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758次 | 2018年11月22日
预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空间
行业空间预测
2020年回收量接近40Gwh,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
受益新能源车行业确定性高增长,国内动力电池出货自2014年起进入爆发期,2014/2015/2016年分别为5.9/17.0/30.5GWh,2017年实现出货39.2GWh,预计未来三年CAGR仍有望保持30%以上。一般而言,当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60%-80%,便达到设计的有效使用寿命,需进行替换。乘用车电池的有效寿命一般为4-6年,而电动商用车由于日行驶里程长、充电频次多,电池有效寿命仅约3年。我们预测2020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40Gwh,预计2022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接近70Gwh(以含金属价值量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必要性日益凸显,体现在环保要求、经济效益、资源稀缺、政策规范四方面。动力电池回收的必要性体现在三方面:
1.环保角度,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的重金属化合物、LiPF6、苯类等难以降解,可能造成严重污染。
2.经济效益角度,下游需求的持续高速增长导致钴供需格局转为短缺,钴价将高位运行并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另外参考家电回收的补贴模式,动力电池回收未来也有可能引入基金补贴,一旦落实对行业是重大利好。
3.资源角度,我国钴镍储量仅占全球1%、3.6%,全球的钴矿上游资源主要被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等跨国矿企控制,仅极少数国内企业收购刚果优质钴矿,钴资源成为动力电池及上游正极材料厂家的“必争之地”。
商业模式
先梯次利用后再生利用,以电池材料厂为核心构建包括整车厂、电池厂在内的合作生态。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废旧动力电池的利用应遵循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目前我国废旧电池梯级利用主要为示范工程形式,典型的三个项目围绕储能领域。我们认为,回收渠道是电池回收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而整车厂掌握与消费者联系密切的4S店,在建立回收渠道网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我们看好具备回收技术和先发布局优势的大型正极材料厂商,通过建立与整车厂、电池厂的合作网络,整车厂负责构建回收渠道,正极材料厂商负责拆解、提取金属后再造电池材料,然后供应给电池厂,形成多方合作的循环生态。
风险因素
新能源汽车推广不达预期;相关政策出台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预计到2020年回收市场将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回收量将超过20Gwh,2022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53Gwh(以含金属价值量计,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即将打开,看好具备先发布局优势以及回收渠道优势的电池材料厂商,通过与整车厂、电池厂合作,打造电池材料再生利用的循环产业链。
上一篇:分析电池内部的自热效应
下一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产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