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如何真正保护你的手机电池

钜大LARGE  |  点击量:700次  |  2019年01月21日  

相信大家对新到手的手机时都会十分爱惜,或者已经在网上搜索了一遍该如何保养手机之类的资讯,下面是针对时下一些对电池保养的错误说法的一些解析。


新电池的激活


讹传一:新电池应该用循环充放电的方式来激活电池的性能。


真相:准确地说上述说法并不是谣传。电池从出厂到用户手中存在一个时间差,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对于时间差较长的电池,其电极材料会钝化,因此厂商建议初次使用的电池最好进行3~5次完全充放电过程,以便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但通常厂商都没有注意提醒消费者,这里所说的完全充放电不应该是深度放电,而应该控制在5%~8%既可。否则一块新电池很有可能会报废。


“前三次”充电

过针刺 低温防爆18650 2200mah
符合Exic IIB T4 Gc防爆标准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讹传二:当一块新电池买回后,最好进行三次循环充放电,充电时间应该超过12小时,以便激活电池最大效能。


真相:镍氢电池为了达到最完美的饱和状态,需要经过“补充”和“涓流”过程,这个时间一般在5小时左右。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将其深充电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一旦充满,电池内部的保护电路便会自动停止充电,因此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也没有实际意义的。


有人曾用手机做过试验。在用旅充充电器将电池充满后,转用座充充电器来确认电池的饱和程度。当他发现座充充电器仍然对电池进行充电时,便认为电池仍未达到饱和状态。其实这个测试方法欠缺严谨。原因在于,座充充电器的指示灯并不是检测真正饱和与否的惟一标准,座充充电器的基准电压不一定等于手机的基准电压,因此当手机认为电池达到饱和状态时,座充充电器也许并不这么认为,依然进行充电,但是否充进去,就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最佳状态


讹传三:只要充电电池使用得当,就会在某一段循环范围内出现最佳状态,达到最大容量。

无人船智能锂电池
IP67防水,充放电分口 安全可靠

标称电压:28.8V
标称容量:34.3Ah
电池尺寸:(92.75±0.5)* (211±0.3)* (281±0.3)mm
应用领域:勘探测绘、无人设备

例如早期的镍氢、镍镉电池,如果使用得当,定期维护,会在10~200个循环点中达到其容量的最大值(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在循环100次后,容量有可能达到1100mAh)。


真相:这种说法在日系产品电池中比较常见,在其技术规格书中的循环特性图中通常可以看到。然而对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而言,这种循环的峰值现象是不存在的。因为锂离子电池从出厂到报废,其容量的表现为循环一次少一次,从未出现过容量回升的现象。也许有朋友会问,某些ThinkPad笔记本用户通过深放电,可以恢复电池的容量。实际上那只是测试软件的错误检测而已,电池的实际容量根本没有提高。


锂离子电池到底有没有最佳状态?答案是肯定的,这跟其所受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在25℃~40℃的环境下会表现出极好的性能。而到了低温或高温状态,其性能就要大打折扣了。例如你在室外阳光直照的情况下使用笔记本电脑,就没有在室内使用的时间长。


容量


讹传四:两个标称容量相同(例如800mAh)的电池来说,如果一个实际测得容量为860mAh,另一个为805mAh,那么860mAH的就一定比805mAh的好。


真相:一般而言,不同型号(不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容量越高使用的时间也就越长。如果抛开体积和重量等因素,当然是容量越高越好。但对于两个标称容量相同(例如上例)的电池却未必。因为实际容量高的那个电池,很可能在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用于增加初始容量的物质,减少了用于稳定电极的物质。其结果就表现在循环了几十次之后,容量高的那块迅速衰减,而容量低的却依然坚挺。国内许多厂商为了缩减成本,扩大销量,往往就采用了这种手段来生产高容量电池。用户在使用半年后就会发现工作时间大为缩短。总之,提高容量的代价就是牺牲循环寿命,厂商不在电池的材料上下文章,是不可能真正提高电池容量


电池的保存


讹传五:充电电池如果不使用,应该放光了电再保存。


真相:其实不仅仅有上面提到的谣传,锂离子电池到底该充满了保存还是放光了保存肯定会让很多人感到迷惑?这一问题的解答要从其先天性的缺陷谈起,那就是“老化效应”。锂离子电池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不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永久性的丧失,这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自出厂时便开始了它们的衰竭历程。不同的温度及饱和程度下老化的幅度也是不同的,具体幅度可见表所示。


由此可见,存储温度越高、电池充的越满,容量的幅度就越大。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长期保存,用户应当将其电量控制在40%,并存储在15℃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即可。至于那些镍氢和镍镉电池则不存在这一“老化效应”,长期储存后只需进行几次完全充放电即可恢复其原始容量。


充满电后续充


讹传六:对电池充电时,冲电充满以后再续充1~2小时,这样做有利于增强电池的饱和度。


真相: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品质合格的座充充电器会在充电完成后自动关闭充电电路,没有电流,即使电池在座充上放置10小时也是无济于事。目前绝大多数手机充电器均采样这样的设计。因此当绿色指示灯亮后,直接将电池拿下来使用即可。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电池没用完就充电会影响电池的寿命或容量吗?


首先先直接回答问题: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


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对于手机的使用场景来说:


过充:电子设备有电路保护,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过放: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体上而言,尽量不要在电量20%以下使用手机,特别不要在5%电量以下使用手机,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


低温:主要是指低温充电危害很大。电子设备一般也都有保护了(iPad在低温下是充不进去电的),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大功率充放电:电子设备的放电,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就是一直玩游戏,手机也能撑个三四个小时,这最多就是0.2C放电,非常温和,用户也不必担心。充电呢,也是由充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路保护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正常衰退是不能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电深度的积分与静置时的电量状态。


放电深度积分:也可以称为放电循环次数,比如从100%放到50%,这就算是0.5个循环。意思就是说,平时用得越多,那么衰退越快。但手机买来就是用的嘛,能用就用。


静置时的电量状态:这一点在学术上有争议。主流观点是,电量越高则衰退越快。意思就是,100%的电池放一个月,与50%的电池放一个月,前者的容量衰退更大一些。


1.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说电池要每隔一段时间放光再充满,才能够保持寿命的啊!?


答: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应该说的是上一代充电电池,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而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至今从未观测到有任何记忆效应。因此,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的这种说明,是没有依据的。


2.插着充电线玩手机,那不是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对电池的损耗更大吗?


答: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是把电池想像成了“水库”模型。水库有进口、有出口,有可能进口在进水,而出口在出水。这种模型下,就有可能水面高度不变(电量不变),而实际上流量很大的情况。而电池寿命衰减是有关的,流量大不就是衰减快吗?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电池不是水库,它没有两个口,只有一个口:这个口中,要么在充电,要么在放电,不会出现充放电同时发生的情况。


3.插着充电线玩手机,会爆炸吗?


答:应该是存在插电玩手机爆炸的案例,但我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譬如网易手机频道,如果苹果不续费就会出现苹果手机爆炸,三星不续费就会出现三星手机爆炸的新闻……


试着分析了一下,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使充电发热(源自于电池内阻,电能来自于充电线)与用电发热(源自于CPU与屏幕,电能来自于充电线)的两种发热效应同时发生,温度会更高,从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的风险(如果电池质量不合格)。


几年来,手机电池技术经过了几次大的变革。因此,之前一些电池使用的小技巧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可还是有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向他人传播错误的电池知识之前,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些常见的手机电池使用误区。


误区一:必须将电池耗尽才能充电


曾经,电池都比较“健忘”,总是忘记了自己的总容量是多少,便再也不能充满了。于是你不得不将电池完全耗尽才开始充电,这样才能最大化减少电池容量的损耗。但是这套准则在如今的电池上完全不适用了。


现在手机都采用了锂电池,不再有电池记忆方面的困扰。也就是说,你可以随时随地充电,不用担心电池容量的损耗。以下引述苹果官方关于锂电池的说明,这一规则也适用于所有的锂电池。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为你的锂电池充电,并不需要等到电量全部耗尽。苹果的锂电池采用充电循环的工作机制:当你使用了相当于全部电池容量的电量时(并不一定在一次充电后用完),你便完成了一次用电循环。比如,你前一天消耗了电池总容量的75%,然后晚上将电池充满,第二天又使用了25%,此时你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用电循环。经过几次用电循环之后,任何电池的容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就锂电池而言,这种下降是非常轻微的。苹果的锂电池设计之初就保证经过大量的用电循环之后,电池容量仍能保持在原容量的80%以上,依产品不同有相应的差别。


绝大多数的厂商会建议你每1-3个月进行一次电池“校正”。理论上,每个用电循环都会缩短电池寿命,将电量完全耗尽然后充满能够帮助系统准确判断剩余的电池容量。然而,越来越多的电池都内置了数字校准工具。这些“智能电池”能够自动帮你校准电池,但当你发现电池表现不正常的时候,使用传统的方式校准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不建议经常这样做。将电量完全耗尽对锂电池的伤害是很大,最终得不偿失。


误区二:整夜充电会缩短电池寿命


与前面所说的电池耗尽才能充电一样,电池不能过充也是流传甚广的错误知识。过去的锂电池在长时间充电的情况下会过热,甚至发生爆炸,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今,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已经能够很好地应对电池过热的情况了。以下原因国外知名拆机网站iFixit技术主笔AndrewGoldberg的话:


过充没有什么关系。与你想的恰恰相反,将手机或者电脑长时间连接充电线对电池百利而无一害。因为无论是充电器还是设备,它们都已经足够智能。长时间的涓流充电比过度放电对电池的损害小得多。


换句话说,这种做法会对电池造成损害,但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实,将电量保持在40%-80%最有利于电池的保养,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总而言之,你要记住的是,将电池充电一整晚对电池没啥损害。


同时,我还想指出:保养智能手机电池的方式与保养笔记本等电池的方式有一点不同,理由很简单:现在人们换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服役期内,电池不会有太明显的衰减,所以在这点上,不必太过纠结。


误区三:关闭后台应用可提升电池续航


我们经常将智能手机看做一台微型电脑,从功能上看,确实如此。在笔记本上,如果你打开了很多软件,特别是在联网的情况下,笔记本的电量会很快耗尽。很自然,你会把这种思维迁移到手机上来,手机上也如此吗?非也。


以iOS系统为例,应用打开的方式与笔记本上软件打开的方式不同。应用不会常驻在后台,退出应用后,应用处于冻结状态,不会消耗任何资源。前苹果天才吧技术员ScottyLoveless做出如下解释:


退出APP之后,整个应用便从RAM中释放出来。再次打开该应用时,又重新载入RAM。这样重复登入登出的操作并不是明智之选。而且iOS系统优秀的后台管制机制可以在需要大量内存的情况下自动退出应用,也就是说,系统已经为你做了这些事情。用户应该是设备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其实,在安卓上,这套规则仍然适用。安卓平台上有一大堆的后台管理应用,号称可以自动管理应用,延长电池续航。然而,这些应用并没有什么卵用,甚至更耗电。与其将时间浪费在登入登出应用上,还不如关闭后台数据同步功能。若没有关闭,应用可在没被打开的情况下调用后台数据,这将使用一部分的CPU,从而耗费电量。


以上谈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应用对电池续航没什么影响。有些应用,尤其是微信等消息类应用,对电量是一个考验,在不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关闭;不使用的APP及时卸载。还有些应用自带“原罪”,在编程的时候不合理,耗电量居高不下。


误区四:官方充电器是唯一选择


手机厂商希望你能够使用手机出场自带的充电器。其实,只要你不使用劣质、假冒伪造的产品,用其他的充电器也无妨。


现在USB充电接口已经基本统一,虽然使用不同的充电器充电的时间不一样,但这对电池并没有什么影响。现在智能手机的电池已经足够智能,足以应对不同型号的充电器。只要充电器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就不会存在电池过热之类的问题。


误区五:关闭蓝牙、Wifi和定位能够极大地节省电量


智能手机每一项新功能的加入似乎对电池都是一种摧残,如Siri和GoogleNow等,但是没必要为了省电将所有的新功能都关闭,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系统功能,如蓝牙和无线网。


曾有人在iPhone上做过实验,看看关闭这些系统的应用对续航有多大的提升。结果表明,开启位置服务对续航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飞行模式下,关闭所有的无线连接,最终仅仅多出了30分钟的续航,这并不值得。


曾经,蓝牙、无线网等确实是耗电大户,但是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以位置服务为例,只有在应用需要的情况下才会调用位置服务,其它情况下都处于关闭的状态。


其实真正的耗电大户是屏幕。如果你真的对续航非常在意,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屏幕关了,把手机放回口袋吧。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