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我国亟待加强动力电池产业顶层设计

钜大LARGE  |  点击量:772次  |  2018年10月21日  

动力电池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也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迅速发展,2017年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企业利润骤减、核心技术缺失、低端产能过剩和回收利用难等问题。就如何认清产业发展局面、破解发展难题,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专家张厚明。


记者: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


张厚明:当前,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着“兵多将少”的局面,企业利润下降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营收增幅为13.2%,较上年下滑约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7.9%,增速较上年下滑约20%;毛利率为31.4%,同比下滑1.4%。行业洗牌正在不断加速,去年年底,全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已由2015年的150家降至约100家。


这一现象背后,是跨国公司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形成专利控制。根据对最新版的国际专利分类表(IPC)检索,目前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专利数总计为3278件,均被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等企业垄断,而我国无一家企业入围。这表明,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相关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产业发展的专利壁垒尚未形成。


同时,动力电池产业面临严重的低端产能过剩状况。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2017年,动力电池产量44.5GWh(吉瓦时),高出同年总装机量8.1GWh,整体库存量约占总产量的18.2%,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仅为40%。这说明,“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产能过剩,是当前困扰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另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压力也不断增大。今后几年,我国将进入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据推算,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但目前的回收利用率却不容乐观。未来,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日渐增多的废旧动力电池,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可能引发新的能源危机。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着企业利润骤减、核心技术缺失、低端产能过剩和回收利用难这四大难题。


记者:当前影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张厚明:我认为有三大因素影响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向夹击。从上游看,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从下游看,受补贴骤减影响,许多整车制造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将成本压力直接转嫁至上游的电池生产企业。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其次,企业研发实力弱,导致产业核心技术和专利缺失。动力电池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整体研发实力偏弱,缺乏具有产业重大影响力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同时,高端人才缺乏、人才流动性大,导致研发缺少持续性。


最后,新能源汽车整车产能扩增过快,导致动力电池产业累积大量的低端过剩产能。近年来,大量资本投资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呈现惊人的发展速度,带动动力电池等相关配套产品需求爆发式增长,也直接导致动力电池产业出现低端产能过剩局面。


记者:该如何破解当前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张厚明:要解决当前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难题,建议从五个方面入手。


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建议研究编制动力电池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动力电池产业技术水平和标准化,避免由于盲目发展引发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优化政府补贴方式,由普惠补贴转变为奖优扶强,鼓励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开发海外市场,特别是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跟踪研究,选择适当的时机“走出去”。


企业层面提升研发实力。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等科创平台,加强动力电池新材料体系的开发和产业化,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企业在动力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同时鼓励、推动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生产环节降低企业成本。建议鼓励企业推进动力电池轻量化、标准化发展,在确保电池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提高同体积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直接降低电池成本。


应用环节完善回收体系。建议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对动力电池退役判定标准及检测技术、单体电池的自动化拆解和材料分选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予以财政资金扶持,并积极开展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


最后,呼吁行业加强合作与人才培养。建议推进国内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合作,推动产业跨领域协作,在电池材料、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快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打造本土研发人才团队。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