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90次 | 2019年01月07日
盘点2018年锂电行业五大关键词
回顾2018年,随着政策的逐步退出以及转向,市场资金选择有所偏好不盲从,外资企业也在政策转向之际进军中国市场在这些背景下,电池企业承受不住资金压力,倒闭潮涌现;与电池企业倒闭潮相应的,是高企的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以及动力电池的报废潮。2018年,行业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额度高镍三元,但在过程中,安全性应该放在第一位。
倒闭潮涌
2018年,随着政策转向,资本投资偏好优质标的,……锂电行业涌现了洗牌后企业倒闭出局的浪潮。
今年以来,沃特玛债台高筑达221亿元,董事长股份遭冻结;猛狮科技现金流紧张,银行账户被冻结,虽然最后找到了国资背景资金入驻,但要复产也是2019年的事了;银隆拖欠货款引供应商不满……大的动力电池厂都难熬,其他没有订单,没有稳定合作客户和庞大资金链支持的企业更是在苦苦支撑。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产业链最真实的一面。受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倒闭的影响,相关的材料及设备企业的供应商讨债不时见诸报端。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随着外企进军市场,竞争加剧,这个倒闭浪潮还将继续。
“跌跌”不休
在走下坡路的不仅有动力电池企业,还有原材料的价格。
整体来看,动力电池原材料采购价相比于去年低了20%-30%,主流材料企业的毛利率也在走低。
正极材料材料方面,电池用的磷酸铁锂材料由2018年高位的9.4万元/吨的价格,下跌至低位约6万元/吨,同比下降近38%;导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17万元/吨降到8.7万元/吨,降幅达48.8%。三元材料NCM523从近23万元/吨下跌到低点17.5万元/吨,相较于年初下降23.9%。
隔膜方面,中国湿法基膜价格在2.2元/㎡左右,干法单拉基膜价格在1.6元/㎡左右,干法双拉基膜价格在1.3元/㎡左右。整体下降幅度在20%-30%。
电解液方面,从高位的4万元/吨,降低至地位2.6万元/吨,最低时甚至才卖1万多元/吨,跌幅吓人。
回收利用
2018年,除了企业的倒闭潮,还有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的汽车动力电池的“报废潮”。
在这之前,还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政策法规出台,为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的公布,业内关注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提前布局梯次利用的企业势必抢占有利位置。在梯次利用方面比克电池、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国家电网等已率先布局;材料回收方面则有邦普、格林美和豪鹏等企业。
高镍量产
2018年以来,高镍三元趋势就慢慢明晰。市场与政策推动三元材料成主趋势,而此前钴价的高企更是帮高镍三元电池量产打了漂亮的助攻。
2018年,众多企业深入布局三元材料,其中就包括了杉杉能源、当升科技、厦门钨业、格林美、科恒股份等。
国内三元材料龙头企业当升科技今年实现811正极材料量产。
在5月的新品发布会上,比克电池副总裁王潘表示,2017年初,比克电池已成功研发出18650-3.0Ah产品,公司在国内率先发布并实现量产。预计未来两年,18650电芯将突破3.0Ah达到3.3Ah,达到18650体系的极致性能。据悉比克电池生产的高镍811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江淮、上汽大通、北汽新能源、小鹏、云度等电动汽车的相关车型上,车型均已入围新能源推荐目录。除了比克电池之外,力神电池、鹏辉能源等企业也实现了NCM811小批量生产。
安全第一
据统计,2018年,国内外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故超60起,涉及到乘用车、客车、物流车等不同车型。
在8-9月,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和视频不断出现,特斯拉、威马汽车、力帆汽车、铜陵公交、佛山公交……自燃事件再次将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究其原因,大部分最终都指向了动力电池。在车企提倡降成本,维持利润的背景下,降低汽车电子零部件,尤其是动力电池的成本,可能是酿成危害的源头。盲目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转嫁给消费者来买单。因此,安全第一,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更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电动车的第一责任。
上一篇:多个国家发力锂电池、氢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