | 2018年08月17日
产销双下降,新能源高增长成常态
继6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之后,7月的市场走势并未好转,反而跌至谷底,产销量均较惨淡,创下近三年来最差的7月销量。
“今年7月天气炎热,消费者看车热情下降,是传统的淡季,加上贸易摩擦的影响,市场表现在预计的范围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
汽车产销整体下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量完成204.3万辆,环比下降10.8%,比上年同期下降0.7%,完成销量188.9万辆,环比下降16.9%,比上年同期下降4%。1至7月,乘用车销量为336.45万辆,同比仅增长3.35%。从各细分市场销售情况来看,7月,SUV、轿车、MPV市场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今年以来,SUV增速放缓给自主品牌带来了巨大压力。尽管吉利和上汽乘用车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不少自主品牌销量严重下滑,长城、长安等此前销量领先的自主品牌也遭遇滑铁卢。
长安汽车近日发布了最新的销量数据。数据显示,7月份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2.9万辆,同比下滑20.3%;今年前7月长安汽车(含合资品牌和商用车)累计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跌16.0%,在中国车市整体下滑的形势下,这样的表现也算正常。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周毅认为,7月份汽车产销呈现同比环比双下降局面,有部分酷暑季节性原因,但总体来看是低于预期的,这从产销数据可以看出来,7月份汽车生产环比下降10.78%,是汽车生产商主动下调产量适应市场的结果,但销售环比下降达16.91%,库存量仍然被动扩大。
他表示,这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是汽车消费增速与中国经济增速相关,经济增速放缓使得汽车消费难以持续高增长。今年一季度经济总量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更是有所下降,直接影响汽车产销量。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具有不确定性,但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是确定的,短期来看,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汽车市场,一是通过影响宏观经济,消费者信心不足,影响消费预期,消费者更多选择持币观望,二是影响进口汽车价格和销量,最终传导到汽车总量上。
陈士华也表示,经过多方调查,各厂家上半年库存情况虽然在合理范围内,但库存明显增长不少,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依然很大。
新能源车保持高速增长
虽汽车产销总量呈现双下降局面,但新能源汽车方面不改高速增长趋势,产销分别完成9.04万辆和8.3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59%和47.6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79万辆和5.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42%和33.5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5万辆和2.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5.31%和101.08%。
在乘联会最新发布的7月份纯电动汽车销量榜单中,销量排名首次出现新的变化,6月份销量榜第一的北汽EX系列退居第五,比亚迪元EV360登顶,以4174辆的成绩占据第一的位置。比亚迪元EV360正式上市是在5月27日,到7月底的时候陆续有车主在网上晒自己的用车反馈和购车经历。在还没有上市之前,这款车的关注度就较高,到正式上市时,厂家已号称订购用户超过了10000辆。
周毅表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数据在汽车行业总体走低情况下,持续走高,格外引人瞩目。其增长的原因也比较多样,一是各种补贴和调控政策开始有政策效果,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的双积分政策,6月份的补贴新政靴子落地、近期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船税等均对新能源汽车产销有促进作用;二是对汽车消费者来说,各地传统燃油车数量调控使得考虑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三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续航、充电便利性等方面更加完善,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此外,总体基数较小,7月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不到汽车总量的5%,高增长态势比较容易实现。
陈士华表示,“随着双积分政策的逐步推行、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刚性需求,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大幅增长是正常现象,并且也将能够得以持续。”
加强车企预期管理
7月份进口车市场经历过山车,价格和销量也开始分化。7月1日起,中国汽车进口关税下调至15%,但由于贸易摩擦升级,7月6日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另加征25%关税,这些举措对7月份进口车市场产生强烈影响,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对关税变更积极响应,宝马、福特等企业针对进口车品牌予以小幅象征性提价或者通过厂家补贴、经销商让价等维持原零售价,但能坚持多久具有不确定性。
周毅表示,从长期来看,贸易摩擦会促使更多外来车企在中国设厂,以规避损失,这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汽车行业整体来看,未来产销量走势受经济走势、外部环境、各种限购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考虑到秋季是销售旺季,再加之当前库存量累积压力陡增,不排除车企在秋季销售会出台各种促销政策,产销量可能会有一定反弹,扭转当前颓势。
对于新能源汽车,周毅认为,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各地燃油车摇号等非补贴调控政策频出、在补贴退出之前抢生产抢消费,这些因素会共同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持续火爆提供基础。
同时,他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除了产销量数据外,也应综合来看政策手段、环保压力、电池续航和回收技术、充电便利程度等。该行业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是一个短期看补贴、中期看政策、长期看技术和成本的行业,目前来看发展势头较为良好,但高度依赖补贴政策。在未来,要做好由补贴到非补贴性政策的过渡和衔接,加强车企预期管理,引导其用前瞻性眼光致力于提升技术水平,为该行业长远发展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