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格林美投资3.6亿加码新能源动力电池

钜大LARGE  |  点击量:1172次  |  2018年12月19日  

在大举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后,格林美(002340)拟投资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原料生产线。

5月30日晚间,格林美公告称,其子公司荆门格林美拟投资3.58亿元,用于建设年产4万吨车用动力电池原料硫酸镍生产线,以满足公司镍钴锰(NCM)与镍钴铝(NCA)材料战略发展需求原料以及未来车用动力电池材料市场的需求。

一位要求匿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下游需求向暖,国际镍库存有望进一步化解。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镍企的转型、减产,而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对镍原料需求高涨,供需不平衡有望带来镍价的一次关键性上涨。

新能源电池市场缺口巨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井喷。今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该人士预计,在政策、市场双利好的环境下,预计2016年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有可能增长一倍,达到50万辆以上。而到2020年,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虽然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的投资建设一直高涨,动力电池原材料产能在继续扩大,但是依然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特别是硫酸镍原材料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上述业内人士介绍说,1kWh动力电池大约需要用到2.3~2.5kg正极材料,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容量20~30kwh进行测算,则至少需要40~60万吨的高纯硫酸镍晶体。

三元材料“高镍低钴化”

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而言,资源占用小、性价比和安全性高、续航能力强的材料具备明显优势。公开资料显示,三元电池材料是制作动力锂电池的新型材料之一,具备上述优势,且已被国家列入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以特斯拉三元材料镍钴铝(NCA)为代表,已经被视为未来动力锂电池的新一代正极活性物质,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三元材料在动力领域安全性的逐步成熟,以及消费市场对于续航里程需求的提升,北汽、江淮、吉利、奇瑞、长安、众泰、中华等都推出了使用三元材料的新能源汽车,三元材料将逐步成为主流。行业数据显示,从目前情况看,2015年三元材料电池市场规模约1.4GWh。2016年三元材料电池市场预计增长将达到274%,即5.2GWh,对应市场规模过100亿元。

而作为三元动力电池生产的核心关键材料,正极材料对锂电池的比容量、安全性、稳定性、循环寿命、生产成本等主要指标起到决定性作用,占电池原材料成本的40-46%。随着国内的多元动力锂电池的生产、测试标准的出台,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正极材料逐渐朝着能量密度更高、电池模组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

“研究表明,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材料的晶胞参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即镍含量越高,电池的容量越高。”上述人士介绍说,采用高镍低钴的结构可大大降低材料的成本,成本驱动将推动三元材料向高镍低钴的结构发生转变,“为尽量降低成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要求,国内产品工艺领先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都纷纷开始研究、生产高镍的三元材料,当前特斯拉使用的NCA三元材料就是典型的高镍低钴的代表。”

镍价呈现筑底趋势

三元材料的“高镍低钴化”,使得镍在电池材料中的使用量会日趋增长。而与新能源动力电池对原材料硫酸镍的巨大需求并不匹配的是,近年来,国际镍价却在持续下降。

一份研报中透露,过去三年全球镍金属库存量逐步上升,而实际需求端改善乏力导致金属价格下跌。从全球镍金属库存量来看,随着2012-2014年投产的镍金属冶炼加工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最近两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断下滑在镍金属需求端造成的挤压,全球镍金属库存量不断上升。以LME在全球的三大镍金属库为例,其库存量从2012年的11万吨已上升至目前的33万吨,相应的,镍金属价格在三年中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

伴随着镍价的下跌,导致相关企业效益不佳,国内镍企也在纷纷谋求转型、减产。例如华泽钴镍(000693),该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电解镍、硫酸镍及副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有色产品的经营贸易。由于2015年度镍行业持续低迷、镍价创12年来最低导致产品售价大幅下降,该公司2015年净利润亏损1.55亿元,同比减少171.2%。另一家A股公司ST吉恩(600432),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镍盐公司和仅次于金川集团的第二大电解镍公司,因市场行情低迷影响,公司近年来效益不佳,2015年净利润亏损28.7亿元。

除国内镍企基本停建新产能之外,麦格理在4月的报告中预计,2016年全球镍减产及折损的量共计有19.2万吨,期间将有12.9万吨的新增产量释放,合计全球将有6.3万吨的净减产量,加之不可控及阻挠因素导致的4.4万吨的额外折损,该行预测2016年全球镍产量将同比下滑3.8%至190万吨。

一方面是原材料的减产,另一方面又是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巨大需求,这一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将为镍价上涨提供较大空间。有研究表明,镍价后续走势受到实际需求改善、镍“创纪录库存”进一步消耗等因素影响,镍价回调整理充分后仍可能会逐渐震荡走升。上述行业人士也认为,沪镍走势波动性可能会较前期进一步增加,镍价应已进入筑底回升阶段。

抢占动力电池市场高地

事实上,格林美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废电池、钴镍废物到电池材料的产业链,储备了单元系、多元系电池材料的相关技术,已经申请了十余件发明专利,可以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格林美于2013年定增募资建设年产5000吨镍钴锰三元前驱体材料及2000吨大颗粒球形氢氧化钴材料;于2015年定增项目实现凯力克公司的全资化,拥有年产7000吨四氧化三钴及5000吨镍钴锰酸锂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能。

此外,公司还增资扩股取得余姚兴友65%的股份,新增4000吨三元动力电池前驱体材料产能。并拟投资3.16亿元建设年产10000吨镍钴锰(NCM)、年产10000吨动力电池用镍钴锰酸锂以及年产5000吨镍钴铝(NCA)项目;计划新建5000吨氢氧化锂及5000吨碳酸锂锂回收电池材料项目。

“电池材料已经成为公司核心业务,通过并购与新建双管齐下,打造了由废旧电池到各种电池原料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料中规则品种齐全、规模较大的核心制造企业。”格林美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与国内外知名电池制造商企业展开合作,正在不断占领市场高地,“公司动力电池材料进入新能源汽车与车用动力电池主流产业链,构建全循环产业链,实现了全面进军动力电池材料市场的大格局。”

2015年,格林美与全球最大锂电池制造商三星集团及韩国ECOPRO展开在电池材料研发技术、产品供应、材料检测评价、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循环再造动力电池材料打入国际供应链。2016年初,公司与远东福斯特及天津捷威签订12亿元合同大单,使得公司电池材料进入动力电池材料市场。2015年,格林美电池材料板块营业收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24%,较上期毛利贡献额增加9464万元;电池材料营收占营业收入比重近30%。

而此次格林美拟投资4万吨车用动力电池原料硫酸镍生产线,也是基于自身在电池原料与材料领域形成的废旧电池与镍钴废料回收体系与循环再造技术优势,以及并购凯力克后形成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原料制造的技术优势、产能优势与市场优势。

格林美方面表示,该项目有利于公司快速拓展车用动力电池材料的产业链和产能规模,满足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车用动力电池原材料的巨量需求,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核心制造基地,大幅提升公司在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