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煤城”鸡西转型开发石墨资源 建设锂电负极材料项目

钜大LARGE  |  点击量:1583次  |  2018年12月17日  

2016年2月4日,立春。被几轮强冷空气肆虐过后,气温开始逐渐上升。在东北边陲一座小城的市中心,一座商场前人头攒动。当天是腊月二十六,置办年货的浪潮正值顶峰。

随着气温的骤然回升,路面上的积雪开始融化,路面泥泞不堪。不过人们的心情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打折,伴随着商场里传统的红色装饰,到处充斥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然而,很少有人能察觉到,对这座城市而言,寒冬并未结束。

这座坐落在黑龙江省东南角的城市,名叫鸡西,东边与俄罗斯接壤。在可以回顾的几十年间,煤炭一直是这座城市赖以生存的根本。鸡西与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并称为黑龙江的“四大煤城”。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以及与之相关的焦化、发电、钢铁产业是这座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如今,一场自内而外的颠覆性变化正在这里悄悄孕育着。

产能过剩的压力

对于鸡西市这个边陲小城而言,煤炭行业的发展几乎决定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经历了2005-2011长达7年的“黄金时代”后,煤炭行业开始步入寒冬,煤炭价格被拦腰砍断,甚至出现了“量价齐跌”的惨烈景象。

煤炭行业进入“铁锈时代”,开始令这座在经济上十分依仗煤炭资源的小城不堪重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鸡西市2012年的原煤产量为2576万吨,而这一数字在随后两年不断下降至2014年的1715.8万吨。同时,全市煤炭基础产业产值也由2012年的181亿元跌至2014年的115.8亿元,下降约36%。

在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去库存、防风险、降成本、补短板被正式定调为2016年五大任务。被放在五项任务首位的“去产能”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产能严重过剩的煤炭和钢铁行业。

在国家政令出台之后,这座城市迅速行动。“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就在开展小煤井的关闭整合,要求在今年全部结束。”鸡西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李安(化名)向记者透露道。

李安向记者介绍道,政府负责整顿的主要是私人煤井,将原来要求9万吨的最低产量提高到15万吨,不能满足要求的便会被关闭。

然而在鸡西,龙煤集团的转型才是重中之重。数据显示,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2014年的煤炭产量为1336.1万吨,占全市煤炭产量的近80%。作为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去产能的举动更显得举足轻重。

现在,煤炭行业的整体衰落使得整个龙煤集团的路举步维艰。

“矿务局最近一次发工资就是九月,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一名普通职员向记者透露道。

该员工口中的“矿务局”就是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的前身。2004年,龙煤集团正式成立并重组了鹤岗、鸡西、双鸭山和七台河“四大煤城”的矿务局,并掌握绝大部分优质煤矿。但当地仍然将“矿务局”的说法保留下来。

在煤炭行业开始衰落之前,“矿务局”曾经极度风光。在这座小城里,有两个省重点中学,一个是鸡西市第一中学,另一个是矿务局第一中学(后改名为鸡西市实验中学);有两所综合型大医院,其一是鸡西市人民医院,另一个就是矿务局总医院。

从教育领域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医疗领域的医院,“矿务局”在这座城市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便可见一斑。但今时不同往日。春节假期还未结束之时,一条消息在鸡西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内被疯狂转发。消息的内容是关于矿务局的医保卡在鸡西市各大药店都不让刷卡买药,药店给出的理由则是矿务局不给药店钱,甚至欠钱。

后经记者向在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工作的员工查证,目前有几个大型药店拒绝刷矿务局医保卡进行支付,但也有允许的。然而,龙煤集团目前的处境却可以从中略知一二。

伴随着煤炭行业的整体衰落,从2012年起,龙煤集团开始连年亏损。公开报道称,龙煤集团2012年净亏8亿元,2013年亏损扩大到23亿元,2014年亏损接近60亿元。2015年前8个月,龙煤集团同比减亏11亿多元。截至2015年6月11日,龙煤集团落地煤积压资金已达10亿元。

面对巨额亏损,龙煤集团也终于开始采取行动,并决定从削减人员这一步骤开始。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人员分流的初期计划是分流2.3万人,其中鸡西的指标是5500人,现在已经基本完成。分流人员的去向主要是市里的一些闲置岗位,包括环卫、协警等工作。

鸡西的新希望

在去产能的动作逐渐加大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由盛转衰似乎已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势在必行。幸运的是,伴随着煤炭一同深埋地下的还有另一种资源--石墨。而这种资源又在习近平主席参观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国家石墨烯研究所之后变得十分火热。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晶质石墨资源储量、产量及出口量第一大国。黑龙江已探明储量12.92亿吨,平均品位9.15%,占全国59.11%,而鸡西已探明储量占到黑龙江省的51.24%。

对于石墨资源的开发之路也并非畅通无阻。记者在从哈尔滨到鸡西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同样身居“四大煤城”之一的鹤岗市在路边的广告牌上也在积极推广自己的石墨资源,打出了“中国石墨之都”的称号。

“中国石墨之都的称号确定是鸡西的,这个是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的,我们的石墨储量是亚洲第一的。鹤岗确实也有石墨矿,但就品质和开采难度上来看,鸡西的石墨品级更高,埋藏浅,开采起来也比较容易。”李安向记者解释道。

李安向记者介绍,鸡西市对石墨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布局从2010年便开始起步。鸡西市在2015年末处理矿石能力350万吨,石墨选矿能力达到30万吨。深加工产品产能8.2万吨。预计2015年石墨产量22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其中:精矿粉产量18万吨,实现产值8.5亿元;深加工制品产量4万吨,产值4.5亿元。

对于这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消耗殆尽听起来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事情,特别是在已经有过前车之鉴以后。这个问题也正是李安所担忧的。

“从现在已经探明的储量和开采速度来看,石墨资源开采百年是没问题的。但是石墨与煤炭不同。煤炭的使用是大规模的,但石墨的使用往往只是一小块,因此对于资源的依赖其实很小,更主要的是技术。这也是我们想要走深加工这条路的原因。”李安向记者解释道。

2010年,鸡西市开始筹划建设石墨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5平方公里,包括恒山和麻山两个石墨产业园,现已开发利用6平方公里。鸡西市先后引进了北汽集团、中国宝安、香港浩市等国内知名企业,仅2015年就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7亿元的北汽锂电负极材料、10.5亿元的贝特瑞锂电负极材料等20余个深加工项目。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石墨生产企业32户,其中:石墨采、选企业23户(单一采矿企业3户;单一选矿企业9户;采、选合一企业11户);深加工企业9户。

数字上的精彩并没有打消李安的顾虑。“虽然现在已经引进了一些大企业,但是目前国家对于地方招商引资的政策倾斜越来越少,招纳企业入驻也十分困难。除此之外,企业研发出的技术还是他们自己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把人留住。但气候、交通这些因素都会对招人留人形成阻碍。”李安说道。

是去是留?

在这座边陲小城里,被逐渐掏空的不仅仅是各种资源。比这更危险的是,人才正在逐步流失。

“刚毕业的时候也出去看了看,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作,我水平也一般,就回来了。日子,就这么过呗。”本科毕业后,严方听从家里的安排进入龙煤集团下的洗煤厂工作,如今工作了两年多,已经成为了车间里的小领导。

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严方向记者说道:“我们这儿根本招不来什么人,大学生很少也愿意回来的。不过龙煤集团有一些委培的项目,让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也回来工作了。”

严方口中的“委培项目”就是龙煤集团出钱资助一些家境不是太好的学生上大学,并与他们签约规定毕业后需要在龙煤集团工作10年。而严方选择回来则是因为他的父母都在龙煤集团工作,给他找了个相对不算辛苦的岗位。

与严方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他的高中同学箫柳。“肯定不会回来了。家里面的交通太不方便了。我从上海飞到哈尔滨只要两个多小时,从哈尔滨回家这段最快也要5个小时。”萧柳向记者说道。

萧柳在本科毕业后就开始了工作,先是在北京的一家4A广告公司工作,一年前则跳槽到了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一直到现在。“回哈尔滨我都没想过,家里这边的气候条件太差了,空气和水质都不好。等我结婚了,就把我父母也接到上海,医疗条件好,对他们养老也是好事。”萧柳坦言道。

实际上,萧柳所做的选择也正是大部分从这个小城走出去读书后的人所做的选择。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人口每年净流出180万。东北三省的老年人口占比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和青壮年人口占比又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东北地区,年轻人口的外流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刨除气候、环境、交通等一直存在的因素外,经济的衰退无疑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

根据2015年全国各省GDP总量和同比增幅的数据显示,东三省的表现不容乐观。辽宁省以3%的增速成为全国倒数第一,而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5.7%和6.5%的增速也同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后半段。

“我想出去闯闯。”说出这句话的林昭是鸡西市一家事业单位内的公务员。高考时,她以不错的成绩考到了重庆的一所重点本科院校读书。但毕业后,她跟家里人协商决定回到鸡西并参加了公务员考试。

“当初回来的时候就不甘心,完全是为了离父母近一些方便照顾他们。但是回来之后真的太失望了。工作的内容无聊不说,跟父母在一起摩擦也不少。看着同学在外面天南海北地玩,再想想自己挣的这么点死工资就很烦。总想着要出去闯闯,但是考到这个单位来也不容易,又不想就这么放弃了。”林昭向记者坦言道。

“是去还是留”是几乎横亘在这里每一个年轻人心上的选择题。而如何想办法留住人,则是对于这座小城的一道难题。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