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274次 | 2023年04月03日
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CATL又赌对了?
钠离子电池,或许可以摆脱"炒概念"的标签了。
自从七月底,CATL揭开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神秘面纱"之后,有关这类新电池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息。
有人认为这是在炒概念,也有人认为这是下一代电池革命的预兆。
就在昨日,工信部在答复政协的提案表示:有关部门将推进钠离子电池全面商业化!
这不禁让网友感慨道:猜中三元锂电池风口的"赌神"CATL,这次又赌对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并不遥远的钠离子电池
早在100多年前的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就给读者展示过钠离子电池的概念。
在小说里,鹦鹉螺号通过取得海水得到的电解质钠,制成钠电池作为能源来驱动前进。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的原理和锂电池几乎相同,只不过将参和氧化还原反应的金属,从锂变成了钠。
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钠离子电池几乎和锂电池同步研究。
但钠元素"天生缺陷",由于离子半径要比锂离子大得多,这导致自身移动速度极其缓慢,且没办法穿过负极材料,这导致钠离子电池的效率远不如锂电池。
因此在当时技术的限制下,科学家们几乎放弃了对钠离子电池的继续研究。
抛去能量密度不谈,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其实十分明显。
首先钠资源的储备量相当丰富,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通过化学电解,便能够分离出足够数量是钠,几乎到了取之不竭的程度;
其次,钠离子电池对温度并不敏感,不会像锂电池那样"捉摸不透",这关于强调安全性的新能源汽车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CATL公布的资料来看,这一代钠离子电池在材料上选择了不同于石墨的硬碳材料,这样就让顺利完成钠离子的正负极流通,从而实现充放电功能。
除了CATL以外,中科海钠在去年九月就已经实现了钠离子电池的量产。
或许这种更加安全和低廉的钠离子电池,离我们真的不远。
CATL的焦虑和突破
在工信部公布"钠电池"通告的当天,CATL很"巧合"地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
根据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0.75亿元,同比上升13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4亿元,同比上升131.45%。
但在傲人的财报数据背后,我们可以挖掘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首先,动力锂电池毛利率降了,难顶原材料成本的新增。
其次,业绩的上升,重要来源自储能业务。
动力锂电池毛利率的下降,除了有原材料的压力外,竞争对手同样给足了CATL压力。
自从LG化学开始和欧洲车企深入合作之后,CATL的海外竞争优势已经不明显,市场只领先不到1个百分比。
而储能业务的转型,从CATL去年的财报中多次提及。
有意思的是,钠离子电池正是和着重提及的储能业务息息相关。
就目前的钠离子电池而言,其能量密度只能被用在低速汽车上。而储能电池却是很好的应用场景之一。
实际上,就目前CATL的锂电池储量,很难同时支撑起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两大业务。
一方面在于新能源汽车关于锂电池的需求急速新增,另一方面在于锂矿原料价格的不断飙升。目前,被成为"白色石油"的碳酸锂价格已飙升至10万元每吨,但氯化钠价格每吨只要几千元。
假如能加速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关于储能业务的替换,那无疑大大降低CATL的运行成本,从而和锂电形成完美互补。
这样,CATL手中又多了一枚和对手竞争的棋子。
根据CATL的预测,当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基本成型,但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200Wh/kg,基本持平当下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到时候,等到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的新一代钠离子电池出线,CATL优势将更加凸显。
锂矿告急,是时候有替代品了
除了CATL自身压力以外,外部环境的改变,迫使锂电池的替代产品早日上市。
如今,锂矿的资源危机让已经让TSLA在内的多家车企和电池厂感到焦虑。
就以我国为例,虽然锂资源储量占到全球13.2%,但由于这些锂资源开采难度大,运输难度大,所以仅有极少的锂资源是自己开采。
目前我国80%的锂资源供应依赖进口,是全球锂资源第一进口国。假如全球供应链发生改变,那么对全国电池厂和整车厂都有影响。
据央视财经报道,到2030年,全球将出现50%的锂需求缺口,这关于极度依赖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无疑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除了已知的锂资源以外,和锂电池息息相关的钴矿、镍矿资源也多集中在海外,并且被头部矿业集团垄断,原材料的价格也一直在疯涨。
所以,无论是从CATL自身或者全国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发展钠离子电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钠离子电池在国内将迎来一次突破。
无论关于公司还是行业而言,这不失为一个值得拓展的方向。
如今,汽车厂商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整车厂之间的明争暗斗,上游资源厂商的竞争才是真正"无声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