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376次 | 2018年09月14日
从小作坊到电池巨擘探秘
电动自行车行业整合、洗牌之风如摧枯拉朽,其核心部件的铅蓄电池企业尤为猛烈。整车企业从2010年前后的3000多家,到去年底仅剩下约396家;铅蓄电池企业从2012年国家整治前的2000家,到目前只有200家左右,其中超威与天能两家企业控制着市场约70%的份额。从小作坊起家、父子共同创业,到目前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动力电池超级规模企业,超威仅用了10余年时间。超威近几年来连续发力,脱颖而出,凭借哪些优势?超威在快速成长、做大做强中采用那些策略等一系列令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访了超威总裁杨新新。
Q:超威每年都给业界一个惊喜,发展的速度与力度让行业震撼,更让人目不暇接。据说超威从去年至今年上半年,产销规模已经稳居行业首位?
杨新新:根据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按销售额统计,截止到去年年底,超威的销售额位居国内首位、全球由2012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四位。第一位是美国的江森、第二位是爱克赛德、第三位是日本的汤浅,第四位是超威。超威成功与超威发展,看上去是偶然现象,但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原因就是,那么多人在关爱超威、关注超威、指导超威。同时,我们超威人确实做到了按照我们长兴人的话说“蛮争气”。
Q:超威从作坊式的小企业起家,成长为今天行业中的巨擘,依靠的是什么秘笈?
杨新新:超威的诞生有其偶然性。我的董事长弟弟原来是教书的,后来辞职与我父母一起干起了蓄电池,这种父子包括志同道合者在一块创业的过程,形成了超威的雏形。但超威的发展与壮大是必然的。因为超威一开始就确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长期共存”的经营核心。后来我们把超威的成功归结为超威的“和合文化”,这就是超威成功的“基因”所在。
Q:超威“和合文化”怎么来理解?
杨新新:超威的“和合文化”营造的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环境,容纳了众多志同道合者,大家可以像叠罗汉聚集在一起。这样的环境成就了今天的超威。我对超威的“和合文化”随着不断深入地研究,并求教于专家、教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近,我求教了杭师大一位教授,他对“和合文化”的理解破解了我心中的困惑。这位教授对“和合文化”解释是:“和”就是和谐,和实生物。同者不续。“和合文化”的核心是:实现了和谐,则能丰富、发展,同时接纳不同,包容差异化,则能不断增益。如果生物都是一样的,标准化的,不会有继续。超威与所属的子公司合作,因为不同又能和谐发展,这个是我们超威文化的基因。
Q:听说您把互联网思维与超威文化联系起来,让人感到很新鲜。
杨新新: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世界。超威的“和合文化”如同互联网,甚至超过互联网。大家知道,互联网不是一个直接的利益模式,而是一个平台,志同道合的合作人在共用这个平台,大家彼此珍惜、爱护,形成了“蓝海”。现在,超威所有的供应商、经销商、联合生体是很融洽的、方向是一致的,大家围绕超威这个平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这个互联网实际上就是超威。但超威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超威在这个平台上输出技术、管理、人才,甚至是提供资金的帮扶及市场。我很反对OEM的提法,因为它不符合超威的“和合文化”。尽管超威有些同志抵触吸纳联合体,但后来想通了。这些联合生产体在超威技术、管理、人才甚至是输出资金的全方位帮助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Q:超威在每一个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有些目标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的要求。
杨新新:超威已经是一个实体经济的互联网的平台,所做的一切已经超越了自身。现在,与超威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多达30多家。为什么这么做?这是超威社会的责任。
曾在2000年超威初创时,董事长周明明就提出了“致力于成为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第一大供应商”。在这个大目标下还有两条(对外说的比较少);第一条是“引领与巩固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第二条是“一定要成为行业生产与制造的标杆”。目标要求超威在各地的投资企业都要成为当地同行制造企业的标杆,并延伸到工业类的企业之中,做到长兴县委书记章根明所说的那样“没有不污染的行业,但有少污染或不污染的企业”。
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国家对老厂的标准是0.7mg/m3,新厂的标准是0.5mg/m3,超威目标是要得到0.1mg/m3,比如有组织的气体排放,远远超过了国标。2012年10月,超威提出二次创业这个概念,要立志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一家伟大的公司。实际上,超威的责任已经远远超出了超威本身。
Q:您怎样看待企业的责任与社会的责任?
杨新新:你把企业放在当下社会一个“器官”的位置,你就会履行好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超威越大,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也就越重大。因为你是这个社会当下的一个“器官”就容易理解了,或者就能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现在,仅超威员工加上代理商及其家庭就有8万多人(还不包括上下游、物流等在内人员),都在为超威努力奋斗着。我的75岁的父亲和73岁的母亲,两位老人天天在超威上上下下忙碌着,工作强度很大。作为社会的一个“器官”,你必须要履行好使命,这就是社会责任、公司发展责任、员工成长责任、生产环境责任、你对国家与民族贡献的责任。
我们做实业的一定要做点对社会与民族可以加分的事情。对待发展,超威应不局限于自身、不局限于行业。我越来越能理解三星集团社长李健熙先生所说的三星的使命是为人类作贡献,当时我看不懂。现在超威规模不断在扩大,我越发感受到,因为你是这个社会的“器官”,必须承担着社会的责任。
Q:最近浏览贵公司网站,看到贵公司已经与德国MOLL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您能否介绍一下?
杨新新:德国MOLL公司是一家拥有70年历史的专注于汽车启动与启停电池的企业。超威与德国MOLL合作彼此投缘,非常的愉快,双方谈判的过程很迅速,从开始谈项目到落实签定协议整个过程仅3个多月。事实上,超威与MOLL公司之间是强与强的联合。MOLL在启停电池上世界顶级,超威在动力电池上也做到了绝无仅有。MOLL公司目前掌握着启停电池的世界顶尖技术,而超威则刚涉足启停电池领域。两家公司是互补互利。我们在中国合资公司设在超威河南制造基地,双方资金已经全部到位。
Q:超威与MOLL合作生产启停电池为治理雾霾天气带来了福音,也为超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杨新新:确实如此。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汽车尾气的40%以上主要是停车怠速状态下产生的。雾霾不止是中国,国外也有。超威与MOLL合资合作生产的启停电池将首先考虑国内市场,并将逐步推向国外市场。就目前而言,在中国这个蓄电池行业,超威开创了国际化的先河。我们与MOLL合资合作的成功,标志着超威走上国际化的舞台奠定了基础。
Q:超威与MOLL合资合作生产启停电池采用什么品牌?
杨新新:超威与MOLL合资合作采用的MOLL品牌。最近超威已经派技术人员去德国学习了。超威与MOLL合资合作的公司,其装备全部从欧洲进口。目前,第一套关键设备已经到达国内了。
Q:与德国MOLL合作,是否给超威的股票带来重大的利好?
杨新新:股票是一个企业现状的反应,也是未来的一个展望。应该讲,超威做出这样的举动确实是对上市公司的一个利好,但关键在于超威与MOLL之间的合作。现在,超威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就看我们与MOLL共同努力的结果。目前,对于MOLL启停电池,我还不能准确地描绘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但它确实是不可估量。MOLL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大众、保时捷等德国汽车公司的优秀供应商。超威要从动力电池进入到启停电池,是发力的时候了。
Q:超威始终围绕电池在做大做强,尤其是在引进人才与研发投入上是空前的。
杨新新:超威以前、现在和将来都这样做。在动力电池方面,超威要坚定不移的继续引领与巩固行业的技术水平。超威已投入了1.7亿元扩建立了超威研究院,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引进六位中外院士;最近又与近30位中外专家、教授谈合作的事宜。当时,我与董事长开玩笑地讲,请这么多专家,花这么多钱,又不能立刻收到效果,是否有点傻。但现在来看,这个做法是有前瞻性的、正确的。
Q:由于电池的使用条件等诸多原因,电动自行车电池的退货率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超威采取了诸多的措施?
杨新新: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退货率高的问题,超威提出了“质量二次革命”的要求。我对超威管理层与各个子公司明确提出:电池使用4个月退货率要降到0.5个点以下;使用8个月(换新电池)退货率要降至1.5个点以下;15个月的退货率要达到5个点以下。当然,这个要求不是今年一步到位,而要分几年时间稳步推进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超威对电池质量的管理已经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
对待质量的问题,你要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外部看企业的内部,外部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因为企业核心存在的意义就是创造消费者,进而满足潜在与现有的消费者需求。如果这些没有了,企业也就没有必要存在。现在,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你的退货率居高不下,说明你已经损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或者说是你的产品质量还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希望值。
提高质量需要一个过程与时间的积累,还需要企业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现在,一项技术的积累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光靠一家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超威在产、学、研并举上很重视。比如我们在申报省级重点研究院时,我就汇报说,能否获得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对超威来讲是荣誉,是一种鼓舞和鞭策。给不给超威这个荣誉,超威都会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因为这是超威应该做的事。
Q:您认为超威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
杨新新:超威的未来我们聘请了与我们行业相关的“大家”与顶尖教授来把握方向。当然,超威与国外相比,是有差距的。我非常赞同从日本丰田中央研究院回国担任超威研究院副院长的柯克博士所言,超威的差距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对未来的眼光。我们能看到未来20年,而他们能看到未来50年。所以,我们在展望未来上,差距有30年。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能看到未来20年,我们要继续努力。你的眼光与高度决定了你的未来,不能轻视30年眼光的差距啊。
Q:超威在纯电动汽车用的铅酸电池上有什么突破?
杨新新:超威做给汽车用的铅酸动力电池已经做到了“双80”(速度80公里,续驶里程80公里);外观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概念,效能很好。充一次电可以从芜湖到合肥一个来回。如果是60km/h的话,超威这辆车充一次电可以行驶里程达到220km以上。
Q:现在,超威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未来几年超威的市场份额要达到多少?
杨新新:超威的发展确实有些超常规。我计算了一下,去年与2010年相比,超威的销售额增长了4.7倍,现在已经稳居行业首位。我没有考虑过超威的市场份额应该做到多大。去年超威集团召开营销大会,题目是“引领正能量,缔造新秩序”。从2011年开始直至现在,蓄电池行业出现了产能的过剩和市场的供过于求,由此引发了行业秩序的混乱和价格的下降。目前,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尽快让行业回归应有的秩序。行业乱了,对上下游都是不利的。超威这些年来一直在加速做对行业有序的工作。对于市场份额,超威并不看重,以前、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超威在这个行业不要“独领风骚”,这不符合超威的“和合文化”精神,也是不现实的,更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但这个行业原来有2000多家企业的现象,以后不会再出现。
Q:超威其它公司的合作采用什么的模式?
杨新新:经过董事会研究,从2012年4月开始,超威启动新的合作模式,通过毫不保留地输出工艺、技术、管理、市场、品牌来让联合生产体公司共享超威的成果。此举开创了整个电池行业的先河。当时我父亲对这样的做法非常担心,认为投入这多的财力、智力,这么多年积累的内化成工艺的核心技术机密丢失的话,对超威将是一大损失。事实证明,超威这样做是正确的。从推出联合生产合作模式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与超威合作的同行兄弟公司都受益了,而且这些公司运行都很好。从这一点上看,超威之所以这么做,体现了超威和合文化的核心——“合而不同,和谐发展”。现在,超威团结的主要是我们长兴的企业与企业家。超威这么做,也是为振兴长兴出力。
Q:这几年铅蓄电池一直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根子是在哪里,超威是怎么做的?
杨新新:去年5月,超威在杭州召开营销大会,我在会上分析了行业产能过剩约80%。但后来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实际产能是市场需求的2.5-2.6倍。这还不包括很多在建的项目,这让我大吃一惊。可见行业过剩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失序的状态也就无法避免了,大家都感到行业进入了痛苦期。为了缩短这个阶段的痛苦,超威向行业呼吁“引领正能量,缔造新秩序”,超威有义务与责任带领行业缩短失序,引导到秩序上来。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正式提出超威要进入品牌战略阶段,提出了质量为核心的成本领先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市场领先战略、人才领先战略。超威要从价格战中跳出来,这个行业不能再失序下去了。我对超威提出这样苛刻的要求:把电池的8个月内的退货率要降到1.5%,然后再下降到0.5%。超威所属的子公司老总都在千人大会对完成这个目标进行了宣誓。
Q:近年来电动两轮车市场在萎缩、电动三轮与四轮车在增长;超威是如何应对的?
杨新新:您的提法是有道理的。我把两轮三轮与四轮统称为电动车。我认为这个产业还没有到真正进入到成熟期,依然处于成长期,只不过离成熟期更近了。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明显感觉到一级整车市场的销量增速在放缓,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相关联。中国电动车保有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其他地区保有量较低,市场还没有被真正地开发出来,这些地区是超威的重点市场之一。
Q:新能源的锂电池受到业界内外的高度重视,超威在锂电池研发与制造上有什么动作?
杨新新:超威在锂电上已经磨了10年的剑。这些年来,锂电发展较快,但超威比较稳健,原因是锂电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完全性的问题。今年超威在小范围内搞了一次不对外的锂电高峰论坛,与锂电界人士一同研讨,大家把锂电的安全性放在首位达成了共识。我们做锂电选择的软包,其优点在于,大大降低了爆炸的风险。超威在研发锂电池正极材料上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与财力,目的就是确保锂电的安全性、比能量和循环次数的提高。现在,超威锂电的发展速度要比锂电车的发展速度要来得快。尽管锂电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替代铅酸电池的可能性不大。废旧锂电不可回收性的问题应值得重视,锂电的材料太复杂了,现有技术尽管能够分离,但成本太高,由此可以说是锂电池是一次性消费,浪费很大。
下一篇:戴姆勒联姻比亚迪抛弃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