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燃料电池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点吗

钜大LARGE  |  点击量:645次  |  2019年01月17日  

尊敬的衣院士,尊敬的欧阳院士,感谢给我这个交流的机会。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可能各位没听说过,我们是一个成果转化机构,我们的使命就是怎么把技术变成产品、最后变成商品,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怎么把相对不完善的技术如何快速的商业化让它赚钱,然后再进一步的驱动这个技术进一步往前走,这是我们院的使命。


关于氢能,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在欧阳院士的具体领导下,在建秋教授的具体指导和具体支持之下在进行的。我想说的是,燃料电池发展到今天都是汽车行业在推动,我记得2004年我在工研院的时候,那时候清能华通是欧阳院士支持的,2013年把清能华通改成了亿华通,决定用资本驱动的方式推动燃料电池的发展,那个时候觉得风口到了,所以2013年清能华通改成了今天的亿华通,进入新三板,决定用资本驱动它发展。2015年的时候,我记得欧阳老师、邱校长、清泰主任三个人,我请三位领导吃顿饭,来说燃料电池已经到了商业化的风口了,那时候清泰主任饭前与我谈了很多为什么燃料电池有前途。2017年的时候,就是去年,在百人年会上我发表了一个比较激进的观点,就是说最终燃料电池会等同于内燃机的成本,当然后来那个现场临时直播文虽然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不能完全准确的表达,但今天我更加坚信燃料电池成本会降至内燃机相同的成本!今天我想说的,燃料电池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它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第一,我们今天谈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高度我认为要拔高。尽管万钢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也把它拔的比较高了,我认为高度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拔高,为什么?因为燃料电池汽车只是氢能源的一种实现形式,氢能源将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氢能源将颠覆两个行业:一是会颠覆交通,交通里主要是汽车,汽车占90%以上;二是会颠覆能源,因为可再生能源和我们传统能源的应用,中间氢能是最好的连接点。我们国家去年是82.7万亿的GDP,汽车和能源两个行业都超过了10万亿,再加消费电子、房地产,四个行业是40多万亿,氢能将颠覆两个10万亿行业。所以我觉得,氢能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重要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第二,中国的经济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跟氢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数量型增长阶段,中国的经济特征顺应全球分工与分享,这就是WTO带给我们中国的红利,为什么会是全球分工与分享呢?因为在传统的产业链里面,中国从最底层产品开始做,把所有产品都做得成本很低,比如消费电子可以把今天的手机做的非常便宜,做便宜了全球人民都可以享用这些现代技术的进步的成果。再进一步,中国从终端产品开始向产业链往上做模组,做完模组后现开始做芯片了,不停的往上攻击,于是问题就来了。过去为什么我们和美国人可以很好的相处呢?是因为产业链不断变大,价值不停上移,他们干的活越来越少、赚的钱越来越多,比如他原来做消费品,不做了,做模组,模组后来做芯片,但赚的钱是一样的甚至更多!我们国家是干的活越来越多、挣的钱也在增加但增加的不多,所以是全球分工与分享的时代,这是数量增长经济,是长胖。今天不行了,长胖长不动了,于是我们就往产业链上游争,争到到芯片了,那发达国家就可能没事干了。所以经济质量增长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的破坏与重塑,就是你要破坏这个产业链中间的核心部分了,然后进行重塑,这就要打仗了。所以中美贸易战我觉得不打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增长,就意味着美国人没事做了,就意味着发达国家在传统产业链上会走向灭亡的命运,不打怎么可能呢?


所以,这个时刻,当然WTO红利时代结束了,发达国家要自我保护了,全球市场会碎片化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中国能不能有志气创造新的巨大的产业链,别在老的产业链上去打仗,去引领全球有没有可能?比如说像高铁这个体量不大的领域我们就做到了,这件事情引领了全球,中国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什么产业链是可以的呢?氢能。氢能的影响会涉及到全球GDP超过1/4的额度,所以这个产业链是具备推动我们国家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同时继续和全球进行分工与分享的领域,就是不用打仗的领域。所以,我们在传统产业链上是非打仗不可的,但是氢能产业链上一定会引领并全球合作的,全球的合作我们靠什么呢?第一,靠我们并跑甚至领跑的技术,第二,靠我们巨大的市场规模。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就要说,氢能要从能源的角度去看待氢能,不能仅仅从汽车这么一个交通工具的角度去看待氢能。如果从能源格局的高度去看待氢能的话,汽车只是一部分,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比如想规模化怎么规模化,规模化的重点不在汽车上,规模化的重点在储能,一个中型风电场的储能所使用的燃料电池功率总量相当于1千辆公交车,1千辆公交车多费劲,但一个风电场的市场更容易开拓,更容易规模化。所以我自己觉得,从燃料电池规模化降成本的角度、可能储能更重要。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中国发展氢能,特别是燃料电池汽车,我们有“三长两短”,我们有三个长处是外国人没有的:


第一,我们有丰富廉价的氢能资源,这是非常适合于我们首先引领全球的。我到日本、韩国、德国、挪威、加州这些地方去看加氢站基础设施的时候,大约他们平均氢气的最低使用成本8美金,加氢站还不挣钱。中国的工业副产氢气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了4美金交给用户,制氢、储氢、运输氢是可以挣钱的,全环节都可以盈利的。4美金就是30元人民币,40元人民币和60美金的油价等同,30元人民币就意味着比柴油要便宜了,今天是可以做到的。仅仅一个氯碱行业100万吨的工业副产氢气,可以供200万辆汽车使用。氯碱算小的,还有焦化厂、钢厂,我们现在大量的石化厂的脱氢装置,更加巨大。所以这个资源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谈交通,只谈车不谈它吃的东西、不谈它的“粮食”、不谈它的运营费用是不行的,必须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来看待氢能汽车的发展,必须是能源+车,包括最后的使用方式、解决方案,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最近派了16个人、两个组进驻京东、进驻菜鸟等物流公司来研究氢能在物流车的使用场景,究竟切入口在什么地方。我们调研的结果:第一是物流车;第二是公交车,公交车拉动力没有物流车大,碎片化的政府市场不好做。第三是增程式的小轿车,就是出租车的增程,平时都是用电,跑长途或者某一个关键时刻起动氢能源,因为他们的换车点几乎很固定,有少量的加氢站就可以了。第四是大卡车和固定区域车辆。我们有巨大的商用车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也是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的。我们刚刚调研完,像京东在北京有4个分拨中心,比如顺义的分拨中心600多辆物流车,一个加氢站可以每天2吨的氢气用量,这样的加氢站怎么能不盈利?商用车这个巨大的市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


第三,补贴力度很大,我自己觉得现在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可以让FCV燃料电池汽车和普通的物流车、公交车几乎会等价了,再过两年如果补贴不变也许会倒挂起来了。


这“三长”决定了燃料电池商业化将首先在中国会发生,而且中国将会引领全球,氢能对中国经济格局就会产生巨大影响!我向陈部长汇报后,他就总结了一下,我觉得这个总结的非常好,他总结了“一核两大”:第一,既然要引领全球,要高度关注核心技术的掌握,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卡脖子这个事就解决不了;第二,一定要大行业,大行业才有牵引力,说这个多大?会颠覆中国两个超过10万亿的行业;第三,大协作,要和全球进行协作分享。他总结的我觉得非常好,我们也在按照这个基本的思路规划氢能发展的路径。


“两短”: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第一,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中国的氢能是从小公司开始的,几乎全是创业企业,从技术部门发动的。我们现在大企业进来时间还很短,但是日韩是大公司发展的,所以我们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成本降不下来,一个进口的空压机几乎相当于人家整个动力系统的成本,这是不可以的。


第二,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差距大,动力系统的膜电极,空压机,氢泵以及储氢瓶,加氢枪和软管等加氢站的关键部件都是进口过来的,高压氢用材料这些东西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安全性隐患巨大。如果一个加氢站炸了,我们这个行业麻烦就大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氢能源太热了,我们一定要慎重稳健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有个氢能联盟,是神华牵头的,工研院也在推动,今天终于把中石化和中石油推动起来了,因为油氢混合站是中国的方向,而不是单体加氢站,中国的土地这么贵,一个加氢站下去怎么受得了,所以油气混合站是未来。中石油、中石化终于开始干这个事了。中石化在北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油气混合示范站,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说安全放第一,1千万、2千万投资都是次要的,千万别出事情。所以我自己觉得这块一定要慎重,氢能的安全性本上是比气柴油要好的,但是弄不好来一次事故,出次问题,就把这个行业给毁了,所以我自己觉得这是第一要慎重的!第二,目标一定要定得高,我认为动力系统是可以做到每千瓦时60美金的,这个比建秋老师说的要更激进,我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所用材料重量算了一下,规模上去了就可以做到;第二,铂载量,我们做商业化的不怕铂载量大,因为铂是可以不卖的、可以回收的、是硬通货,可以可以用融资租赁方式解决的,我们用商业模式可以解决很多技术商业化问题,我们的能源现在已经到4美金了,所以燃料电池成本目标对大规模商业化非常重要的,这个目标就是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不要补贴了,我们不需要补贴依然可以商业化,那时氢能将飞速发展!


谢谢!


附:


朱德权,1965年出生,湖北随州籍,现任北京信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德汇电子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朱德权同志积极投身经济建设,领导及创办多家企业,于1997年参与负责组建清华同方并上市,1998年重组诚志股份并上市,2001年8月创办信汇科技。信汇科技作为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所孵化的高技术企业,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设有10家子公司,在美国、印度设有办事处,集团总人数在1000人以上。


而且在其所投资的领域,都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信汇科技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药品非洛地平在国内具有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是我国控缓释制剂产业化技术最全面的公司,是全球第二家拥有完整渗透泵技术的企业;石药信汇(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头孢抗菌素医药中间体供应商,占据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北京天智航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从事骨科机器人及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研发与生产的公司;北京键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PEG生产商,为全球制药与医疗器械领域的客户提供PEG及PEG化产品;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企业。


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朱德权先生在嘉兴港区成立了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2008年投资9.8亿元人民币建设5万吨/年丁基橡胶生产装置,2012年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设7.2万吨/年卤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2013年7月在嘉兴科技城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浙江德汇电子陶瓷有限公司,年产20万片氮化铝陶瓷电路板。年产5万吨丁基橡胶生产装置自投产以来,为国内提供丁基橡胶逾9万吨,实现销售额25.6亿元人民币,上缴利税4633.96万元人民币,推动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产业升级与自主发展。


朱德权先生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高度重视员工的利益和需求,按照《劳动法》等规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实现劳资关系和谐;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规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耗资1050万元邀请杜邦公司做安全咨询,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和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等的规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开展节能减排,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支持企业党群工作,于2009年10月成立党支部,2011年10月成立工会,2012年4月成立团委。


朱德权先生同时也积极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考虑到石化装置易燃易爆,毒害性、腐蚀性强等特点,配合嘉兴港区成立化工园区专职消防队,为嘉兴港区消防大队捐献一辆价值143万元的消防车;在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捐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15万元;在河南化校冠名设立信汇奖学金,每年给予4万元的奖学金;分别在每年的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慰问乍浦当地学校、敬老院、公安消防等,送去企业的一份祝福和关怀;同时关心关爱公司员工,针对困难员工,送出企业和作为公司领导的关怀,并根据需要组织员工开展慈善捐款活动等。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