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1205次 | 2019年01月23日
新能源产业快速爆发,对“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年来,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积极抢占产业发展风口,引进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等龙头项目,推动一汽大众增资118亿元新上电动汽车项目,氢能及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
1月21日,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出“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会上公布的上述消息,则让南海新能源产业迅速吸引外界目光。
在南海此次党代会的前两天,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科技”)与南海区政府正式签约,前者首期计划投资21.6亿元,在南海丹灶投资建设氢能产业基地项目,为南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再度加码。
来自市场的一系列积极反响,正预示着新能源产业的劲风正吹向南海。
风口来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爆发,对“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肖霞黄逸豪卢浩能赵进
A新能源产业密集爆发
新年伊始,南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就迎来开门红。1月19日,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南海区政府正式签约。这意味着,这个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推广规模最大、销售总额最大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企业落子南海,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签约南海是一个必然。”签约仪式上,重塑科技董事长林琦说,“2014年新能源汽车万里行”首站在南海千灯湖广场启动,“我们正是在这个启动仪式上萌生了想法,如今这个行业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今天在南海签约恰逢其时。”
资本动向透视产业前景。重塑科技看好南海的背后,正是新能源产业在南海的快速崛起。
过去一年,南海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始密集爆发,收获颇丰。
2018年5月8日,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投资协议签订仪式在南海举行。该项目是南海继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后,引进的又一氢能产业重磅项目,标志着南海将实现氢燃料电池本地化生产。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加氢站的建设,加氢站的规模化建设是推动氢能车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2018年8月30日,佛山8座加氢站同时动工建设,而其中3座位于南海。
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高度评价佛山氢能产业,“佛山是全国氢能产业的领头羊,定位很高,成果很显著。国际氢能协会看好中国氢能,而中国氢能又看好广东佛山。”
作为氢能产业先行者,南海在佛山作出表率。目前,南海已先后举办两次氢能周活动。去年11月初,2018绿色生产与消费交流会暨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南海的“仙湖氢谷”正式启动。根据规划,“仙湖氢谷”将以仙湖为核心,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条,依托“一湖一城三园区”打造以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为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
B广佛汽车版图新一极
新能源产业大咖在南海的争相布局,不仅为南海的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也在广佛汽车产业版图中打开了一个全新窗口。
按照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方面公布的消息,预计到2020年,佛山工厂将会成为一汽大众电动汽车战略的样板工厂,MEB纯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将被引入生产线。这有望成为广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事实上,佛山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作频频,且投资巨大,南海在其中格外抢眼。公开信息显示,除一汽大众外,去年6月,总投资约100亿元的科力远CHS佛山工厂于在禅城正式投产,当期投产产能就达到10万台/套混合动力系统;在南海,还有总投资超100亿元的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的爱德曼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以及福田汽车欧辉氢能客车等重点项目。目前,佛山的中心地带已经聚集了多个大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而最新落户南海的重塑科技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更是再次送上“神助攻”,让外界看到南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雄心与抱负,也让市场进一步感受到这片热土的磁吸效应。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有望让南海变成广佛汽车产业版图的新一极。”一位业界人士分析,以南海为代表的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呈现“资本快速抢滩项目集中上马”的局面,这也将进一步改变“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的产业格局。如果说一汽大众、北汽福田的传统汽车制造业务,让佛山开始崛起为广佛汽车产业版图新一极,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则将从市场层面进一步让佛山坐实“新一极”。南海,则是其中的重头戏。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争相在南海布局,更多的先进要素也加速抢滩南海,并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2018年底,国际知名燃料电池专家张锐明博士被南海丹灶评为“有为翘楚”。这位专注于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开发和生产、与团队一起攻克多项新能源汽车世界难题的留学博士,于2016年底归国投身氢能事业,并扎根在南海这片新能源的产业热土。在上文提及的长江氢动力等支持下,组建成立了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为延缓电池性能衰退这一国际性难题,泰罗斯研发出一种在线自活化系统,通过让氢燃料电池持续活化和恢复来增加电池的寿命。泰罗斯的目标是在3年内,将国产氢燃料电池的寿命提升至国际主流平均水平,并向2万小时冲击。
C打开巨大“蓝色市场”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两条路径,其一是全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主要靠引项目和搭平台。”如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所说,新能源产业作为“两高四新”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南海正推进多个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
在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中,新能源产业是极为亮眼的一个。从广顺新能源项目开始,南海新能源产业已走过约10年历程。十年磨一剑,新能源产业的密集爆发,将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有望成为南海“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的破题关键。
一系列落户项目的预计产值,可直观反映这个蓝海的巨大空间。
重塑科技的氢能产业基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以上;而投资更大的一汽大众电动车项目和长江氢动力项目,则有望带来让人兴奋的巨额产值。
另外,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氢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将达到100万辆。
具体到南海,前景也颇为值得期待。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两大趋势中,电气化和氢能源均在南海有重磅项目落地。虽然目前业界对这两种趋势产品的利弊仍存有诸多争议,比如电池技术的可靠性和成本问题,还有氢能源的安全性问题,但至少可以预判,无论哪种趋势最终占据主流、走向成熟,南海都将在狂飙猛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潮中占据重要一席。
新能源产业项目的集聚,也有望驱动城市功能的进一步丰富和升级。上海嘉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经历十几年建设,嘉定区成为上海西部的汽车产业基地,集聚了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研发机构100多家,汽车专业人才3万多名,并形成了上海汽车博览公园等建筑地标,汽车城涵盖了研发设计、软件开发、金融服务、博览贸易等功能。
无论是巨大的市场空间,还是广阔的城市升级空间,“井喷”的新能源产业都已经为南海打开了一扇窗。挺进“未来产业”,打开“蓝色市场”,这样的南海,有理由值得市场给予更多期待。
■关注
“两高四新”产业的南海速度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3家,增长60.3%
“我们要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为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贡献南海力量。”在1月21日召开的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南海要聚焦“两高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走一步。
过去一年,南海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安全、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面向全球引进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南海深入推进品牌企业行动计划,助推区内企业做强做大做精,苦练“内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3家,增长60.3%,为南海新兴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南海
时间拨回到去年11月,从11月2日至20日,南海重磅活动不断。在短短20天内,2018绿色生产与消费交流会暨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2018中国安全产业大会、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暨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三场重量级大会相继在南海举行,展现了新兴产业风口下的南海速度与南海效率。
三场盛会背后,是南海瞄准三个万亿级产业新风口的布局。以安全产业为例,为期3天的2018中国安全产业大会,促成13个投资项目合计70亿元投资额落户南海。
过去一年,南海发力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创新资源集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数据显示,2018年1到11月,南海全区共引进投资超千万元项目438个,其中超亿元内资项目131个,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数14个,“两高四新”(即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现代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例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南海引入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8英寸MEMS(微机电系统)项目和硅基OLED微显示器建设项目;而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全球最大的综合纤维和聚合物企业美国英威达集团今年3月签约进驻三山成立纺织应用研究中心,日本材料企业巨头旭化成研发中心落户里水。
全力营造优质创新环境
构造“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离不开创新环境和平台的支撑。2018年,南海新增签约创新平台项目5个,创新平台对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去年,南海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二期合作协议,共建香港科技大学南海创新中心,探索离岸孵化新模式,已促成粤港科研合作项目6个,引进香港创业团队3个;南海与广东工业大学签订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二期合作协议,新成立半导体装备联合创新中心,新引进创业团队13个。
此外,南海先后引进了阿里云、华为、腾讯、京东云、长沙博为、中设智控等一批优质平台和技术服务商,通过这些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为南海区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解决方案,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难点痛点。
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南海也在不断深入推进品牌企业行动计划,支持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质量提升等做强做大做精,引导优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新时代品牌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南海企业的创新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南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23家,增长60.3%,高企增量及总量均居全市首位。
全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南海在过去做了大量工作去引项目和搭平台。“未来,南海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科创平台的支持力度,为‘两高四新’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黄志豪说。
南海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事记
2009年
引入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始探索燃料电池车核心零部件研制。
2011年
在丹灶布局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心脏”——动力装置提供核心配件。
2011年、2013年
联合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两届燃料电池及氢能技术发展国际峰会。
2014年
广东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基地核心区在丹灶挂牌,该基地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成为当时广东唯一的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核心部件产业基地。
2015年
在全国率先建立加氢站建设审批流程,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提出打造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2016年
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落户南海。
2017年
出台全省首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在南海从事新能源汽车(含氢能)产业的企业进行扶持。
率先启动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启动示范项目的城市。
成功举办首届“氢能周”活动,成立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和南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我国第一项氢燃料电池氢气品质团体标准。
引进广东长江汽车整车生产及氢动力研发中心项目;下线佛山本地化首列氢能源现代有轨电车;国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建成投用;开通“丹灶—桂城”和“丹灶—狮山”两条氢能公交车示范线路。
2018年
《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暂行)》出台。爱德曼氢燃料电池项目落户丹灶,将在丹灶建成氢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成功举办“2018绿色生产与消费交流会暨第二届氢能周系列活动”,“仙湖氢谷”正式启动。
2019年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落户,将于丹灶投资建设氢能产业基地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下一篇:电池回收了,后续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