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685次 | 2019年05月06日
电池技术“大突破”
我们都知道,电池的性能主要是透过以体积/重量来计算的能量密度所定义,这是一个取决于我们如何预期电池电量的关键因素;技术知识水平从接近零到非常先进的那些所谓“专家”,不断提醒我们这个明显的事实,然后发表他们认为接下来将/应该有的发展。
在很多情况下,那些“专家”所发表的文章都会附上一个议程(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多给我们一些经费,好让我们能完成研发…”),因此很难去分辨事实上到底是有希望还是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篇文章“科技世界因电池技术进展缓慢而烦恼(TechWorldVexedbySlowProgressonBatteries)”印象深刻,那是我认为对我所见的现今电池技术状况与进展,最精辟的评论文章之一;该文有两大重点:
˙在过去几年,有让很多产品──包括智能手机与电池供电工具机(这是文章作者所列出的例子)──实现的显著科技进展;虽然每个进展的幅度可能不大,但它们为性能指针带来了实质性的提升。
˙那些最被大肆吹嘘的、大家都需要且期待的“突破”,或是号称已经很“接近”,其实都还看不到;当你往后退一步、放大眼界,进步肯定是有的,但还在一层层往上增加,并非大幅度的跃进。能让电池重量更轻、电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而且最好同时发生)的技术突破,并非在不远的未来;看来虽然我们常被那些研究人员声称的技术突破所轰炸,但那些都是没有实际内涵的炒作。
那些被信以为真的、即将逼近的“大突破”,实际上只是不同程度的细微进步,并没有达到改变游戏规则或是“典范转移(paradigmshifts)”;此外,就算是最细微的电池技术进展,要从原型实际量产、再让系统厂商采用,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至少十年以上。而无论是技术或者是化学材料,电池的生产是非常资本密集、材料密集且制造密集的过程。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上一篇:蓄电池突然没电几种办法可“自救”
下一篇:快速充电的危害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