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锂硫电池能否占据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地"

钜大LARGE  |  点击量:591次  |  2022年10月26日  

锂硫电池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的理想选择之一,受到全世界科研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也是未来各国布局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锂硫电池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锂硫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较低,导致其在很多重要的市场应用中失去竞争力,同时高电解液用量也成为了其重量能量密度提高的瓶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E01组副研究员索鎏敏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李巨和薛伟江博士合作,针对目前锂硫电池存在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为未来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能源》。


体积及重量能量密度低


限制锂硫电池发展


索鎏敏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说,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主要是基于金属锂负极的电池体系,比如锂硫、锂空气电池等。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相比锂硫电池来说,尽管锂空气电池具有更高理论能量密度,但目前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许多关键问题尚未很好解决。而锂硫电池具有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等优势,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锂硫电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接近商业化。”


加拿大大学LindaNazar课题组2009年在《自然—材料》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成果首次获得了接近理论容量80%的可逆容量,点燃了人们对锂硫电池的研究激情。当前世界各国都对锂硫电池比较重视,很多大学、研究所进行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此外,有很多公司比如英国的Oxis公司和美国的SionPower公司一直从事锂硫电池的商业化研究。


李巨表示,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实验室中锂硫电池很多关键技术包括硫正极、电解液等都有了很大突破和进展,但在如何从实验室技术到商业化的尝试中却遇到了很大的技术瓶颈和壁垒,如高活性物质负载量、电解液体系、金属锂负极以及软包电池工艺方面。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积能量密度低,导致其在很多重要的市场应用中失去竞争力,同时高电解液用量也成为了其重量能量密度提高的瓶颈。此外,金属锂负极的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还未很好解决。


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据介绍,锂硫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从本征上来说,活性物质锂和硫的理论密度比较低,锂0.534g/cm3、硫2.07g/cm3,而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酸锂和三元等材料的理论密度要高很多;从电极构造来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硫是电子和离子绝缘体,所以需要将硫分散到大量的高比表面积的导电碳中才能发挥其容量,而使用大量导电碳带来的问题是整个正极的比表面积很高,气孔率很高,通常来说传统碳硫正极的气孔率是锂离子电池正极的两倍。


因此,当前制约锂硫电池实用化的关键技术瓶颈是如何在高活性物质负载条件下,实现低电解液用量、高电极密度及低非活性物质含量。


针对电池器件级别能量密度不高的问题,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采用高电子和离子电导的嵌入式电极材料Mo6S8取代非活性物质碳构成嵌入—转换型混合电极,使得硫正极在保证高活性物质负载量的条件下(大于10mg/cm2),含碳量降低到小于10wt%,电解液活性物质比大幅度降低到1.2μLmg-1,电极孔隙率低于55%。采用此新型混合电极的安时级软包全电池在保证循环寿命的条件下单体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同时实现高的体积能量密度(581Wh/L)和重量能量密度(366Wh/kg),为未来开发新型高能量密度的锂硫电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解决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商业化技术方案。


据介绍,通过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比如钴酸锂的对比和理论估算,研究团队认为硫正极材料中含碳量高是导致锂硫电池体积能量密度低和需要大量电解液浸润的根本原因。因此,产生了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物质来替代非活性


同时,替代材料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高电子和离子电导——起到碳的作用;其次与锂硫电解液兼容,可以在锂硫电池电压区间内稳定贡献容量——提高整体的能量输出;并且高的理论密度——取代碳后能获得更高的电极密度;再者与多硫化锂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可以缓解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


“有了以上几条筛选原则以后,我们在众多材料中选择了Chevrel相的Mo6S8来构成混合电极。以前的研究有人尝试过使用具有容量贡献的TiS2或者其他硫化物加入到正极中作为多硫化锂的吸附剂。但是,以前的研究都没有抓住导电碳含量高这一关键,仅仅停留在解决‘穿梭效应’这一问题上,很少有研究能够做到全电池苛刻条件下的高能量密度。”索鎏敏解释说。


综合能量密度提高


薛伟江表示,花费时间最长的是材料的制备和电池性能的优化,由于碳含量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10%,所以如何保证这么低碳含量下硫容量的发挥是一大挑战。同时,电池性能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优化正极是不够的,同时还在电解液以及锂负极的匹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前后共计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


此前,关于锂硫电池的研究中很少报道全电池的能量密度,尤其是体积能量密度。英国Oxis公司的锂硫软包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可以达到400Wh/kg以上,但是体积能量密度只有300Wh/L左右。目前商用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260Wh/kg和700Wh/L左右。


该研究软包电池体积能量密度(581Wh/L)和重量能量密度(366Wh/kg)在综合能量密度方面已经超越了上述两种电池体系。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材料制备和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同时结合锂负极和电解液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争取早日实现商业化。后续研究中将沿着该思路继续丰富研究体系,同时将着力解决锂硫电池商业化的最后一道障碍——金属锂负极中存在的问题。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