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500次 | 2019年04月30日
新能源汽车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徐猛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邀请,在2019年4月29日《中国科学报》第七版,发表题为《新能源汽车助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署名文章。
汽车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引导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据统计,我国当前对石油的需求60%以上依赖进口。随着以石油为基础的传统能源的短缺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燃油车使用的节能环保等问题受到密切关注,现代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自然也成为了焦点。
当前,我国正面临新型城镇化这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趋势,随着城市机动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道路交通压力急剧增加,城市交通发展面临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性发展备受全社会关注,因为它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连锁效应,对带动交通新产业崛起、形成未来新能源汽车新业态至关重要。
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性发展是我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中指出,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以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探索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谋求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尽管新能源汽车当前面临市场化发展和技术革新等挑战,其减排效果和用户体验也亟待提升,比如里程焦虑问题、充电便捷服务等等,但其发展依然令人期待。从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当前正处于激烈竞争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据统计,2017年,欧盟新能源车销量超过80万辆,我国销量超过77万辆。截至2018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超过100万辆。以北京为例,截至2019年2月,北京2019年新能源汽车指标全部用完,近40万人继续轮候,排号到2027年。我国一些交通拥挤非常严重的大城市,在对燃油私家车实施限购限行的同时,也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实施鼓励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还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新能源汽车对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要素影响重大,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我们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形成新型的发展模式。新能源汽车新业态的形成,除了政府部门、传统汽车厂商以及行业组织承担重要角色,也会催生和带动一批高科技企业跨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如“互联网+交通”、通信、计算机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不同行业企业的参与。通过统筹协调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创新、汽车产业绿色发展、新型的交通服务模式创新等重要因素,促进未来新能源汽车新业态。
发展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新业态,从政府角度,如何突破传统的监管模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管理和制度保障角度提供创新管理模式至关重要;从企业角度,明确未来新能源汽车新业态的前景方向,从全球视野角度实现研发技术创新,提前积极布局,跨产业合作,探索新型的实现途径和产业化应用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从行业组织角度,明晰新能源汽车新业态科学内涵,弄清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推动建立产学研发展机制,对促进新能源汽车高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北斗、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不断深入,交通服务、交通基础设施与移动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网约车、个性化的公交服务、共享交通等新型交通服务的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服务将影响个人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出行方式。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在提供出行服务的同时,也是一个移动的独立环境,供用户作为办公、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与当前的交通出行相比较,新能源汽车的新业态将充分利用闲置的交通资源,为出行带来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的用户体验,提升车辆与人力资源的利益效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保护城市环境、提高道路和车辆使用率、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类文明等诸多方面担负着人类的期望和愿景。
下一篇:中国车企新能源战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