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467次 | 2019年05月28日
长三角计划2021年前规划5000辆氢燃料电池车、40座加氢站
5月24日上午,2019浦江创新论坛联合科技部战略研究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等多家机构发布了《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智库研究成果。
面对世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指导和上海市科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如皋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编写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在浦江创新论坛上正式发布。
规划立足高质量发展,适度超前布局,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可行性强的规划,将长三角氢走廊打造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
根据规划,氢走廊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间带状及网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重点城市市内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城际间交通加氢需求为出发点,适度超前建设,以推动实现加氢基础设施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协调平衡发展为目标。氢走廊建设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近期发展规划(2019-2021年),此阶段立足于长三角现有氢能产业基础,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同时将以上海为龙头的产业先行城市打造成氢走廊的核心点,率先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先行城市包括已经确定积极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上海、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在氢走廊发展初期,先行城市结合实际发展专向规划,以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示范推广线路的加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氢气供给情况,优先在公交、物流、出租等领域建设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的加氢设施。
同时发展城际快速路连接站。以上海为重点城市,辐射周边苏州、南通、如皋、宁波、嘉兴、湖州、张家港等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方面有较好基础或者较强政策导向的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15(沈海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4座,连接宁波—上海—苏州(张家港、常熟)—南通—如皋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42(沪蓉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苏州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50(沪渝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湖州等区间城市;以城际快速路G60(沪昆高速)作为氢能高速路建成加氢站2座,连接上海—嘉善—嘉兴等区间城市。以点带线,形成长三角带状氢能走廊,初步形成氢能高速走廊示范。
第二阶段为中期发展规划(2022-2025年),此阶段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发展,进一步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在重点城市之间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拓宽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范围。同时实现氢能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打造特色鲜明的的氢走廊创新发展模式。
在氢走廊发展中期,扩大热点城市规划,结合重点城市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计划,在城市、城际快速路及周边广泛布点。连接南京、常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扬州、盐城、连云港、杭州、舟山、绍兴、台州、温州、合肥、芜湖、马鞍山、宣城等热点城市。延伸前期已建成的4条氢能高速公路,新增城际快速路G40(沪陕高速)、城际快速路S32/S21(申嘉湖高速)、城际快速路S28(启扬高速)、城际快速路G1501(上海、宁波绕城高速)、城际快速路G2501(南京、杭州绕城高速)等氢能高速公路,继续促线成网,增加形成10条以上氢能高速网络。
第三阶段为远期发展规划(2026-2030年),氢走廊要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和20条以上主要高速公路,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充分带动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未来社会清洁能源和动力转型。
长三角氢走廊的发展可带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氢走廊可有效拉动一定规模的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化示范运行,加强长三角区域联动效应,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集聚区、氢经济实践者。
张家港市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氢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是不可低估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来牵头做这件事情,中国的氢都未来在长三角地区必将崛起,现在珠三角的氢能源产业已经在崛起。
如皋市相关负责人回答界面新闻记者提问时指出,整个长三角氢走廊的规划,一开始如皋市便参与其中。“一个产业的发展只发展一个点不行,需要覆盖整个区域。没有加氢站,氢能源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南通地区即将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这次牵头长三角氢走廊建设,我们如皋作为一个县级市希望通过加入长三角氢走廊,让产业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规划》中还透露,除了在加氢基础设施方面的规划布局,上海下一步还将发布氢能和燃料电池创新发展白皮书,持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