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999次 | 2018年09月04日
安徽铜陵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起火爆炸 动力电池安全不容忽视
26日晚,市公交总公司一辆开往老洲换乘中心方向的38路公交车(G13583),在五松隧道内行驶过程中,仪表盘故障灯报警(一级故障),车辆突然无法移动,并伴有电池爆裂声响和火光。驾驶员当即果断切断电源,疏散乘客,当时车内仅有2名乘客。几分钟后,车辆开始冒浓烟,稍后自动灭火装置启动将火熄灭,其间伴有爆鸣及明火。与此同时,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及消防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相关处置工作,未发生次生灾害,公交车无损坏,仅是电池部分受损。
据了解,这辆起火的38路公交车是一辆安凯电动公交车,电池配套商为沃特玛,起火原因初步判断为电池故障。从现场视频来看,现场公交车冒起浓烟,伴随有电池爆炸引起的火花。对于电池起火原因,暂不清楚。铜陵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现象是目前电动车辆常见故障之一,该公司已联系厂家做好后续工作。
电动公交事故频发,动力电池安全不容忽视
8月27日上午,涉事车辆的生产厂家、电池生产厂家等人员均到达市公交总公司开会,研究解决26日晚公交车故障着火事件。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涛介绍,当晚事件发生后,公交车被拖至公交第二停保厂进行检查,初步判断为电池故障。27日上午,公司立即通知公交车生产厂家和电池生产厂家的负责人和售后人员来到公司,召开产品事故分析会。经检查判断,具体原因为因电池故障,电池液外漏,产生酸性气体,致使电池舱压力过大,安全阀不能及时打开,导致电池舱爆裂,产生短时明火,舱内自动灭火开启,大量干粉压力推向高温电池舱,产生短时接触的爆炸声和大量烟雾。
据铜陵市铜官区政府报道,38路公交车为纯电动公交车,目前铜陵市纯电动公交车为220辆,占全市公交车总数的34%,而纯电动公交车出现事故也并非第一次。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今年3月26日,开往老洲镇方向的38路皖G13601号车行驶至金山东路露采岗亭处,车内电池组冒出浓烟,同时车辆无法行驶,仪表盘显示一级故障;6月20日皖G15636号车在临江大道公交第二停保厂充电时,车内电池组冒出浓烟;7月27日,皖G13850号车在翠湖一路与立新交叉口红绿灯处,车内电池组冒出浓烟,并伴有电池爆裂声,仪表盘显示一级故障。此类故障的表现均为短时可见明火、大量烟雾外溢。截止到目前,全国此类事故未发生其他险情,且车辆除电池舱损坏需要更换,无其他损失。纯电动公交车几个月内接连发生事故,这令部分市民关心起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有市民认为,节能减排的纯电动公交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一次意外而否定新能源车,但如何从技术和设计上进行改进,做到既安全又环保,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此,张涛表示,近日来发生故障的纯电动公交车均来自于去年12月底上牌的100辆公交车,目前,市公交总公司已要求两家厂家立刻对该100辆纯电动车进行排查检测,并拿出可行方案,力争在9月初完成100辆车的整改工作,确保市民乘车安全。
事发非偶然,牵出沃特玛电池问题
据了解,安徽铜陵的电动公交大部分为安凯客车有限公司所生产制造,而安凯客车所生产的纯电动客车搭载的电池的确由沃特玛所提供。2013年,由沃特玛牵头成立的沃特玛创新联盟成立,聚集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入创新联盟。涵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上游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储能、装备制造、整车制造以及与新能源汽车相关联的运营平台等,其中就包括安凯客车!2015年4月,一辆在深圳运营的五洲龙纯电动大巴在充电站内起火并发生爆炸。虽然在初步调查中专家表示,动力电池并未发生爆炸,但电池供应商沃特玛仍成为那次事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20强企业名单》,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在三个核心指标上均名列前三甲——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量、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销售量。根据资料统计,占据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前三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沃特玛三大企业,沃特玛排名稳居第三。
曾经风光一时的沃特玛,如今在风中摇摇欲坠!继去年底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爆出资金链断裂的新闻以来,拖欠供应商款项,资金周转不开持续发酵,沃特玛因此不得不发布公告7月起停工放假半年。
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8月26日晚披露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38亿元,同比减少46.62%;净利润亏损16.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5.5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6865元。亏损主要原因来自子公司沃特玛。
如今的沃特玛已经吊在风中垂悬,遣散大部分员工,仅维持极少数产能。而曾经沃特玛电池联盟内的成员仍在运营,所供应的车辆也仍在使用中……已经装机的沃特玛电池却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城市公交车辆的安全运行。
其实,新能源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只有暴露出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改善的方案,若搪塞责任和隐瞒真相,以一句“上述现象是目前电动车辆常见故障之一”了事,一旦市场上的车辆多起来,再亡羊补牢就完了!中国电池和新能源车企业应该清楚并正视媒体监督和消费者抱怨,否则积劳成多、讳疾忌医,就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