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大LARGE | 点击量:531次 | 2019年06月15日
锂电池产业发展何以“有”势?
对于全球电池行业而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增长和蓬勃发展,不言而喻。近年来,全球锂离子电池的总体产量和市场规模得已快速增长(如下图所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动汽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普及。
锂电池产业发展何以“有”势?
从全球区域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了全球锂电池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据统计,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其中,2018年纯电动车的销量将近98万辆。2020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015年的5倍。
那么,我国锂离子电池为何能发展如此迅猛?相比其他国家,有什么比较显著的优势?
首先是我国电池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的出台,促进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据了解,我国首部锂离子电池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于2015年8月1号正式实施,该标准有利的推动了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充电温度:0~45℃
-放电温度:-40~+55℃
-40℃最大放电倍率:1C
-40℃ 0.5放电容量保持率≥70%
1月25日,工信部修订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自2月15日起施行。旨在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该文件对产业布局、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性能、综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卫生、社会责任、监督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规范。
2月,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快高耗能设备淘汰,指导数据中心科学制定老旧设备更新方案,建立规范化、可追溯的产品应用档案,并与产品生产企业、有相应资质的回收企业共同建立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试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削峰填谷的储能电池。
其次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大力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增长。锂电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从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来看,很好的保持了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为78.2万辆,同比增长51.26%。2018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5.0万辆,2018年是新能源车增长动力从限购和补贴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拉动的转型年,全年销量保持了较快增长。
根据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指出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态势,一季度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30.4万辆和29.9万辆,产销增幅同比分别达到102.7%和109.7%。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可能会超过150万辆。
根据多部委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确定了“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总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预占汽车产销的20%以上。这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动力锂电池市场需求预计也将快速增长。
再次是我国储能产业商业化的发展,加速了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首次将储能引入国家级能源规划中,提出要加强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等问题。
2016年6月7日,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电储能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地位,明确了电储能参与调频调峰辅助市场服务,此次政策通过对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机制的完善,推动了储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速度。2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电化学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份文件明确了国家电网各级公司发展储能的边界与重点,同时也首度公开明确了国网公司追求的储能政策机制方向。
储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在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趋势的推动下,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行业的主角之一也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储能规模化发展将会促进锂电池产业链延伸与整合,促使动力锂电池产业上中下游与资本对接,与市场同步,实现合作共赢。
最后是我国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使得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得到了提速。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国在锂离子电池市场的竞争中也各具特色,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在政策的呵护下,正在逐渐变的强大。例如,在2016年全球锂电池销售量排名榜中,前20名当中有15席被中国企业所占领;在仅有的6家年销售额达百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中国3家,韩国2家,日本1家。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中,排名第一的为中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销量达12GWh。在前十排名中,中国企业占七席。
由此可见,我国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有着显著的优势和条件。目前虽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不论对一个企业而言,还是对一个行业而言,有多少挑战,就会相应的有多少机遇。
上一篇:锂电池折叠——请问是认真的么?
下一篇:氢燃料电池业发展瓶颈分析